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65165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选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C实行仁政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2.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A.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B.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3.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4.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5.有史学家评说黄宗羲思想:“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黄宗羲思想中属于“新见”的是A.民本思想 B.保留君主制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6.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7.“文艺复兴相信尘世是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反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种种乌托邦计划中的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这些都并非来源于古代,而是来源于基督教。”这一观点认为文艺复兴A、摒弃神学信仰,主张以人为本B、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C、立足宗教传统,建立理性王国D、传承近代文化,追求现世幸福8. 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C.“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9.“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材料突出强调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坚持社会契约的政治主张10.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对这一禁令反映的社会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明朝专制集权不断走向强化B统治者文化政策严重抑制百姓精神需求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日益繁荣D明朝杂剧成为社会文化主流形式11.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12.“(它)是一门其妙的理论,提供了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事情的能力,几乎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这一理论A. 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 弥补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C. 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 D. 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本质属性13.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冲天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连河边议会大埂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许多人并非溺死,而是因为喝了污染的河水。与泰晤士河的污染关系密切的是A.蒸汽机的发明使用B.电动机的勃然兴起C.内燃机的大面积推行D.汽车飞机的普及率高14.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A. 中外交涉事物的减少 B. 顽固派对洋务的抵抗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 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15. 有学者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指出:“新青年的作者们,在思想上所表现出来的缺点,最严重的是,他们提倡民主、科学,可是在他们的思想和性格上,却具有反民主、反科学的倾向”。下列言论中不可以作佐证此观点的是A“新旧之间绝无调和和两存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B“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C“彼等(新文化学者)不容纳他人,故有上下古今,唯我独尊之概。”D“求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16.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的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新的内容”A. 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 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准备C. 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 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7.根据陈大伙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复兴”的思想理路相关内容编制时期阶段思想理路思想内容清末民初萌芽屈辱中觉醒在屈辱中寻求民族自信;“师夷”、“仿行”、“爱国”“中华民族”观念正在行程中抗战时期成长救亡中勃发“民族复兴”意识勃发;中共提出“民族复兴”的终极指向和道路选择新中国时期升华奋进中超越民族独立、社会变革,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科学发展,全面小康,“民族复兴”空前自信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 思想主题完全一致 B. 都解决了中国问题C.目标任务完全相同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8.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 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19.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20.欧洲文学中写道:“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19世纪后半期将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绘画创作的美术流派作品有A. 日出印象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格尔尼卡 D.自由引导人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21.(15分)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主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及今上(汉武帝)即位,赵绾、王藏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自济南伏生;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纸烛:灯笼)”其人默默而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李贽自称)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李贽焚书卷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用人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2)宋明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2分)依据材料二说明宋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2分)(3)材料三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4)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其主要原因。(2分)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实际上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三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而加尔文派则宣称:如果我们的统治者是暴君或压迫者,那“他们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们在拒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1) 据材料一,指出“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4分)(2) 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结合材料一,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4分)(3)据材料三,谈谈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意义。(5分)23.(12分)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当时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宋代之后起源于昊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 摘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请回答:(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是什么?(2分)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4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4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2分)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公元前361年,商鞅带着实践法家思想的梦想投奔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商鞅变法拉开了序幕。农耕是强国之道,战争是称霸之路。秦国决心以发展农业为手段来实现称霸天下的梦想。而在秦孝公和商鞅这两位变法主角的背后,却是游牧与农耕两分析种文明的深刻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始于公元前342年的商鞅变法,就成为秦国能否由弱小走向强盛的重要标志。从“秦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最基本的内容,是强化军事力量,发展农业生产。短短20年,秦国便从一个为六国所不齿的西戎小国一跃而激变为战国七雄之首。摘编自纪录片大秦岭第一集宏基伟业解说词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措施的主要特点。(2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化解“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实质。(5分)(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25.(10分)王安石的“青苗法”一直备受争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介甫令(县令)吾浙之鄞(宁波),鄞滨海,其民冬夏乘筏采捕为生。有田率夺山麓故民得指田为质,以货豪右之金。豪右得乘急重息之。介甫特出官钱,轻息以贷。至秋则田亩之入,安然足偿。所谓青苗法也。于鄞实善政,及为相,必欲推而遍于天下,则非矣。鄞人至今德之,立祠陀山下,神亦至灵。李日华六砚斋笔记材料二以余观于前贤之论,而以今日之事验之,則青苗者,其立法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金,而不以谷其职之也以官史,而不以乡人士君子是以王氏能以行于一邑,而不能以行于天下。朱子文集材料三青苗法推向全国时,却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出去,并完成百分之二十的增值。有了硬指标,官员们就要用手段。他们根据农户的经济情况,将之分为不同等级,各自要承担不同的贷软额度,而不论是否需要。同时,为了保证还贷,又让富户与不同等级的农户结为利益共同体,由富户提供担保或抵押。青苗法实行后连年自然灾害,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梁小民王安石变法动机与效果请回答:(1) 据材料一,简析青苗法“于鄞实善政”的原因,并指出王安石将青苗法推行全国的有利条件。(4分)(2) 根据材料二、三,归纳青苗法“不能以行于天下”的原因。(4分)(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2分)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xx-18xx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试卷历史科(选修)1、 选择题:CADBD DBCDD CBADD ADCBA2、 材料解析题:21. (15分)(1)政策: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2分)影响: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被推崇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2)深化:宋明理学家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分)表现: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求;通过道德自觉建树理想人格;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任答2点2分)(3)观点:李贽认为道学家个个都是借孔孟学说而欺世盗名的伪君子。(2分)原因: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3分)(4)原因:儒学本身的自我调整,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和时代要求。(2分)22.(13分)(1)形式: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或答“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2分)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发展;资产阶级的需求;天主教会的压制。(任答2点得2分)不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局限于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广泛的社会层面传播人文主义。(2分)(3)理解:主张“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宣扬信仰具有自由;主张国家权力高于教会(2分)意义:逐渐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推动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启蒙运动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3分)23.(12分)(1)形式:宋词。(2分) 原因:词有利于表达个人情感;形式活泼有利于娱乐传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4分)(2)特点:平民化;娱乐性;形式灵活;关心时政;表达情感。(任答4点得4分)(3)关系: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社会生活影响社会文学。(2分)24.(10分)(1)特点:农战结合(耕战结合);依法治国(实行法治)。(2分)措施: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禄世卿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移风易俗。(任答4点得4分)实质:封建化。(1分)作用: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任答3点得3分)25.(10分)(1)原因:济困助贫;抑制豪右。(2分) 条件:在地方取得成功;任职宰相。(2分)(2)原因:收息以钱;政府强推;用人不当;担保制度;自然灾害。(任意4点4分)(3)因素:措施得当;以民为本;善于用人;完善制度。(言之成理即可;任意2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