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65032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教学段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1、 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文后各题。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 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入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1.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生日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这 些仪式还会随社会历史的改变而改变。B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然后招待客人,给每位客 人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礼仪。C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 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男子成年的身体标识,也是女子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礼中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代表着长辈对冠者的不同祝愿,也使其感受成年的诸多权利和责任。B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务的资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礼后就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她们从此足不出户,一心一意于闺中等待出嫁。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 当今社会依然如此。(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桂林的受难巴金在桂林我住在漓江的东岸。这是那位年长朋友的寄寓。我受到他的好心的款待。他使我住在这里不像一个客人。于是我渐渐地爱起这个小小的“家”来。我爱木板的小房间,我爱镂花的糊纸窗户,我爱生满青苔的天井,我爱后面那个可以做马厩的院子。我常常打开后门走出去,跨进菜园,只看见一片绿色,七星岩屏障似地立在前面。我初到桂林时,这个城市还是十分完整的。傍晚我常常在那几条整齐的马路上散步。过一些日子,我听见了警报,后来我听见了紧急警报。又过一些日子我听见了炸弹爆炸的声音。以后我看见大火。我亲眼看见桂林市区的房屋有一半变成了废墟。几条整齐马路的两旁大都剩下断壁颓垣。人在那些墙壁上绘着反对轰炸的图画,写着抵抗侵略的标语。我带着一颗憎恨的心目击了桂林的每一次受难。我看见炸弹怎样毁坏房屋,我看见烧夷弹怎样发火,我看见风怎样助长火势使两三股浓烟合在一起。在月牙山上我看见半个天空的黑烟,火光笼罩了整个桂林城。黑烟中闪动着红光,红的风,红的巨舌。十二月二十九日的大火从下午一直燃烧到深夜。连城门都落下来木柴似地在烧烧。城墙边不可计数的布匹烧透了,红亮亮地映在我的眼里像一束一束的草纸。每次解除警报以后,我便跨过浮桥从水东门进城去看灾区。策一次在中山公园内拾到几块小的弹片;第二次去得晚了,是被炸后的第二天,我只看见一片焦土。自然还有几堵摇摇欲坠的断墙勉强立在瓦砾堆中。然而它们说不出被残害的经过来。在某一处我看见几辆烧毁了的汽车:红色的车皮大部分变成了黑黄色,而且凹下去,失掉了本来的形态。这些可怜的残废者在受够了侮辱以后,也不会发出一声诉冤的哀号。第三次大轰炸发生在下午一点多钟。这是出人意外的事。以前发警报的时间总是在上午。警报发出,凄厉的汽笛声震惊了全市,市民狼狈逃难的情形,可想而知。我们仍旧等着听见紧急警报才出门。我们走进菜园,看见人们挑着行李、抱着包袱、背负小孩向七星岩那面张惶地跑去。我们刚走出菜园,打算从木桥到七星岩去。突然听见人们惊恐地叫起来,“飞机!”飞机!”一些人抛下担子往矮树丛中乱跑,一些人屏住呼吸伏在地上。我觉得奇怪。我仔细一听,果然有机声。但这不是轰炸机的声音。我仰头去看,一架飞机从后面飞来,掠过我们的头上,往七星岩那面飞走了。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骚动平息了。飞机声又响了。这次来的是轰炸机,而且不是我们的。人们散开来,躲在各处的树下。他们来不及走到山洞了。十八架飞机在空小盘旋一转,于是掷下一批炸弹,匆匆忙忙地飞走了。这次敌机来得快,也去得快。文昌门内起了大火。炸死了一些人,其中有一位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青年音乐家。第四次的大轰炸应该是最厉害的一次了。在那天,我看见了一个城市的大火。火头七八处,从下午燃烧到深夜,也许还到第二天早晨。警报解除后,我有两个朋友,为了抢救自己的衣物,被包围在浓焰中,几乎迷了路烧死在火堆里。这一天风特别大,风把火头吹过马路。桂西路崇德书店的火便是从对面来的。那三个年轻的职员已经把书搬到了马路中间。但是风偏偏把火先吹到这批书上。最初做了燃料的还是搬出来的书。不过另一部分书搬到了较远的地方,便没有受到损害。以后还有第五次、第六次的轰炸。但是我不想再写下去了。从这个城市你们会想到其他许多中国的城市。它们全在受难。不过它们咬紧牙关在受难,它们是不会屈服的。在那些城市的面貌上我看不见一点阴影。在那些地方我过的并不是悲观绝望的日子。甚至在它们的受难中我还看见中国城市的欢笑,中国的城市是炸不怕的。我将来再告诉你们桂林的欢笑。1939年1月中旬在桂林(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所写的主要内容,意蕴丰富,既可指在日寇侵略下桂林遭受到的疯狂轰炸,也可指包括作者在内的桂林民众受到的深重灾难。B. “这些可怜的残废者在受够了侮辱以后,也不会发出一声诉冤的哀号”通过使用拟人手法,强烈而形象地表现了敌机的轰炸所带来的创痛之深。C. 市民听到汽笛声就狼狈逃难的情形与“我们”等着听到紧急警报才出门形成对比,从中可看出市民遇到灾难时惊慌忙乱,无从应对,“我们”则心态成熟、临危不惧。D. 文中写了四次大轰炸,每次写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并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动作、细节等描写,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残酷。5.这篇散文的题目是“桂林的受难”,文章为什么要从自己寄住在桂林的相关情况写起?请简要分析。6.冰心曾评价巴金:“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请结合文章概括并分析文中寄寓着作者哪些情感。(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1990-xx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所收录的字母词总数(244个)约占25年里人民日报使用的字母词总数(约8000个)的3%,使用总词次(110748次)约占所有字母词使用总词次(近xx00词次)的50%。词典收录的244个字母词中,高频使用的字母词(66个)约占27%。其中字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GDP的汉译词“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类似的字母词还有A股、CPI、IPO等。还有一类高频字母词的使用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波动较大。如WTO一词在xx和xx年使用频次特别高,与xx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而字母词APEC、PM2.5的使用频次,与xx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近年来悬浮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的社会热点话题密不可分。还有些高频词如卡拉OK、VCD、IP 电话等,虽然25年总使用频次很高,但是正处于xx使用频次变化的下降期,进而可能进入低频期。25年里总使用频次小于50的字母词被划入“低频字母词”,占收录字母词总词条的40% 。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导致低频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汉译词,如AI(人工智能)、DC(数码相机)等;第二,只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SSD(固态硬盘)、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等。综上所述,在汉语系统中,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使用总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材料二:近来百名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正式收录外来字母词涉嫌违法,引起了较大争议。这些学者认为现代汉语词典违法,是因为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言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但这一规定当时主要针对的是汉语方言和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字母词是汉语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xx年中国加入WTO后,字母词才大量进入汉语。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xx年公布的,对字母词的使用并未作出规定。“法无禁止即可为”,因此,不存在现代汉语词典因收录字母词而违法的问题。当然,由于汉语发展了,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相关法律应该对此作出规定。笔者认为,语言文字法应该尽快修改,对字母词的使用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摘编自邹玉华字母词入词典,既不违法又不违理)材料三: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最初的39条增至244条,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范围扩展得相当快。我们也几乎处处都会碰到字母词。像X光、B超、QQ这些词,都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但也确有一些字母词,存在生造冷僻、使用不当等现象。近日见报上一则标题:“教师节幼儿园老师不收红包,只收小朋友DIY贺卡。”干嘛一定要用“DIY”替代“自做”?直讲“智商”挺好懂,又何必定要玄乎成“IQ”呢?有些生造的字母词,更是一种人为的时髦。如分明是中国自己的篮球联赛,却要用英文称作“CBA”,岂不见“中超”、“乒超”这种实在的称呼也挺好嘛。此外,还有许多只在特定场合使用、专业人士才能懂的字母词,像股票市场中的行话、药品说明书上用词、通讯传播术语等等,现在常广泛使用在媒体上。这样滥用的结果,不仅很多人看不懂,而且易招人反感。可见字母词一滥,就难免走向反面。(摘编自李景瑞必须高度重视净化语言生态)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人民日报作为调查的对象,看重样本的权威性、典型性;材料三使用的论据较有生活气息。B. 材料一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尽量避免引起争议;而另两则材料的观点则更加个性化,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争鸣。C. 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归纳,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另两则材料则依照先述后评的思路来写作,体现评论的写作特点。D. 材料一语言准确,逻辑严密;另两则材料的语言都比较通俗易懂。材料三比材料二在表达上更加口语化,因而比材料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8.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B. 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合法性、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但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C. 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力求准确严谨;而另两则材料侧重于对新闻热点的评论,力求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D. 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材料二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其合法、合理,同时也建议从法律的角度尽快作出相关规定。E. 材料三中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在生活中滥用字母词,导致语言表达晦涩,招人反感。9.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发展有哪些利与弊?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县,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南局水利,华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为渠,溉田六百亩。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欲独擅其利。自春徂秋,闭闸蓄水,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时改州归直隶,以便控制。华建议仿唐李泌、明汤绍恩西湖遗规,计板放水,数县争水之端永息。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穀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以为食,从之。调江苏苏州,会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巡抚怒曰:“汝敢逆旨耶?”对曰:“华非逆旨,乃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今请宽三月限,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时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于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调漳州。颇好长生术,招集方士,习丹家言,复劾罢归。数年卒。(选自清史稿循吏二,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文言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 形势:河流状况。B. 自春徂秋,闭闸蓄水 徂:到。C. 民得市稷黍以为食 市:购买D. 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 徒:白白地,徒然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于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B.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于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C.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于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D.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于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童华心怀百姓,做事敢于担当。他在平山闹灾时,没有报告朝廷,就开仓济民;去检察赈灾事宜,发现乐亭、卢龙两县上报饥荒人口不实,就增加了一倍的数额。B. 童华尽职尽责,管理有方。他在治理水利时,把泉水疏通为渠,灌溉了六百亩田地;采用正确的办法解决民间纷争,因地制宜,节省开支,方便百姓。C. 童华刚直敢言,不媚上官。任职苏州,他针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极力建议缓期清查,最终巡抚采纳了他的建议。D. 童华不畏权贵,仕途不顺。当受到李卫谗毁时,他敢于为自己辩解,得到世宗理解;他一生官场数度起伏 。13.翻译(1)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2)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二)名句名篇默写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知来者之可追。 (陶潜归去来兮辞)(2)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苏洵六国论)(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6)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奉和杜相公发益昌岑参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注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岑参随杜鸿渐入蜀平乱,这首诗写于行军途中。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诗的首联写杜鸿渐领命出征平乱,离开帝京长安时的情形,气势雄伟。B. “远横行”出自杜诗的“万里可横行”,表现了将士饱满的精神状态。C. 部队不分白昼、跋山涉水急行军,将士们即使被雨水所淋仍斗志昂扬。D. 尾联表达了作者希望杜鸿渐计算日程,尽快赶赴成都平定战乱的愿望。E. 这首“奉和”之作,既有赞颂杜相公之意,也抒发了个人怀才不遇之情。16.本诗的颈联“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第II卷(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 , 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B.今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C.老张夫妻俩下岗不失志,办起了一家快餐店,经过他们的惨淡经营 , 这家小店的生意十分红火。D.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 , 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生动的冰雪运动姿态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B.能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对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C.就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而言,达成伊核全面协议,就如同拔除了一个潜在火药桶的引信,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降低了冲突。D.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审计署坚持在审计工作中以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积极服务绿色发展理念为思路。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今年是我国农历上的鸡年。一直以来,鸡就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说文解字说它是“知时畜也”。“知时畜”指的是 , 所以我国一直有“雄鸡报晓”的说法。雄鸡报晓又称“金鸡报晓”,这是因为作为十二生肖的鸡, , “酉”按阴阳五行属“金”,。20.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完成问题。(1)给这幅漫画取一个合适的标题。(2)请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遭遇挫折或不幸时,常有人作“退一步想”,也就是承认事情是不好的,但又庆幸不算是最坏的。这种思想方法,有人认为是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学,但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面对现实的辩证的思想方法,是积极的。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有过“退一步想”的经历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在其含义范围内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写一篇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的记叙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2.C3.C4.C5.文章开篇写“我”初到桂林,寄寓在朋友处,交代了人物活动及相关背景,顺理成章地引出在桂林的所见所闻,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初到桂林时城市完整无缺,以自己住处的舒适,感受到的美好与下文桂林受到战火摧残,遭到破坏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文章情感的抒发。开头的介绍为下文写在敌人的轰炸中,“我”走出菜园与桂林万千民众一起离家逃亡七星岗避难等内容作了必要的铺垫。6.对桂林深深的爱,对侵略者的仇恨。作者寓居桂林,觉得自己不像一个客人,享受着朴素、安定的幸福;日寇的轰炸毁了桂林的美好,使作者怀着一颗憎恨的心。对灾区充满极大的关切,对受难者充满同情。作者不顾安危,每次轰炸后都要进城深入灾区,并用充满感染力的文字真实记录下遭难城区、民众的情形。对战争前景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作者由桂林想到了其他城市,想到了当时的全中国,在受难中,作者看到的是欢笑,是坚持,是希望。7.D8.CD9.利:丰富汉语表达形式及语汇系统。有利于汉语适应时代热点,实际生活的需要。具有一定的表达优势,易于被大众接受。弊:损害汉语言词汇系统的稳定性。破坏汉语语言生态(损害汉语的纯洁性)涉嫌违反语言文字法;滥用字母词影响汉语的交际效果。10.D11.C12.A13.(1)(童华)升任真定知府,暂任按察使。因为前面在平山时借粮食给老百姓一事,朝廷主管部门决定给予他免官处理,皇帝特地下诏赦免了他。(2)巡抚听从了他的要求,就全部释放关押在监狱里的一千多人,按顺序造册上奏朝廷。14.(1)悟已往之不谏 (2)明月松间照 (3)响穷彭蠡之滨 (4)暴秦之欲无厌 (5)齐彭殇为妄作 (6)必有我师焉15.CE16.这两句写在山间行军时,山上千万野花夹道欢迎主帅;到了平原的河边,两岸千万条的垂柳拂掠过大军的旌。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大军的行进,突出了将士们轻松的心情,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豪迈的情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17.C18.A19.公鸡(雄鸡)在黎明(早上)打鸣(啼叫)的生物特性;按天干地支对应的是“酉”;于是便产生了“金鸡”一说20.(1)吹牛简历 拼凑简历 注水简历(意思大致相同即可)(2)讽刺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拼凑简历的造假现象。(意思大致相同即可)21.【参考例文】退一步想老葛这人,年纪不大,40刚出头,可说起话来像一个七八十岁的人。他是个慢性子,却有着天生的“乐观”精神,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那一句:“退一步想嘛”前两天吃晚饭时,老葛的爱人觉得没什么胃口,一边捣着饭,一边抱怨着:“哎,我们单位的老李就是上次在街上碰到的那个他啊,买新房搬新家了!那房子地段好,户型好,面积有一百三十多平方米呢。我们单位里有很多人去看过了,听说装修得现代极了。”老葛爱人环顾四周,家里七八十平方米的老房子,墙壁泛黄,家具破旧,心里这个难受啊,哪儿还吃得下饭呢?老葛夹了一口菜,嚼了老半天,直到嚼不出味了,才咽下去。他心满意足地看着一桌“粗茶淡饭”,慢腾腾地说道:“哎呀,干吗老看不起自己呢?我们这房子住着不也蛮好的,三口之家,其乐融融。人家买新房子,那是人家的福分,我们羡慕也羡慕不来的。退一步想,我们条件算不错了,有地方吃,有地方睡,有地方洗澡。你看看那些外来民工,住的差,吃的差,你看人家不也过得挺好的,对吧?退一步想嘛,我们还是有优势的。”说着又嚼起了菜叶。老葛爱人也只有叹气的份儿了。白天上班,同一个办公室的小李向老葛诉怨气:“真是冤哪,我跟那个小王比,有什么差的?论学历、资格,我哪点儿不胜他一筹?凭什么这次选拔办公室副主任提他而没提我?算什么嘛!”小李气得恨不得捶胸顿足,老葛却微微一笑,呷了一口浓茶,回味许久,才慢腾腾地开口:“有什么关系呢?提不到也没关系。人家能上是因为人家有路子,你现在也不错呀:收入稳定,工作又不太累。退一步想,总比基层的小职员好多了,白天不用奔波操劳,赚的又比他们多,该知足了。”说完又呷了口茶,安闲地闭目养神起来。同事们佩服老葛的豁达心境,“无为而治”;但老葛爱人就不这么看了,由于老葛的不争气,一家人上班还是骑自行车。这天吃晚饭前,老葛爱人又抱怨起来了。正说在火头儿上,儿子回来了。老葛一改慢性子,拉住儿子问期终考试的成绩。儿子低着头,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倒数第五名。”老葛气极了,“啪”地坐到凳子上。儿子突然改换了面部表情,很深沉老练地说:“不过退一步想嘛,后面还有四位同学呢,我不是最差,还是勉强过得去的”儿子摇头晃脑的,还真有老葛的“风范”。老葛夫妇愕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