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64958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7分)论语教会我们怎样学习和修身养性。当面对别人的误解,我们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当面对学习上的疑惑时,我们要虚心请教,_通过学习伤仲永,使我们明白了“不使学”是他“泯()然众人”的根源;通过学习淮上与友人别,我们仿佛看到在暮霭中诗人与友人互相珍重,各奔前程的情景君向xio xin () 我向秦。(1)给文段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愠(yn)泯(mn)xioxing(潇湘)(2)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在下面。(2分)去掉“通过”或“使”。(3)在段中横线上填写出自论语中的成语。(2分)不耻下问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相委而去委:丢下,抛弃B学而不厌厌:厌烦C风烟望五津津:渡口 D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点拨】“厌”为“满足”之意。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少小离家老大回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巴山楚水凄凉地【点拨】巴山楚水凄凉地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A有朋自远方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有朋自远方来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C余闻之也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5按要求填空。(5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喻示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发展规律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歌颂友谊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请写出你喜欢的诗句:乡书何处达_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_断肠人在天涯。6下面是和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写出对应的节日。(2分)(1)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中秋节(2)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清明节(3)话旧他乡曾做客,登高佳节倍思亲。重阳节(4)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节7某班举行以“谈谈你的学习体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5分)(1)仿照示例,再设计一个班级实践活动。(2分)活动一:开一次谈学习体会的班会活动二:写一篇谈学习体会的文章活动三:编一期谈学习体会的班刊(2)学了论语六则和伤仲永两篇文章后,相信你对进入初中后应该怎样学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请谈谈你的体会。(3分)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方能成长,不学就会像方仲永那样最终“泯然众人”;在学习中,我们可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复习旧知,学习新知。二、阅读理解(43分)(一)(18分)【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释】敧(q):倾斜。宥(y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思而不学则殆(疑惑)(2)知之为知之(“就是”的意思)(3)是知也(判断动词“是”)(4)此谓何器也(称为)9翻译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文字。(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加以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孔子问守庙的人说。10【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人要谦虚,不要自满,不要自以为是。11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学习与思考应该相结合。 (3分)12“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有必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13综观以上文段内容,你认为孔子在学习方法方面特别强调什么品质?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3分)孔子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二)(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1)期日中(约定)(2)太丘舍去(丢下,抛弃)(3)下车引之(牵引,拉)(4)入门不顾(回头看)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朋友立即愤怒地说:“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一起出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16元方反驳友人的话妙在何处?由此可以看出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妙在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击,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又不失身份。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的人。17文中的“怒”“惭”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的神态。请分别说说友人“怒”和“惭”的原因。(2分)“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惭”的原因是自己“无信”“无礼”。18有人认为友人已经知道错了,并且“下车引之”,元方应该原谅他,元方“入门不顾”是不对的。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示例:不同意。元方当时才7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要求完美。(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没有一个人一生都不犯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许别人道歉。)(三)(13分)一碗豆腐脑的价值白琅 这天早晨,几个小学生刚刚坐下喝豆腐脑,就有一个瘸腿母亲领着一个小男孩儿走了进来。瘸腿母亲很着急地对张金锁说:“老板,赶紧给我们来一碗豆腐脑,一个馒头。”张金锁赶紧把豆腐脑和馒头端上来。瘸腿母亲催促小男孩儿:“快吃快吃,今天是周一,你们学校早晨要举行升旗仪式,千万别晚了。”小男孩儿很听话,吃起来非常快。刚吃完,瘸腿母亲就领着他向外走去。张金锁的妻子赶紧追过来:“哎,那位家长,您还没”张金锁赶忙奔过来,一把捂住妻子的嘴。他见瘸腿母亲领着小男孩儿走远了,才把手松开,妻子瞪着张金锁:“你认识这个瘸腿母亲吗?”张金锁摇摇头说:“不认识。”妻子说:“既然不认识,为什么不跟她要钱?”张金锁说:“他们有急事,这是事出有因。再说了,做买卖不能太较真!”正在喝豆腐脑的几个食客插嘴道:“看他们着急的样子,肯定是忘了。”一个青年女子正在结账,她十分慷慨,说:“把刚才那个瘸腿母亲的钱一起算了。”张金锁摇摇头说:“不用,不用。”突然,妻子“呜呜”大哭起来,还一边哭一边说:“你们大家肯定会认为我是个小气鬼,不就一碗豆腐脑、一个馒头,用得着这样斤斤计较吗?其实我们家非常不容易,我有个女儿,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大夫说了,越早治越好,如果治疗晚了,后患无穷啊!我们起早贪黑就是为了多赚一些钱,好早一天给孩子治病!”有位中年食客掏出100块钱,递给张金锁,慷慨地说道:“不用找了,当我献爱心了。”张金锁赶紧给中年男子找钱:“别别别,我先替孩子谢谢您的爱心!”就在这时,瘸腿母亲回来了,问张金锁:“刚才儿子悄悄问我,为什么吃饭不给人家钱?我记性不好,到底有没有把钱给您?”张金锁微微一笑,说:“您确实没有给钱。”瘸腿母亲有些不解:“那您当时为什么不跟我要啊?”张金锁说:“您是个残疾母亲,在很多人心目中非常不容易,您的孩子或多或少会产生自卑感。刚才您有急事忘付饭钱,我要是追出去跟您要钱,您多不自在呀!也许您没有这种感觉,但是您孩子的自尊心会受不了的!”大家放下筷子,热烈鼓起掌来。瘸腿母亲眼睛红了,深深鞠了一躬说:“您真是个了不起的小老板,我替孩子谢谢您!”第二天早晨,张金锁把店门打开时,一下子惊呆了门外站了很多人。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些紧张地问:“请问,大家站在这里干什么啊?”众人回答道:“我们是来您这儿喝豆腐脑的!”张金锁蒙了,他开豆腐脑铺两年多了,从没来过这么多人喝豆腐脑。更让张金锁没想到的是,前来喝豆腐脑的人越来越多,屋里坐满了,人们就站在外面等。第三天早晨,张金锁把店门打开时,再一次惊呆了,今天等在外面喝豆腐脑的人竟然比昨天还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这时,一位中年食客走了过来,拍了拍张金锁的肩膀,说:“你感到奇怪了吧?我告诉你,那个瘸腿母亲是个记者,是她把你做的事、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发到微博上。大家觉得你很了不起,就都到你这儿来喝豆腐脑了!”张金锁的眼睛红了,妻子感动得“呜呜”大哭起来,她一边哭,一边说:“真不知道怎么感谢那位记者啊!”这时,瘸腿母亲走了进来,十分激动地说:“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你们的爱心(1),是你们的爱得到了爱心(2)的回报!”妻子的脸一下子涨红起来。(选自小小说月刊xx年第1期)19结合小说内容,说说小说标题“一碗豆腐脑的价值”中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里。(3分)以一碗豆腐脑换来了大家的感动和爱心,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得到了大家的帮助。20当瘸腿母亲带儿子吃完早餐忘记付账匆匆走后,小店发生了什么故事?请分点概括。(4分)一个青年女子为瘸腿母亲结账;中年食客掏出100块钱结账表示不用找;第二天早晨很多人站在小店门口等着喝豆腐脑;第三天早晨来了更多的人来喝豆腐脑。21“爱心”一词多次在文中出现,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爱心”的具体含义。(2分)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你们的爱心(1),是你们的爱得到了爱心(2)的回报!(1)爱心:张金锁夫妇没有叫住瘸腿母亲收取一碗豆腐脑的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2)爱心:很多顾客都到小店里来喝豆腐脑,奉献一片爱心。2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2分)瘸腿母亲眼睛红了,深深鞠了一躬说:“您真是个了不起的小老板,我替孩子谢谢您!”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瘸腿母亲的感激之情,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23小说结尾写道:“妻子的脸一下子涨红起来。”请写出她当时的心理活动。(2分)示例:她心想,瘸腿母亲带儿子来喝豆腐脑的时候自己差点儿当面叫住她要她付钱,又当着大家的面诉说自己的不易,自己真不应该那样做。三、作文(50分)24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题目:我最好的朋友要求:以记叙为主,要有描写,并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600字左右。附:课外阅读译文孔子参观周庙,看到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道:“哎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