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6455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单项选择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B.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C. 汤姆孙首先提出了原子核结构学说D. 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牢固【答案】A【解析】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故A正确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故B错误C:卢瑟福首先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C错误D:原子核是核子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牢固。故D错点睛:铀核的裂变是指铀核俘获一个中子以后发生的核反应。2.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 5:4 B. 4:5 C. 3:4 D. 4: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时位移:所以刹车内的位移等于刹车内的位移为:所以与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故选项C正确。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内的位移等于内的位移,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3.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海盗快艇在0-66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 海盗快艇在66s末开始调头逃离C. 海盗快艇在96s末离商船最近D. 海盗快艇在96s-116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A:速度时间图象的切线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由图象得:海盗快艇在0-66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C:由图象得:快艇在0-99s内速度为正,96s-116s内速度为负;故快艇在99s末开始调头逃离,0-99s内一直向商船靠近。故B错误,C正确D:由图象得:海盗快艇在96s-116s内做负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点睛:图象类问题要关注图象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象切线斜率、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等对应的物理意义。4. 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3:2,初速度之比为2:3,它们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 )。A. 滑行中的加速度之比为2:3B. 滑行的时间之比为1:1C. 滑行的距离之比为4:9D. 滑行的距离之比为3: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摩擦力作为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所以a=g,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加速度之比为1:1,所以A错误由速度公式知,0=V0-at,即V0=at,a相同,所以,所以B错误由V2=2ax,a相同,所以,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C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根据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很容易求出,难度不是很大。5. “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A. gB. 2gC. 3gD. 4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落下后,做阻尼振动,振动幅度越来越小,最后静止不动,结合拉力与时间关系图象可以知道,人的重力等于06F0,而最大拉力为18F0,即06F0=mg Fm=18F0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 当拉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因而有18F0-mg=mam由两式解得am=2g,故选B。考点:牛顿第二定律6.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甲乙做成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对物体甲:,解得,则此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选项C正确.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先用整体法求解整体的加速度,然后隔离甲物体求解弹簧的压缩量;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是解决连接体问题的常用的方法,必须要熟练掌握.7.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颜色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容易发生衍射由n = 4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产生的光子波长最长B. 由n = 2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产生的光子频率最小C.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 用n = 2 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D【解析】A:由图象根据 可得:由n = 4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产生的光子频率最高,波长最短,最不容易衍射;故A错误B:由图象根据可得:由n = 4能级跃迁到n = 3能级产生的光子频率最小;故B错误C: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种数为;故C错误D:n = 2 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时,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点睛:要区分一群原子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种数和一个原子发生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种数。8. 用波长为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由此可知,钨的极限频率是( )。(普朗克常量,光速,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A. B. C. D. 【答案】B【解析】据 可得:,代入数据得: 故选B9. 一个质点在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 F1F2F3 B. F1F3F2C. F3F1F2 D. F2F1F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质点在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将三力首尾相连组成一封闭三角形,如图所示:根据数学知识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即得出F3F1F2,所以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考点:共点力的平衡【名师点睛】此题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巧妙运用力的三角形法则即可解决此类问题,即当三个力平衡时,三个力首尾相接可以在构成封闭的三角形,由此可判断三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此题是中等题,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10. 如图为两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重量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在图(a)、(b)中的受力分别为Fa、 F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大小不确定【答案】A【解析】对两幅图中的A点受力分析,则 ,则;故选A点睛:求力问题时要画出受力示意图然后借助正交分解法、或合成法进行分析计算。二、多项选择题11. 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中有些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可以自发地发生衰变;衰变的快慢用半衰期表示,与元素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有些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故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自身内部因素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故B正确;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故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故C正确;、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故D正确;12. 跳高运动员蹬地后上跳,在起跳过程中()A. 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大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B. 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C. 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相平衡D. 运动员所受的合力一定向上【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人在地面上跳起,是因为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人的合力向上;但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二者大小相等,故AC错误,BD正确。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名师点睛】对于物体的运动一定要明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注意分析作用力与反作力、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13. 如图,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A. 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 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D. 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答案】AC【解析】A:人对箱子的推力F向右,则箱子对人的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人在水平方向上受箱子对人的力和木板对人的摩擦力,且这两力平衡;故木板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故A正确B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竖直方向受总重力3mg和地面对木板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地面对木板无摩擦力,地面对木板的支持力为3mg ,据牛顿第三定律,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故B错误、C正确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此力属于内部作用力;整体竖直方向仍受总重力3mg和地面对木板的支持力,地面对木板的支持力为3mg ,据牛顿第三定律,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故D错误点睛:多个物体间发生作用的问题要优先采用整体法,整体法分析时不要考虑物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4. 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于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 )。A. M受静摩擦力增大B. 物块M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C. 物块M仍能相对于车厢壁静止D. M受静摩擦力不变【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摩擦力,保持不变A错误;D正确;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弹力增大,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物块不可能沿壁下滑,仍能相对于车厢壁静止,B错误;C正确;故选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名师点睛】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M相对小车静止,加速度与车的加速度相同,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摩擦力、弹力。15. 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内固定着一个倾角为60o的光滑斜面OA,光滑挡板OB可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现将一重力为G的圆球放在斜面与挡板之间,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 6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保持挡板不动,则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GB. 若挡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60o,则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 若挡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60o,则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D. 若保持挡板不动,使小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球对挡板的压力可能为零【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以及G构成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故A正确;若挡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根据图象可知,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挡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故BC错误;若保持挡板不动,使小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和重力G的合力正好提供加速度时,球对挡板的压力为零,故D正确。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名师点睛】本题运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比较直观简便,也可以采用函数法,由数学知识分析力的变化。16. 由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变成,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A. 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量守恒B. 的原子核比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C.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衰变和4次衰变D.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含有的矿石的质量将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答案】BC【解析】A: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质量会有亏损;故A错误 C: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变成,设衰变次数为m,衰变次数为n;则 解得 。故C正确D:经过两个半衰期后矿石中的质量将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故D错误17.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O处有一质量为物体。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的作用,,方向向右,的方向向左,大小如图乙所示,且在时刻同时将两力撤去。物体在时刻从静止开始运动,则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时刻物体的速度为_,在_时刻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值为_。【答案】 (1). 0.5 (2). 0 (3). 1 (4). 0.5【解析】画出物体所受合力随时间变化(以向右为正)的图象,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由图可知时,合力大小为1N,故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故02s内速度的变化恰好为0,初始时静止,故时刻物体的速度为0。由图可知,01s内加速度向右,12s内加速度向左,故t=1s时刻物体的速度最大,01s内速度的变化,初始时静止,故时刻物体的速度为0.5m/s点睛:图象类问题要关注图象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象切线斜率、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等对应的物理意义。18. 静止的氡核经过一次衰变后变成钋核,该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_,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为反冲核和衰变放出的粒子的动能,其中衰变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真空中的光速为,则该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_。【答案】 (1). (2). 【解析】静止的氡核经过一次衰变后变成钋核,该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静止的氡核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为反冲核和衰变放出的粒子的动能,衰变过程动量守恒,故静止的氡核衰变后的反冲核和粒子动量大小相等, ,衰变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反冲核的动能为 又, 则该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1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钉住;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上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试问:(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_原理类似。(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间的瞬时速度v4=_m/s,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_,计算结果为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打点计时器 (2). 0.20 (3). (4). 0.19【解析】(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打点计时器原理类似.(2)计数点4所代表时间的瞬时速度 算小车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代入数据可得: 点晴:注意题目对有效数字位数的要求。20.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箱子静止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对箱子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经后撤去拉力,又经箱子停下来,求拉力大小。(,)【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拉力作用时箱子的受力如图所示,设此时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得 撤去拉力后,箱子的受力如图所示,设此时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 21.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的A、B两个小球均以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求:(1)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B两球的距离是多少;(2)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答案】(1)7.5m (2)2.5s(1)设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t1时间B球滑上斜坡,则有:解得:A球滑上斜坡后加速度:agsin 305m/s2设这段时间内A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则 代入数据解得:(2)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球速度v1v0at15m/sB球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A相同,以A为参考系,B相对于A以vv0v15 m/s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t2它们相遇,有:则相遇时已经过的时间tt1t22.5 s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分清过程即可解题 。22. 如图所示,一重为的小球,在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AB向上运动,作用后撤去。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杆足够长,取。求:(1)有作用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2)撤去瞬间小球的加速度;(3)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点为2.25m的B点。【答案】(1)方向:沿杆向上 (2) 即大小为,方向沿杆向下(3)0.2s或0.75s【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1)小球的质量取沿杆向上为正方向,设在力作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此时小球的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 方向:沿杆向上(2)撤去瞬间,小球的受力如图所示,设此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得 解得 即大小为,方向沿杆向下刚撤去时,小球的速度为 小球的位移为 撤去后,小球继续向上运动的时间为 小球继续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则小球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在上滑阶段通过B点,即 解得 或者(舍)小球返回时,受力如图所示,设此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得 解得 即大小为,方向沿杆向下小球由顶端返回B点时有解得 则通过B点时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