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751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阴霾(mi) 璀璨 海市蜃楼(shn) 世外桃园B . 虫豸(ch) 羁绊 相形见绌(ch) 名符其实C . 惬意(qi) 妥贴 日薄西山(bo) 鳞次栉比D . 骊歌(l) 瓦砾 龙吟凤哕(hu) 文采藻饰2. (2分)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 . 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B . 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C . 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D . 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3.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中国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15年世界会怎么样。”德国柏林学者夫罗里扬的这句话,折射出当今世界越来越认同的一个事实:中国好,世界也会好。B . 成长是一种经历,成熟是一种阅历。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何况恬淡、平和、幸福的人生也离不开成熟。C . 4月13日,某地客车侧翻,导致3人死亡,5人重伤。在扣人心弦地等待中,经过两个多小时地紧急抢救,受伤最重的小女孩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D . 近些年来,作为加害国的日本,总有一些人不顾事实,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早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品头论足 , 尤其是以安倍晋三为首的右翼势力。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那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身上。B . 小李工作非常积极肯干,总是提前上下班。C . 全厂职工听取并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D . 齐辉同学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5. (2分)下列对沁园春雪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望”字统领的诗句是由“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B . “顿失滔滔”一句的重读应在“顿”字上。C . 描写群山、高原的两句话中诗人运用了对偶、比喻、拟人三种修辞方法。D . 本词上片在表达方式上是描写与议论相结合。6.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里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B . 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住在哪里?C .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七八岁光景。D .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风正一帆悬。(2)旧时茅店社林边,_。(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写景名句是:_,_。(4)春望中表达作者忧国思家具体形象的句子是_,_。(5)在横线上将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8. (3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_,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9.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于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赵州桥横跨在浚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艮,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麓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水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屋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型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1)下面对中国石拱桥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 . 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最早C . 中国石拱桥桥洞成弧形。D . 中国石拱桥从赵州桥和卢沟桥可以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2)下面对说明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B .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C .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摹状)D .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作诠释)(3)仔细阅读全文,特别是最后两段,说说文章寄寓了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4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江声浩荡“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声。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一天,我在镇上供销社的玻璃柜台看到一套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细心的母亲看出我的不对劲,我的倦怠,问我:冻着了?凉着汗了?接着母亲又问:和人怄气了?被谁欺负了?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像那大江的模样,那震撼的声音。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一分地点钱,然后交给母亲。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出嫁,家里有时就断盐。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我悄悄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我也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鸣叫。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家借了五毛。我到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买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我骗母亲的唯一的一次,30年来,我一直压在心底。母亲去世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我们娘俩哭泣走过的路: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9月14日,有删改。作者 耿立)(1)第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2)第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作者这样写母亲流泪,有什么好处?)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撕破喉咙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4)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作者这样写母亲流泪,有什么好处?)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撕破喉咙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5)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6)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7)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8)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留在心中的那份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考生本人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信息。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7分)12.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致黄浦江公刘在小学的地理课本上我就认识了你,黄浦江!那时候,海盗的舰队横冲直闯,黑色的炮口瞄准了中国的门窗。数不清的“总督”和“帮办”把秦砖汉瓦黄金白银一齐搬进船舱。烂醉如泥的外国水兵,用猥亵的目光打量着你洁白的胸膛当我知道了这一切,黄浦江:我哭了,我把眼泪交给你储藏;我去当了一名为自由而战的兵士,于是,今天我有权写下这骄傲的诗行。1956年10月16日(1)“致黄浦江”中的“黄浦江”象征什么? (2)“海盗”原指_,这里指_。 “秦砖汉瓦黄金白银”分别指_和_。(3)“黑色的炮口瞄准了中国的门窗”中,“门窗”的含义是( ) A . 指老百姓的房屋B . 指中国的北方C . 指中国沿海城市D . 指中国的南方(4)“我哭了,我把眼泪交给你储藏”的含意是( ) A . 我把眼泪强忍住,不让它滴出来。B . 我把眼泪滴在黄浦江里。C . 我把对敌人的仇恨埋在心问,让黄浦江见证。D . 向黄浦江、向祖国母亲倾诉自己的深情,把一颗痛苦的赤诚的心献给祖国母亲。(5)从“哭”到“为自由而战”到“有权写下这骄傲的诗行”,反映了中国人民命运的变化是由被奴役到_到_,感情的变化由_到_。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3.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有仙则名( ) 谈笑有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 . 文章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交友、生活情 趣之高雅。C . 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 .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 室”就不陋。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7-1、7-2、7-3、7-4、7-5、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8-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9-1、9-2、9-3、10-1、10-2、10-3、10-4、10-5、10-6、10-7、10-8、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7分)12-1、12-2、12-3、12-4、12-5、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3-1、13-2、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