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52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 塑造追溯 教诲悔恨 贻笑大方百战不殆B . 泛滥门槛 云霄元宵 鲜为人知屡见不鲜C . 绮丽畸形 粗犷空旷 随声附和心平气和D . 取缔真谛 急躁燥热 鞠躬尽瘁出类拔萃2. (2分)下列词语中解释划线字有误的一项是( )A . 大事渲染(作) 相时而动(看、观察)B . 狼狈不堪(不能忍受) 缄默(封口)C . 莫名其妙(没有人) 与日俱增(一起)D . 弄性尚气(注重) 动辄(就)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_。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_,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当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_的骗子,以免上当。A . 混淆是非 触景生情 五花八门B . 混为一谈 触景生情 形形色色C . 混淆是非 睹物思人 形形色色D . 混为一谈 睹物思人 五花八门4. (2分)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为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阔的空间。A . B . C . D . 5. (2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全文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为线索,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首,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C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刘向编写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本文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表现了邹忌高超的语言艺术。D . 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在小说故乡中给我们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在生活中变得麻木迟钝、与“我”有深深的隔膜的闰土,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粗俗迷信但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6. (5分)名句积累。 (1)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东风不与周郎便,_。 (3)角声满天秋色里,_。 (4)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哲理(评价古战争)的诗句是: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7. (3分)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本班“感受大自然”综合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 答:_(2)走近经典,填写季节一请根据下面诗句写量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_)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_)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_)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和橙橘绿时。(_)(3)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活动三:_活动四: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16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一杯水的温暖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段。毒辣的日头悬在半空里,炙烤着大院里的一草一花,水泥路白亮亮的,反射着刺眼的光,没有一丝风,没有一个人走动,整个院子像中暑了,蔫头耷脑地躺在烈日下。谁也没有想到,一辆运水的人力三轮车碾压着自身的影子,踏进院里来了。三轮车摇摇晃晃、吱吱呀呀地行进着,在宿舍楼前停下了。车上下来一位中年人,淋漓的汗水漫流在黝黑的脸上,浸湿了上身那件灰色的衬褂。他扯起搭在肩上的毛巾,囫囵擦了一把汗,便从车袋里摸出一个装饮用水的瓶子,摇了摇是空的,就又放回去了。水没喝上,中年人有点失望,但也就是一瞬间,他抬起头,眯着眼望了望,迅即从车上搬起一桶水,扛上肩,往宿舍楼里走去。原来,他是来给住在楼里的人家送水的。攀上,跨下,中年人搬着一桶又一桶的水往楼里送。几趟下来,他想喝杯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可是那些人家都只是从透着冷气的门缝里塞给他五元钱,就让他把水放下了,他连讨杯水的机会都寻不到。总算只剩下一桶水了,并且还是二楼的,他算计着送完这桶水踏着空车回去,顶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喝上水了。一想到马上有水喝,脚下又有劲了。门铃一响,不想这回门全打开了,是一位大妈,看见中年人连声叫道:“哎哟,看把你热的,快进屋来歇歇!”中年人放下水,看了看自己的模样,不好意思往屋里走,大妈见状,一把把他拉了进来,光洁的木质地砖上,留下了几个脏兮兮的脚印。大妈赶紧挪过一台风扇,凉爽的风顿时源源吹向中年人。“师傅,今天怎么是你送的水?”大妈问。“听说跑这路的顾不过来,我是他们临时叫来的。”“是的,都打电话要水,能顾得过来嘛。”大妈说这话时,已将一杯水递到了中年人面前,可是中年人没有接,问:“大妈,您家有一次性茶杯吗?”“”大妈望着中年人,有些疑惑。“大妈,我患过肺结核。”一丝黯然从大妈的脸上掠过,随即淡然一笑 , 说:“不必顾忌,没事的,你快喝吧,是温水。”中年人接过水,脖子一仰,干了。一杯温水下肚,他感觉舒坦多了,就返身从门口把水提进来,拆了封,装到饮水机上。大妈也就让中年人帮着装水,等他装好了水,掏出五元钱来给他。中年人收了钱正要离去,大妈又叫住了他,让他等一等。 大妈去房里取回几盒药来,对中年人说:“这是进口药,专治那病的,你拿去问问医生,要是行就服了吧。记着,那病要根治,一旦复发就有些难了”大妈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异样,中年人不解地望着大妈,大妈将药塞进他的手里,又说:“拿着吧,我女儿从国外寄来的,都是上好的药,只是我家老头他自个耽误了”中年人明白了,心里难过起来,两眼一润,想说些什么,可一时又不知从哪里说起,像个孩子似的站在大妈的面前,好一会才说:“大妈,您老人家今后要是有力气活,就打我电话!”踏车回去的时候,中年人感觉腿脚都是劲,日头好像减了几分威力(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按照要求,品味下面的词句。“整个院子像中暑了,蔫头耷脑地躺在烈日下。”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妙处。“一丝黯然从大妈的脸上掠过,随即淡然一笑,”句中的“黯然”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读完这篇短文,我们倍感温暖,请结合短文的内容,说说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窗前的树张抗抗我的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荫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2)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3)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4)自选角度品析划线语句。(5)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是什么树?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天下缟素。 缟素:这里指穿丧服。B . 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C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D . 长跪而谢之。 长跪:长时间跪着。(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为长者B . 聂政之刺韩傀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 曹操比于袁绍 受地于先王D . 挺剑而起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全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出唐雎在强权面前不卑不亢、有礼有节。B . 唐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以“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压倒秦王。C . 用五百里地易安陵,秦王显然包藏祸心,以强凌弱。D . 唐雎冒死和秦王抗争,让秦王辞穷色挠,他的这种不可侵犯的人格和自强精神,(4)翻译下列句子。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作者在伤春惜时的同时,还抒发了什么情感?(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单赏析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同学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请将题目“最美的_”(时光、风景、课堂、瞬间、人)补充完整后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拒绝套用。不少于7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6-1、6-2、6-3、6-4、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7-1、7-2、7-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1、8-2、8-3、9-1、9-2、9-3、9-4、9-5、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1分)10-1、10-2、10-3、10-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1、11-2、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