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505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3题;共35分)1. (10.0分)默写。 (1)牧人驱犊返,_。(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3)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吴均与朱元思书中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富春江水清澈见底的句子是“_,_”。 (6)王维使至塞上中“_,_”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 (7)西湖之景,美不胜收,饱览湖光山色,总是令人余兴未阑,流连忘返,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所说“_,_”。 2.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记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mng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mng_文杀戮悼念(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 ,正确写法是“_”。 (3)“国殇”中“殇”的意思是_,“惨绝人寰”中“人寰”的意思是_。 (4)文段主要运用了_和_的表达方式。 3. (13.0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材料一】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 (包容 兼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材料二】 新华网布加勒斯特2015年11月23日电(记者林惠芬)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自近年建立以来,中国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合作驶上了“快车道”;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又为双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互利合作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自2012年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华沙举行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双边贸易额去年首次突破600亿美元。与此同时,积极 (开展 开拓)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市场的中国企业获得了一批桥梁、电站、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其中,首个利用中方优先贷款实施的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已于去年底通车,塞尔维亚科斯托拉茨电站的一期项目大修也已经完工。(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处应填_处应填_(2)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3)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_(只填序号)【甲】“一带一路”理念的内涵是什么【乙】“一带一路”理念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丙】“一带一路”理念的实施已初见成效二、 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4. (2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7次提到了“消费”二字,对于今年政府的工作任务,指出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鼓励线上线下主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李克强总理还表示,去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4%,成为(支撑 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5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9%。按照这个比例,未来电商消费的增长空间巨大。【材料二】图一:2011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图图二:月均首次购用户同比增幅【注】图中一线至六线城市为根据网购发展环境确定的国内网购各级别城市【材料三】以喜爱网购和敢于消费为特征的“全渠道消费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些消费者有两个特点:他们使用互联网,并会把收入花在基本需求以外的方面。他们的需求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贫困城市的全渠道消费者会购买更多基本消费品,如纸巾、牙刷和奶粉等,而富裕城市的全渠道消费者则会花更多的钱购买更优质多样的产品。2014年,这个群体的人数接近37亿,到2025年将增长到59亿,届时他们将贡献总消费支出的60%。然而在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2015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中,显示2015年消费投诉热点,网络购物投诉1458万件,同比增长873%,与“十一五”(20062010年)末相比增长了7767倍,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从投诉问题看,网络购物商品质量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比较突出,投诉量分别为37万件、221万件。商家拒绝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发货延迟等也在投诉问题之列。净化网络购物环境(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1)从【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前面横线处。 _;_(2)依据【材料二】,对【材料一】中与图表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3)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三】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_。 【甲】深挖消费潜力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重大【乙】网购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丙】净化网购环境,开拓消费发展更大空间(4)校团委在校园网站上建立了“线上跳蚤市场”,使大家的闲置物品能够物尽其用。请你选择一样自己的闲置物品,拟一条广告语。 5. (18.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来说明理想和方向的重要,“人不能没有理想,合作不能缺少方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系先贤王阳明所说,这句名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总结,也是当代人做人做事的指导。我们都想在这个世界上做成有意义的事情或事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想要成就事业,首先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即与我们的立志有关。没有立志,我们就没有前进的目标。而一个没有前进目标的人,如何会有可成之事?无论你是要成就内在的人格,还是要成就外在的事业,首先要确立奋斗的目标。王阳明认为,人是否可以成为圣贤,关键在于是否要立下成为圣贤的志向。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出:“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没有舵的船,没有嚼子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驰,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很多人都知道,应该确定奋斗目标,但难能可贵的是确定一个既有高度,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其次,没有立志,我们就没有奋斗的动力。我们想要做成事业,必须要有动力,而通过立志确立的目标,则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为了激发士君子的奋斗动力,宋代士大夫提出了“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递进式奋斗目标,就是希望士君子在不断提升目标时而获得奋斗的动力。明清之际的士大夫在反省明朝灭亡的教训时认为,只讲成就圣贤人格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豪杰精神,才不会出现亡国亡天下的惨痛历史。所以,豪杰精神就成为明清之际的士大夫奔走呼喊的时代心声。明清之际士大夫的著名代表人物王船山黄宗羲、顾炎武等,都呼唤豪杰精神。王船山反省了明代灭亡的教训,认为士大夫必须要具备一种智勇双全创造功业的豪杰精神。其三,没有立志,就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潜能,立志则可以使这些潜能激发出来,特别是人一旦立下了高远的志向,就更加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并可以转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力量。孔子一辈子内心深处的追求是“天下有道”,尽管历经种种磨难,甚至被很多人嘲笑,但是他从不停下追求目标的步伐。再谈一个湘军的例子。曾国藩也是读书期间就立志做一个“圣贤豪杰”之人。湘军儒将虽是儒生出身,但是引人注目的是,在保卫家乡维护孔教的志向激励下,这些儒生们显示出了敢于任事毅然决断顽强坚韧的军人气质,这是他们能够统领军队奔赴疆场浴血奋战并成为儒将的重要条件。曾国藩强调:“为圣贤者,亦各有自主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国藩成为一代儒将的代表,正是由于立下高远的志向,故而激发出了潜能,并转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力量。(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段中孔子和湘军的事例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6. (15.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日:“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部:规定,程序。墨:贪墨,贪财。爇:点燃,焚烧。印绶: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1)给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断两处)。饰 白 银 为 烛 以 献(2)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丰庆为河南布政使 为:_ 庆佯曰:“试爇之” 佯:_顾谓令曰 顾:_ 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语: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辄解印绶而去。(4)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出于什么目的?三、 写作(55分)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个人来到一座山脚下,问当地的一位农民:“从山脚到山顶,需要多长时间?”“少说也得两个小时吧。”村民说。“两个小时?怎么可能呢?山不高,距离山顶也不远。”那人说。“那是你看到的,而不是你走到的。”村民回答。果然,从山脚到山顶,那人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当他站在山顶的时候,他才真正明白那位村民的话:看到与走到,永远不是一回事。看到了,不等于走到了。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到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3题;共35分)1-1、1-2、1-3、1-4、1-5、1-6、1-7、2-1、2-2、2-3、2-4、3-1、3-2、3-3、二、 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4-1、4-2、4-3、4-4、5-1、5-2、5-3、6-1、6-2、6-3、6-4、三、 写作(55分) (共1题;共5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