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46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4题;共35分)1. (10分)根据课文和要求,默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1)今日听君歌一曲,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身向榆关那畔行,_。(纳兰性德长相思) (4)_,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5)送东阳马生序中“_。”一句表达了作者勤奋读书,借书阅读,得以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6)李商隐无题中原指对爱情忠贞,现在用以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是“_,_。” 2. (9.0分)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1)【老师献爱心】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 (2)【同学在参与】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你也在行动】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用“泰微课”资源自学高中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 3. (4分)张铁臂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钱财。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_“看破了相”。 4. (12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_。_。_,_。那些历史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随着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造成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笔画( ),潇洒流利,直观呈现了行书独特的字体风貌,展示出王羲之( )的书法技艺,其文本内容( )儒、道两家思想,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聚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对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字体、技法和文本内容( )结合,深刻体现出书者对所处时代文化精神的精准把握。(1)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文段开头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法文本是书家精神品格和情感表达最直接的载体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重视作为书法,其内容就是书法文本A . B . C . D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那些历代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经过时间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造成的。B . 那些历代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随着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C . 那些历代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随着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造成的。D . 那些历代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经过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浑厚雄健 巧夺天工 融和 完美B . 纤细轻盈 出神入化 融汇 完满C . 浑厚雄健 巧夺天工 融和 完满D . 纤细轻盈 出神入化 融汇 完美二、 阅读理解(55分) (共3题;共55分)5. (19.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1)第一段中哪个动词透露出“我”对社戏的无限留恋的心情?这个词语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将选段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明,并指出其中哪一层属于详写,概括出它的大意。 (3)“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4)你怎样看待文中孩子们“偷豆”这一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6. (2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陪他吃碗面我打电话给他,让他给我报一组电话号码,因为我的通讯录丢他那儿了。他说:“等等啊,等等啊。”我这一等就是老半天,他也没反应。我大声“喂喂”,他又说:“再等一等,马上就好。”又是半天没动静,我只好不耐烦地说:“好了,我想起来了,你不用找了。”心里感慨,真是老了!一点都指望不上了下班后,我匆匆去拿通讯录。进门就见他拿着通讯录远看看近瞧瞧,好像观戏法似的。我问:“你的眼镜呢?”他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说:“不小心弄断了。”我问:“那你怎么不重新配一副去?”他说:“昨天刚坏的,本来想哪天顺便去配的。”我责怪他:“告诉我也行啊,看不清楚多难受。”我急忙到附近的眼镜店给他配新的去。也就几分钟的路程,竟然还要等顺路?真让人操心! 再进门,只见他端着一碗面条出来,碗歪歪斜斜的,汤滴滴洒洒的。我没来由地就生气了,冲他嚷:“就不能盛少一点吗?真是的,让人说多少次才能记得住呀?”他呵呵笑着说:“刚好,趁热吃。”我没好气地说:“没时间,你自己吃吧,我还要回家做饭呢。”他坚持:“就一碗面的工夫,耽误不了几分钟我固执:“等下次吧。”说完,我就走了。虽说我人出了门,可是我的心好像还留在那扇门里。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俩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他看我进来,一惊,问:“落下什么东西了?”我说:“我走到楼下发现肚子饿了,不想走了,吃饱了再回去。”他突然高兴起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我爱吃的辣酱,说:“吃吧,吃吧。”小时候,肚子特别容易饿,放学回家就觉得饿,和邻居家孩子疯玩一圈后也觉得饿,甚至有时候刚丢下饭碗就想再嚼点什么。他那时候只会下面条,水开了,捏一小把筒子面放进锅里,打两个鸡蛋进去。然后捞面,切一把细葱末撒在面碗上。我在面条上抹点辣酱,然后大声吸溜起面条,很快看见埋伏的鸡蛋,一咬,溏心蛋黄软乎乎的从嘴角流岀来。吃完了,我打着饱嗝,大声说:“真解馋!”他在一边,边看边笑。我偶尔想起来会问他:“你怎么不吃?”他说:“我不饿,只有孩子才不经饿。”我信以为真。我现在的吃相文雅多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声吸溜面条了。我把面条分成两份,给他一份。他忙挡住我说:“锅里还有,这是你的。”我说:“我知道,锅里只有面汤,你一个人总是不好好吃饭,这样,我陪你吃一点,我回家还要吃的,饿不着,你放心。”他这才把碗端过去,把辣酱又往我这边推了推。面条吃完了,面汤也喝光了。他开始催我:“赶紧回去,不然孩子该饿肚子了,小孩子是不经饿的。”他说的孩子是我女儿,他的外孙女。(1)请以“我”为陈述对象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俩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修辞角度)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描写角度)(3)赏析标题“陪他吃碗面”好在哪里?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7. (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甲】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乙】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 由是感激 深入不毛 会挽雕弓如满月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翻译下列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3)【甲】文最后一句中加线的“此”指哪两件事?三、 写作(55分) (共1题;共60分)8. (60分)“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每天所做的平凡琐碎的小事中。生活中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 请以找寻身边的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文内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4题;共35分)1-1、1-2、1-3、1-4、1-5、1-6、2-1、2-2、2-3、3-1、4-1、4-2、4-3、二、 阅读理解(55分) (共3题;共55分)5-1、5-2、5-3、5-4、6-1、6-2、6-3、6-4、7-1、7-2、7-3、三、 写作(55分) (共1题;共60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