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45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zhiy ydiqin安营扎_烁烁懈_诚zhngl lrzhu接_而至_在目_动_然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抒怀,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 (3)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4)辛苦遭逢起一经,_。(文天祥过零丁洋) (5)请将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_。_,归雁入胡天。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3. (8分)文学常识与名著(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孔乙己故乡社戏则选自呐喊。B . 孙权劝学香菱学诗我的叔叔于勒分别出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之手。C .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培根随笔的作者被马克思称为“法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D . 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或在绳子上跳舞的技术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来到慧骃国(国名),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2)阅读下面简爱选段,回答文后问题。“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段话是简爱的名言,请问,这是简爱与谁的对话?它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4. (4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A这段时间,从业界到社会大众,一些围绕企业的“缺芯少魂”之痛深入思考。现实警示我们,无论一家企业规模有多大,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B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一定得靠自力更生。信息技术是目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C面对现实,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而不能妄自菲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说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奋发有为,加速打造“中国芯”,以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画线句A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该把“_”与“_”互换位置。画线句B存在语意重复的语病,可以删去“_”或“_”。画线句C存在关联词语误用的语病,应将“_”改为“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5. (15分)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揭示特征】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_、_、_、_。(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而且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成语主要内容寓意_宋国有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再撞死的兔子。讽刺不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的人。揠苗助长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点,于是就把禾苗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_(3)【续写寓言】续写情节。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却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6. (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_便不同。(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 B梅花 C菊花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 , 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谴:谴责,责备。任:承担责任。(1)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 .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 .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官府的公文)D .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2)下列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画竹,兰为长。A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 . 策之不以其道。D . 不以千里称也。(3)翻译句子。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4)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空气发电技术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发电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电。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电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如果没有电,后果难以设想。可是,电通常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难以存储。虽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在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70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美国Norton电站储气站在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1)有关风力发电与空气发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力发电靠的是自然风力,空气发电靠的是人造空气。B . 利用风力所发的电不能存储,利用压缩空气发的电则可以存储。C . 风力发电因受风力影响而有所不足,而空气发电可以不受风的影响而独立发。D . 风力发电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稳定性不够;空气发电能用于应急发电,还能获取洁净能源。(2)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被压缩储存的空气在释放发电前加热,会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核电站或热力电站被压进高处的水也可以仿照这种做法。B . 空气发电技术是生态能源领域的新突破,它投入使用后,能解决世界的能源危机。C . 将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两者组合,我们将获得比风力发电稳定持久的能源。D . 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我国必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尤其内蒙地区将全面采用两种发电技术相结合的模式。(3)你认为空气发电技术有没有前途?说说你的理由。 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浓缩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天歌不仅咖啡可以浓缩,如今的纸质书都可以。最近,一款在线浓缩知识文库悄然走红,一套大部头的作品,在线文库可以给你浓缩成最精华的句子,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不少网友表示,这样阅读节省了很多时间。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一页一页翻书通读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由这个“浓缩书”,很容易让人想起“精华本”“缩写本”,比如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市场上都能找到它们的“精华本”“缩写本”。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小学生的阅读需要,因为长篇累牍的原著,对中小学生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这些“精华本”“缩写本”的编写者而言,既要大幅度缩减字数、篇幅,同时还要保留原著的精华,不损害读者的阅读快感,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近期在一些网友和读者中走红的“浓缩书”,不要说和原著相比,即便和“精华本”“缩写本”相比,也已经完全是两种东西了。这是因为“浓缩书”已经不仅仅是减少字数篇幅、取其精华进行缩写那么简单,而是把原著进行高度的概括与总结,一本几十万字的图书,经过“浓缩”以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可能只有“导读”“要点速记”“方法归纳”等几百字的内容。很显然,“浓缩书”从里到外都透着快节奏时代对效率的极度渴求。读者阅读一本原著的时间,可以读完十几本、几十本“浓缩书”,确实满足了对阅读效率的追求。但问题在于,这样的阅读,还是真正的阅读吗?还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获得传统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吗?在很多网友看来,阅读“浓缩书”是对效率的一种过度追求,最终导致其沦为一种象征性的阅读,丧失了通读全书的阅读体验,所以是得不偿失的。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不妨打个比方我们为什么要吃饭?从终极目的来说,因为不吃饭,就无法获得维持身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各种营养,身体就会垮掉,甚至是走向死亡。既然如此,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我们完全可以把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从食物中提取出来,浓缩成营养胶囊吞下去,而不用每天都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吃饭。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这么做?那是因为不管是吃饭,还是吃水果,喝各种饮料,我们都不仅仅摄入了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得到了满足感、幸福感,获得了愉悦的体验。阅读“浓缩书”和阅读原著的区别与此类似,如果为了效率只读“浓缩书”,我们也就失去了只有阅读原著才能产生的满足感、幸福感,失去了阅读的愉悦体验。更进一步说,如果一切都可以浓缩,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摘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1)本文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2)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精华本”“缩写本”是为了方便中小学生的阅读需要,因为长篇累牍的原著,对中小学生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B . “浓缩书”已经不仅仅是减少字数篇幅、取其精华进行缩写那么简单,而是把原著进行高度地概括与总结。C . “浓缩书”虽然满足了对阅读效率的追求但不是真正的阅读。D . 人们之所以喜欢只读“浓缩书”,是因为不仅仅摄入了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得到了满足感、幸福感,获得了愉悦的体验。(4)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本文的观点,请谈谈你是怎样看待“浓缩阅读”的。 【链接材料】近日,“浓缩书”受到白领和学生群体的追捧,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它把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长篇巨著压缩。2018年4月4日济南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浓缩书”正流行,“快餐文化”引争议:浓缩的不一定都是精华,其主要观点如下:观点一:长篇巨著成为学习笔记。观点二:浓缩的精华失去原著的营养。观点三:浓缩书迎合碎片化阅读新需求。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题目:我成长中的故事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感谢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以上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作文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毕业学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1、2-2、2-3、2-4、2-5、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3-1、3-2、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4-1、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5-1、5-2、5-3、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6-1、6-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1、7-2、7-3、7-4、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1、8-2、8-3、9-1、9-2、9-3、9-4、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