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453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知识积累 (共5题;共35分)1. (6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yu。这是因为我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 , 总算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抹淡装,以天然而不是人工取胜。(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yu_清_湖畔(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荡漾”的原意是_,在文中的意思是_。 2. (12分)(2016南平)古诗文默写。(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 , _。(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 , _。(崔颢黄鹤楼)(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 , _。(龚自珍己亥杂诗)(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 , 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_ , _。(李贺雁门太守行)(6)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 , _。3. (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陈涉世家)_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_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_4.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 , 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B .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C . 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 . 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5. (12分)名著阅读,完成下题。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他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1)这里的大造化指什么?(2)该情节之后,他有了一个什么称号?随着情节的发展,他还有孙悟空_孙行者_等称号。(请补充完整)(3)他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因何返回又回到唐僧身边?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6. (2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乡宴停刀落箸,乡宴至美。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落箸砧板纤尘不染有条不紊(2)理解第段“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这个句子的含义。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 (4)文章结尾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5)文章的题目是“乡宴”,开篇却从做乡宴的“大师傅”写起,这离题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 7. (20分)阅读向日葵,按要求答题。向日葵(新加坡)尤今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6C。我和日胜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砭骨的寒风夺命也似的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晶莹剔透的寒气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日胜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耶!冻得犹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安排着各种美食。刺身、煎和牛、鳗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叶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后,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这一天,是我的生日。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选自读者2014年第10期(1)请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请说说“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叶冒出了很多冻疮。”句中画线词的含义。赏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文章开头交代女儿“做事有条不紊”,“一向准时”,以及事先安排父母在小公园等,有什么作用?(4)说说为什么“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千金市骨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何用;捐:弃;之:指死马;期年:满一年;诚:真心;致士:纳贤士;见事:被侍奉。(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策之不以其道_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买其首五百金_鸣之不能通其意_(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三衢道中曾 幾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1)“绿阴不减来时路”这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全诗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诗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0. (5分)按要求作文。在第一单元自主欣赏、自由朗诵、尝试创作三个语文活动、探究中,你一定收获多多。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活动或创作的故事,可以说明欣赏或朗诵的方法,也可以发表对这些活动的看法要求:不少于500字;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知识积累 (共5题;共35分)1-1、1-2、1-3、2-1、2-2、2-3、2-4、2-5、2-6、3-1、4-1、5-1、5-2、5-3、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6-1、6-2、6-3、6-4、6-5、7-1、7-2、7-3、7-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1、8-2、8-3、8-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