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七)(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391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七)(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七)(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七)(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七)(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 ) A . 游山西村B . 乡村四月C . 天净沙秋思D . 已亥杂诗2. (2分)下列古代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敬辞“令”表示敬重,如“令郎”是对别人女婿的尊称,“令爱”是对别人妻子的尊称。B . 阅读对方的文章称“拜读”,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为“垂青”,请对方批评指正自己的字画为“雅正”。C . 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等。D .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3. (2分)下列戏剧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B . 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悲剧、喜剧等。C .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剧本的一般特点是:(1)必须适合舞台演出;(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D . 剧本还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叫做舞台说明(或舞台提示),它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展开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作用。4.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B . 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C .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D .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5.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在沙漠中心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都是法国人。B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次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C . 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 之一。D . “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神话出自淮南子。6. (2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出自( ) A . 叶圣陶B . 文天祥C . 郭沫若D . 鲁迅7.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倒金字塔结构”。B . 藤野先生背影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作品,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周树人、朱自清和沈德鸿。C .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如“歧路亡羊”“九方皋相马”也是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D . 饮酒(其五)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律诗,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8. (2分)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B . 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C . 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时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所谓兴,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9. (2分)9月6日“赵孟頫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展。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尤为擅长楷书和行书,其行书代表作洛神赋正在此次特展之列,这幅作品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笔画稍肥,却无臃肿疲软之态,尽显清利刚劲之姿。 据上述信息和书法常识判断,下面四幅作品中属于赵孟頫洛神赋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金色花一文借助奇妙的想象,文中的“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和母亲玩起了捉迷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一个慈祥、疼爱孩子的母亲,展现了泰戈尔作品“爱、欢乐、光明”这个永恒的主题。B .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记录,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比如:“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等;像我们这样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都可以叫“豆蔻年华”。C . 古人在称谓上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所谓尊称即指对他人敬重的称呼,如:“尊君”指对方父亲,“令媛”指对方女儿;谦称即指对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的人与事的谦虚的称呼,如:“犬子”指自己的儿子。D . 用典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法,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曾化用陶渊明闷坐菊花丛中,痛饮刺史王弘送来之酒,至醉而归的典故,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份惆怅与凄凉。11. (2分)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 ) A . 孔子B . 孟子C . 朱熹D . 董仲舒12. (2分)汉代“四家诗”属古文经学的是( ) A . 齐B . 鲁C . 韩D . 毛13. (2分)成都某著名古迹门口有这样一副名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它说的是( ) A . 杜甫B . 薛涛C . 诸葛亮D . 李冰14. (2分)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这位词人是( ) A . 辛弃疾B . 李煜C . 宴殊D . 李清照15. (2分)下列诗句序号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A . B . C . D . 16. (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B .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C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D . 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17. (2分)不属于“婉约派”词人的是( ) A . 辛弃疾B . 李清照C . 柳永D . 姜夔18. (2分)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 ) A . 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B . 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C . 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D . 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19. (2分)下列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 . 欧阳修B . 王勃C . 柳宗元D . 王安石20. (2分)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B . 纳罕惊奇,诧异。C .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D . 瘦骨嶙峋形容山势险峻,陡峭。21. (2分)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 ) A . 教育界B . 医学界C . 文艺界D . 桃园22.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月亮作为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它有许多的别称,如“玉轮”“桂魄”“蟾蜍”“ 广寒”“望舒”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也是指月亮。B .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C .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崇祯五年十二月”中的“崇祯”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D . 按旧时的说法,人的生辰八字要五行俱全才吉利;五行缺土,不吉利,补救的办法是用土或土作偏旁的字取名,如“闰土”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23. (2分)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是“五经”之一。B . 中国古代文体中的“记”是以记叙、描写为主的,如桃花源记核舟记。C . 立春、清明、芒种、处暑、白露、冬至等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名称。D .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24. (2分)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B .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C .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D . 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25. (2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 A . 尚书省B . 中书省C . 门下省D . 吏部26. (2分)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 A . 京剧B . 黄梅戏C . 昆曲D . 越剧27. (2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B .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C . 论语乡愁端午的鸭蛋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孔子、余光中、汪曾祺、契科夫。D .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28.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惴惴不安(忧愁,恐惧)孜孜不倦(勤勉,不懈怠)B . 锲而不舍(房舍)不言而喻(了解,明白)C . 行之有效(成效,效果)持之以恒(长久,恒心)D . 根深蒂固(牢固)汲取(从井里打水)29. (2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 A . 辛弃疾B . 李清照C . 高适D . 岑参30. (2分)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 A . 居无松B . 居无竹C . 居无梅D . 居无菊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