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390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她qio cu_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ng jin_的水花。 (3)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 b k _。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n shn d g_。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 (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刑天舞干戚,_。(陶渊明读十三首(其十) (2)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其一) (4)_,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5)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许浑咸阳城东楼中“鸟下绿芜秦苑夕,_”是借鸟抒怀;李商隐的无题“_,_”则是托鸟传信。“_,_,蝶儿忙”是秦观笔下的燕舞莺歌:“树林阴翳,_”则是欧阳修描绘的禽鸟相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3. (1分)翻译下面划线的字词。 至若春和景明_属予作文以记之_醉翁之意不在酒_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4. (21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问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嘴熟,一字不遗。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选自蒿庵闲话)【注】笥(x):竹箱。影响:此处指印象。枵(xi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约:简要,精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尝言强记之法_ 录讫朗诵十余遍_即就壁问观所录_ 壁既满_(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粘之壁间”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齐之习辞者也B .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C . 更互用之D . 治水之法(3)翻译下列句子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中叶奕绳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5. (5分)名著阅读。 (1)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B . 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C . 沙和尚原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破了琉璃盏,被贬下凡。D . 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2)根据西游记的内容,补全每句歇后语。 _娶媳妇背着走。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_上西天一心取经。(3)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哪三个徒弟?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6. (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雪落下来了,纷纷乱乱,错错落落,好像暮春时节漫天飞舞的花瓣,非常轻,一点点风,就随着飞扬回旋,在空中聚散离合。每年冬天,我都来这座城市看母亲,却从没遇到这么大的雪。在南方亚热带岛屿长大的我,完全没有见过雪。小时候我就喜欢搜集西洋圣诞节的卡片,因为上面常有白皑皑的雪景。母亲是地道的北方人。和她提起雪景,她却没有很好的评价。她拉起裤管,指着小腿近足踝处一个小铜钱般的疤,对我说:“这就是小时候生冻疮留下的。雪里走路,可不好受。”中学时为了看雪,我参加了合欢山的滑雪冬训活动。等不到雪,我们只好穿着雪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摆出各种滑雪的姿势。大学时,有一年冬天,新闻报道台北近郊竹子湖附近的山上飘雪。那天教秦汉史的傅老师也是北方人,谈起雪,大概是勾起了他的乡愁吧,便怂恿大伙儿一起上山賞雪。学生当然雀跃响应,于是便停了一课,师生步行上山去寻雪。还没到竹子湖,半山腰上,一堆堆的游客,围了围巾,穿起羽绒衣,彼此笑闹推挤,比台北市中心还热闹嘈杂,好像过年一样。偶然飘下来一点像精制盐一样的细粉,大家就伸手去接,惊叫欢呼“雪!雪”,赶紧把手伸给别人看。但是凑到眼前,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想到真正的雪是这样下的。一连下了几个小时也不停,像撕碎的鹅毛,像扯散的棉絮,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这样富丽繁华,又这样朴素沉静。母亲因患糖尿病,一星期洗3次肾。洗肾回来,母亲睡了一觉,不知被什么惊醒,有些怀疑地问我:“下雪了吗?”我说:“是。”我扶她从床上坐起,问她:“要看吗?”她点点头。母亲的头发全灰白了,剪得很短,干干地贴在头上,像一蓬沾了雪的枯草。我扶她坐上轮椅,替她围了条毯子,把轮椅推到客厅的窗前,拉开窗帘。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一刹那,树枝上,草地上,屋顶上,都积了厚厚的雪。除了马路上被车轮惊扰的痕迹,到处都是很纯粹洁净的白。雪使一切复杂的物象统一在单纯的白色里了。“好看吗?”我靠在轮椅旁,指给母亲看繁花一样漫天飞扬的雪。母亲没有回答。她睡着了。她的头低垂到胸前,裹在厚厚的红色毛毯里,看起来像沉浸在童年的梦里。没有什么能吵醒她,没有什么能惊扰她。她好像一心在听自己故乡落雪的声音。“啊”母亲在睡梦中长长地叹了一声。她的额头、眉眼四周、嘴角、两颊、下巴、颈项各处都是皱纹,像雪地上的辙痕,一道一道,一条一条。大雪持续了一整天。地上的雪堆得有半尺高了。小树丛的顶端也顶着一堆雪,像蘑菇的帽子。入夜以后,雪还在落,我扶母亲上床睡了。临睡前她叮咛我:“床头留一盏灯,不要关。”独自靠在窗边看雪。客厅的灯都熄了,只有母亲卧室床头那一点幽微遥远的光,反映在玻璃上。室外因此显得很亮,白花花、澄净的雪,好像明亮的月光。我没有想到下雪的夜晚户外是这么明亮,看起来像宋人画的雪景。宋人画雪不常用锌白、铅粉这些颜料,只是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渲染,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白,到了是空白。白,就仿佛不再是色彩,不再是实体的存在。白,变成了一种心境,一种看尽繁华之后生命终极的领悟。唐人张若虚,看江水,看月光,看空中飞霜飘落,看沙渚上的鸥鸟,看到最后,都只是白,都只是空白。他说:“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白,是看不见的,只能是一种领悟。远处街角有一盏路灯,照着雪花飞扬,像舞台上特别打的灯光。远远听到母亲熟睡时缓慢悠长的鼻息,像一片一片雪花,轻轻沉落到地上。(1)文中作者围绕“雪”,回忆了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阅读第段画横线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括号里的任务。 没有想到真正的雪是这样下的。(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连下了几个小时也不停,像撕碎的鹅毛,像扯散的棉絮,像久远梦里的一次落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这样富丽繁华,又这样朴素沉静。(赏析该句中“落花”一词的妙处)(3)第段写母亲对雪“没有很好的评价”,与后文母亲在病中也要去看雪似乎矛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观点和理由。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章开头写“我”多次欲看雪而不得与母亲对雪的不甚满意的评价,欲扬先抑,使后文大雪降临、母亲看雪的情节更加真挚可感,令人印象深刻。B . 文章写母子之间的交流,虽只有寥寥数笔,却通过细腻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深沉而又含蓄的亲情。C . “像蘑菇的帽子”从积雪的厚度写出雪势之大,既形象地写出树顶积雪的形态,又暗合上文关于“童年的梦”的比喻,温馨可爱,富有童趣。D . 引用唐人张若虚的诗句,深化了关于“白”与“空白”的思考对人生的真谛只能用心领悟;既升华了主旨,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采。E . 本文写雪,由飘雪写到积雪,再写到夜晚户外的雪光,层层深入,由此自然而然转向对光阴易逝的领悟,即是对自然的描摹,也是对生命的礼赞。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7. (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从军行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 , 唯当死报君。【注】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B . 【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C . 【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D . 【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2)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3)【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描绘“秋状”时说:“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而你眼中的秋又是怎样的呢?请以“秋天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一)把题目补充完整。(二)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字数600以上。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1、1-2、1-3、1-4、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1、2-2、2-3、2-4、2-5、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3-1、4-1、4-2、4-3、4-4、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5-1、5-2、5-3、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6-1、6-2、6-3、6-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7-1、7-2、7-3、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