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一)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3375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一)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一)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一)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一)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划线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胆怯(qi) 颁发(bn) 绮丽(q) 扣人心弦(xun)B . 脂肪(zh) 哺育(b) 刊载(zi) 随声附和(h)C . 瞥见(pi) 猝然(c) 诘责(jie) 称心如意(chn)D . 教诲(hu) 惩罚(chng) 参差(cn) 杳无消息(yo)2. (2分)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外婆普tu( )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 )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 )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broken heart(极度伤心编者),丧考b( ),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A . 陀 cu ho 妣B . 陀 cu ho 比C . 坨 cu ho 妣D . 陀 cu ho 妣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无数离奇的念头,光怪陆离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B . 文正公言“读书不二”,意思是阅读也不要“见异思迁”,一本读不完,不读第二本。C . 受雾霾天气影响,远处的高楼大厦模糊不清,形成海市蜃楼奇观。D . 终日强聒不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言行相顾的人,才能做好事情。4.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等都挽不住游人。B . 请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C . 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D . 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5.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B . 举办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是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C . 旋即回头,我仿佛又瞥见了他那坚定的背影,听到了他那蕴涵深意的话语。D . 目前,全社会对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6. (2分)下列各句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 你已经交了作业,科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B . 这是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C . 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D . 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8分)7. (3分)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_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_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_8. (15分)春天到了,班级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诗词颂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留下了颂春的佳句,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将有关春天的两句诗句写在田字格内。(2)【节气报春】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下图)上面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3)【妙笔绘春】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试画家的时候常常摘取唐人诗句为画题,让应考的画家按题作画择优录用。一次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众人都画马和花,只有一人画了几只蝴蝶飞逐马蹄,宋徽宗非常满意。如果也请你选择一句与春天有关的古典诗词名句为题来画画,你有什么巧妙的构思?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9. (15分)专题和综合实践活动。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八年级某班最近围绕“长城”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一】请把你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古诗或名句写在下面,写一句。(2)【活动二】班委会决定举行“我说长城”的主题班会活动,作为主持人,请你在活动开始前准备一段简要的开场白。(3)【活动三】我们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国际长城之友协会曾向长城管理机构捐赠了30个印有“不爱长城非好汉”字样的垃圾箱。你能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吗?【活动四】八达岭长城几乎每一块砖上都刻有诸如“到此一游”的文字,故宫里的铜缸上被刻“到此一游”,美国自由女神像脚下也有中文“到此一游”5月24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称自己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该事件迅速引来网友关注与热议。25日,被证实涂鸦文物的当事学生的家长向公众道歉,向埃及方面道歉。某些国人喜欢在中外文化古迹上涂鸦,对此种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夙夜忧叹_斟酌损益_咨诹善道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徒以有先生也B . 还于旧都/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 . 以彰其咎/望其旗摩D . 以伤先帝之明/欲报之于陛下也(3)选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11. (2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旨在记录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其主题为“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聚焦于从政策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其研究目标为:阐明精准扶贫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实践的丰富过程,揭示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促进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建议。报告指出,今后要进一步拓展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空间,实现贫困人口增收。一方面,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力度,通过产业扶贫和就近就业相结合,来拓宽贫困人口灵活就业和增收的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部地区还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劳务对接工作,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贫困人口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贫困省份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强化与东部帮扶省市的劳务对接关系,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2017 年 12 月 14 日中国劳动保障报)材料二:中国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 1300 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誉。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辑、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说:“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那些极度贫困地区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在短短 30 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7 亿多人脱离贫困,是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外界评价中国政府成就时,这一点绝不容忽视”。澳大利亚商务论坛主席埃文斯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说,在减贫脱贫方面,“中国是个英雄”。“贫困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形式,古今中外的众多事实证明,市场无法解决不平等问题,所以政府干预是必须的。”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减贫脱贫成就举世瞩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脱真贫、真脱贫,这个提法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彻底摆脱贫困,不会返贫:二是不仅仅指收入上升,而且要保证群众生活质量,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都得到根本性改善,从而真正过上美好生活。他说: 这一要求是对扶贫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全球减贫、实现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7 年 10 月 23 日人民日报)材料三:我国 2013 年 11 月提出的精准扶贫,关键词聚焦在“精准”二字。当前如何做到精准,运用好大数据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以用得上的大数据类别包括气候数据、地理数据、人口数据、价格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音频数据、交通数据、互联网搜索数据、生命科学数据等。合理运用好大数据,能够为精准扶贫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通过科学分析气候和地理数据,我们能精准判断在特定地区、特定地貌、特定环境下的农村适合种植什么作物。采集当地和全国性报章杂志等文本数据和广播电视农技节目的音视频数据,能归纳出近几年公众媒体对于某些经济作物的推广报道偏好,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农作物。通过互联网关键词搜索数据进行舆情分析,能精准判断未来市场对于某些农产品的需求走势、市场分布、价格区间、品类标准、包装喜好等市场因素,从而按照市场需求精准生产。将大数据与传统社会经济统计学分析模型相结合,能给农业生产绘出一幅更具慧眼的智能地图,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脱贫的质量。(2018 年 1 月 3 日浙江日报)材料四:科学评估助力精准扶贫。减贫脱贫成效如何,既要用数字说话、善于运用第三方评价,更要看到老百姓的实际脱贫成效。运用大数据对减贫脱贫进行评估是把双刃剑,有的评估指标过分依赖数字,反而有失准确性。比如,评估一户人家是否脱贫,有评估机构全用数据去评估:每人四季衣服应有多少件?鞋子多少双?粮食多少斤?床有几张?引起一些村民的反感。用好第三方评估这一新生事物,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应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中央相关部门不久前表示, 要建立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推进信息共享,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填表报数和检查评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互联网+脱贫”时代,应积极搭建贫困农民办事不出门、卖货在网上的“互联网+脱贫”新模式。贫困地区的政府应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农产品销路。用扶贫数据平台实现扶贫的精准,让扶贫对象与帮扶部门的信息实现精准到人,让扶贫进入、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实现适时动态监测,支持互联网企业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和参与,鼓励地方政府在“互联网+脱贫” 领域的尝试和创新。(2018 年 1 月 2 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真贫、真脱贫”,既要搞好精准扶贫脱贫的顶层设计,又要聚焦于从政策到实践的转化过程。B . 中国精准扶贫在短短30多年间,就使7亿多人脱离贫困,创造了人类贫困斗争的奇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C . 合理运用好大数据,能精准判断农村适合种植的作物,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作物,精准判断市场需求从而进行精准生产。D . 在“互联网+脱贫”时代,精准扶贫要支持互联网企业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和参与,鼓励地方政府在 “互联网+脱贫”领域的尝试和创新。(2)读(材料一)中(甲)(乙)两个图表,得出两条结论。 (3)请完成下列问题。 理解(材料一)中划线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含义。为什么说“运用大数据对减贫脱贫进行评估是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分析。(4)(材料三) 当前如何做到精准,运用好大数据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文中划线词“一些”能否删去?为什么? (5)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精准扶贫取得成就的原因。 12.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天的黄昏丁立梅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单调的歌声,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1)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说说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 (3)文章第六,七自然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六自然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 (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它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也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长为一棵大橡树。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根据材料内容,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所写文章的立意角度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8分)7-1、8-1、8-2、8-3、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9-1、9-2、9-3、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0-1、10-2、10-3、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2-4、12-5、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