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周(12月)测试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6296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周(12月)测试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周(12月)测试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周(12月)测试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周(12月)测试A卷一、 基础知识 (共6题;共24分)1. (8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故园渺何处?_。(韦应物闻雁)(2)临风一唳思何事?_。(白居易池鹤)(3)_,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4)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5)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6)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7)俱怀逸兴壮思飞,_。(李白_)(8)_,病树前头万木春。(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辽宁舰官兵xin sh_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g j_,真令人惊讶。在这种r m sn fn_的审视之下,谁都无法遮遮掩掩。若不是mio shu u d_,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3. (3分)下列作家全是“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A . 杜甫 王安石 杨万里B . 韩愈 柳宗元 苏轼C . 韩愈 孟浩然 李清照D . 白居易 辛弃疾 苏轼4. (3分)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 , 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B . 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C . 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分道扬镳 , 各奔东西了。D . 从高空俯视黄山,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人们怎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5.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B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C .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D . 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6. (3.0分)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学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1)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的目的。示例: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项目:_目的:_(2)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你在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颁奖典礼上,面对着全校师生,你要发表一番感言。(50个字左右)二、 阅读 (共4题;共46分)7. (10.0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岁:岁月B . 不必若余之手录 若:像,如同必C . 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拜见之D . 言和而色夷 和:谦和(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B .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C . 自谓少吋用心于学甚劳D .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和生活衣食无忧,与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B . 作者以“岂他人之过哉”这一反问句式,鲜明地表达观点,显示出不容置疑的力量。C . 因为马生和作者是同乡,且学习勤奋刻苦,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生。D .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一句表明作者担心世俗之人对自己的歪曲,从反面强化了本文的主旨。8. (1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走出地平线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四周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了。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见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全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就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叶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感谢了。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作者贾宝泉,有改动)(1)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 (2)作者所说的“周遭的地平线”是怎样形成的?下面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地平线的形成,既有地理的原因,又有视觉和心理的原因。B . 地平线原来并没有,是一种视觉效果,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C . 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居高临下”,形成了地平线。D . 地平线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天和地这两个大圆自然重合的结果。(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两次写儿时追赶地平线有什么用意。 (4)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5)为什么说“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下面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以地平线形成的“圈子”为喻,说明人是有局限的,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超越自我。B . 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局限性,然后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新的境界。C . 这个“圈子”是不确定的,随着视野的延展,“圈子”会扩大,但它永远存在。D . 自己“周遭的地平线”是一个“圈子”,认识到了它,才能突破心理上的地平线。(6)下边的诗句中可以用来揭示本文主旨的两项是( ) A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C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D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E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9. (10.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肤色的奥秘我们知道,肤色越深,越能保护我们免受阳光灼伤,因为皮肤中决定肤色深浅的是黑色素,它能够吸收和弥散太阳光中的紫外光。但是人的皮肤变黑首先并非是为了阻止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从进化过程分析,早期人类变得较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阻止一种人体必需的叫做叶酸的营养抽质的分解。叶酸对人的血液生成、细胞分裂和生成、神经功能都具有重要作用。不过,叶酸的生物重要性是与紫外线敏感性联系在一起的。研究人员证明,当身体较长时间暴露于长波紫外线时,体内的叶酸就会分解。由此可以得知,黑色素并不仅仅是使皮肤免受阳光灼伤,而黑色素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避免叶酸减少。所以,可以推测,人类在撒哈拉沙漠的祖先首先需要的是抵御阳光的照射而招致的体内叶酸的分解。于是体内就有黑色素的生成来屏蔽阳光,人类的肤色就慢慢变黑了。为了用事例证明这个假说,美国科学家使用了国家航空航天局用卫星拍摄的由光谱测定仪测得的所有臭氧屏图谱,描制了全球各地的紫外线密度和相应的85%的当地人群肤色模式图。结果正如预先的估计一样,紫外线与肤色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仔细分析紫外线的季节变化,也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在紫外线最强的夏季,人的皮肤并不是最黑,相反在秋季和冬季人的皮肤最黑。这些科学家研究后解释,在热带地区以外,冬季的阳光并不直接损害皮肤,但是长波紫外线能穿透地球大气层,而叶酸对长波紫外线特别敏感,也就最客易受到损害。因此,在冬季人体内产生的黑色素最多,以保护叶酸不受破坏。随着黑色素的大量产生,冬季人的肤色反而最黑。这个发现极大地证实了紫外线与叶酸的关系。但是人的皮肤为什么不越黑越好?科学家推测,这一切与维生素D3有关。维生素D3的功能是帮助人体吸收钙,并使钙沉积到骨髓中。如果维生素D3不足,将导致佝偻病,甚至更坏的结局。而维生素D3的产生一是靠自身合成,二是靠食物摄取。自身合成途径需要紫外光,通过紫外光对皮肤的照射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后,人体就能制造维生素D3。因此,人体要节制黑色素的产生,以避免黑色素屏蔽紫外光。为了检验假说,美国研究人员再次使用航空航天局的资料来验证,并得以证实。这样,黑色素在保护叶酸和制造维生素D3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而在要不要黑色素的问题上,人体采取中庸手段进行调和与平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地球上最北部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头发是金黄色的。由于这些地区的人身体很少接触阳光,他们必须最大限度地通过头部来吸收阳光,而淡色的头发比黑色头发更能让阳光穿过头盖骨,因此通过上万年的进化,这些地区人们的头发就变得金黄甚至是白色。(1)第段举北部国家的人头发是金黄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黑色素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灼伤。冬季的阳光直接损害皮肤,所以冬季人体内产生的黑色素最多,肤色也最黑。(3)文中出现的“研究人员证明”“科学家研究后解释”“科学家推测”这些文字,具有怎样表达作用?(4)黑色素是怎样来决定人的肤色的?根据文意,简要回答。10. (10.0分)名著阅读。(一)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二)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良宁的光滑枪身,指头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抽出手枪来,大声对自己说:“谁能想到他会有今天哪?”枪口轻蔑地对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着说:“朋友,这是假英雄!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杀死自己!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1)材料(一)出自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节选的故事情节可概括为_。(2)材料(二)中的“他”指_,他选择自杀的原因是_三、 作文 (共1题;共50分)11. (50分)写作:阅渎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题目:这事真让我_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四、 附加题 (共3题;共10分)12. (2分)请你根据下面谈话内容,给市盐务管理局写一封为食盐配上健康说明的建议书。要求:内容简明,语言得体,150字左右。胡爷爷:唉!现在超市里盐的品种真多,都搞不灵清买哪种盐好了。关奶奶:是呀。我家老头子甲状腺不太好,也勿晓得该吃哪一种,就怕吃错了对健康不利。董爷爷:嗯,要是盐也能像药品一样,在包装上有一些健康方面的说明内容就好喽。13. (2分)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 ,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 各种机遇从眼前滑过 。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14. (6分)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一单元是描写战争的,请写一句宣传语,表达我们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愿,要求20字以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6题;共24分)1-1、1-2、1-3、1-4、1-5、1-6、1-7、1-8、2-1、3-1、4-1、5-1、6-1、6-2、6-3、二、 阅读 (共4题;共46分)7-1、7-2、7-3、8-1、8-2、8-3、8-4、8-5、8-6、9-1、9-2、9-3、9-4、10-1、10-2、三、 作文 (共1题;共50分)11-1、四、 附加题 (共3题;共10分)12-1、13-1、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