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5966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息二则 学 科语文年 级八年级授课教师 时 间课 题消息二则计划学时2重难点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难点:1.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尝试新闻写作。课 标要 求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消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形式。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情感目标:1.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2.认识渡江胜利与解放南阳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课 时目 标1.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2.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简洁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教 法合作探究学 法朗读、小组合作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文分析1、 标题:简洁、概括 。其中 “百万”、“横渡” 二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2、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新闻六要素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 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 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二、合作探究,生成能力1.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真实性)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 (及时性)开头的括号部分是什麽内容?是“电头”部分,交待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你能概括这则新闻的中心吗?这篇新闻,气势磅礴,全面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役,这是中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这一历史,让我们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第一组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第二组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小结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新闻两则所报道的大军渡江和渡江战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教学反思因新闻两则是放在了战争题材的单元,所以还得落实战争主题。可是我在教学时,特别重视新闻的结构和特点,而忽略了单元主题。只是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填写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成功横渡长江之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充分表现解放军的伟大精神和高贵品质的词语,学生都能说出“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这两个成语。却不能进一步理解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创作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和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另外,“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结果,又是另一个过程的起点。”所以一定要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往,我比较注重这个问题,但教学这篇课文时,只在第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全班只有翁萱彤发现这篇文章开头部分有“电头”,而其他文章却没有,问我为什么?我拿报纸来给她看,并顺便引出“新闻”的文体结构来。而其他课时,都在赶任务,没给时间让学生质疑,落下遗憾。现在,仔细反思,我们老师不要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而不敢放手,也不要因为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浪费时间而耽误教学任务,其实学生正是在经常的质疑中不断成长、成熟起来的,而教师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与碰撞,对老师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教学,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管你准备得多充足,设计得多完美,总会留下不足,落下遗憾。也正是一次次的不足和遗憾,再一次次地反思与实践,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一点一点地提高,我们老师的专业也在慢慢地成长,这,就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