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9.1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5278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 9.1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9.1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9.1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包括“基本国情”、“区域特色”、“中国与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本章没有具体对应的课程内容,但它是中国地理部分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区域特色。【教学难点】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3、四季的形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我们知道中国是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的国家,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人说:中国这只沉睡的东方雄狮醒来了,你认为对吗?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课件展示:美丽中国的图片【讲授新课】探究活动一:基本国情教师:阅读课文和下列资料,分小组讨论归纳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你知道中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自然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 人文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和人均经济量较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探究活动二:区域特色读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图,回答问题: (1)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2)想一想,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哪些突出优势?(3)说一说,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1)我国的这5个经济特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口和岛屿;最先对外开放的区域;(3)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处于我国经济的核心区域。教师:观察地图,想一想,中国沿边地区发展经济有何突出优势?课件展示: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1)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国家开放陆地边境口岸,利于与邻国开展边境贸易。教师:找出重庆、宜昌、岳阳、武汉、黄石、九江、芜湖、南通等8个城市,议一议,它们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并具备哪些发展优势?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这些城市都位于长江干流沿岸地区;发展优势: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等。探究活动三:中国与世界结合下列资料,说一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何特点?材料一: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上的排名(xx年,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30多年来,中国积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迅速,许多经济指标居世界前列,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教师: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物,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奥委会、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结合上述资料及图片,说一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全球化指数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探究活动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读课本P109“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分组讨论:1.举例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怎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青少年学生能为可持续发展做点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1.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因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们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该做到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等等。3.青少年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宣传;献计献策;做力所能及的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教师:通过前面所学,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xx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与居世界第1位的美国相比,尚存在着显著差距。中国人均GDP居世界第121位。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目前,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气储量不到世界人均的1/10,人均主要金属储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4,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单位产值的能耗,约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的4倍和日本的6倍。中国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仍很突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等加强。(1)说一说,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资源量较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等基本国情。(2)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积极发展科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建 基本 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设 国情 幅员辽阔永 人口众多续 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很少发 沿海经济迅速发展展 区域 沿边对外贸易潜力巨大的 特色 黄河、长江流域横贯东、中、西部美 中国与 新中国建设成就巨大丽 世界 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章没有具体对应的课程内容,但它是中国地理部分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