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的发病机制和护理.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52748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尿管结石的发病机制和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输尿管结石的发病机制和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输尿管结石的发病机制和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尿管结石护理查房 单县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讲人 何如2015 06 2216 00 主要学习内容 责任护士汇报病历泌尿系结石简介概述病因预防及护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措施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主要的护理问题健康教育 患者基本情况 徐某女性17岁学生本地人ID 15023910患者因右腰腹部疼痛十六小时于10 22入院 入院诊断 右输尿管结石 体温37 脉搏72次 分呼吸15次 分血压130 85mmHg神志清楚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 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双肺叩诊呈清音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 心律72次 分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 左侧腰部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肝脾区无叩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4次 分 10 23 10 24体温38 7 10 25体温正常 五方面 1 饮食 普食 2 休息与睡眠 每晚有7小时以上睡眠 易醒 3 排泄 大 小便正常 4 自理情况及保健措施 平时生活无需他人照顾 现需要他人照顾 5 嗜好 无烟酒及其他嗜好 心理社会对疾病的认识 缺乏一定的认识 患者的情绪反应比较稳定 人际关系良好 家庭关系和睦 社会支持系统一般 丈夫陪伴 经济情况 良好 于2015 6 18 70 3在硬麻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于10 安返病室给与监护 吸氧 导尿 禁食 输液加抗生素治疗 一 结石简介1 结石 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结石较大者难以排出 故多留滞而致病 结石的成份因较为复杂 常见的因素有饮食不当 情志内伤 服药不当 以及体质差异等方面 2 尿石症 是肾 输尿管 膀胱及尿道等部位结石的统称 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 泌尿系结石多数原发于肾脏和膀胱 输尿管结石往往继发于肾结石 3 结石的成分 经临床观察发现 含钙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类型 约占全部泌尿系结石的70 80 目前 仅有少数含钙结石病例能明确其病理病因 而大多数含钙结石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按结石化学成分可分为含钙结石 感染结石 尿酸结石 胱氨酸结石四类 含钙结石可分为 单纯的草酸钙 和磷酸钙 以及除草酸钙还有少量的尿酸 感染结石主要成分是磷酸镁铵和羟磷灰石 尿酸结石成分可分为 尿酸 尿酸胺或除上述成分外还含有少量的草酸钙 胱氨酸结石可分为 纯胱氨酸或含有少量草酸钙成分 4 结石病因 正常尿内晶体饱和度和晶体聚合抑制因子的活性两者处于平衡状态 一旦由于某种因素破坏了这种平衡 不管是前者饱和度过高 或是后者活性降低 均可引起尿内晶体聚合 导致尿石形成 二 概述输尿管结石90 以上来源于在肾脏 而原发输尿管结石比较少见 在过去几十年里 因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结石形成机制的不断深入认识和药物治疗结石的进展 整个泌尿系结石治疗领域出现了鲜明特点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 输尿管镜取石术 URSL 等新技术陆续出现 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 三 病因 1 年龄 20 50岁是上尿路结石发病的高峰年龄 2 性别 男3 女1原因是男性尿钙 草酸和尿酸的排泄比女性多 女性一方面是尿道较宽 较短 不易发生尿滞留 另一方面雌激素能增加尿中枸橼酸排泄 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3 种族遗传 一般认为黑人患泌尿系结石的人少 有人认为黑色皮肤可以保护人体少受紫外线的照射而减少维生素D的生成 也有人注意到黑人尿钙和尿磷都比较低 可能也是结石患病率低的原因 近年来陆续有人发现尿钙增高的病人有家族性 并认为这种家族性特发性高钙尿症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4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可以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 结石病夏秋季节发病多 冬春季发病少 原因是夏季温度高容易出汗 体液散失多导致尿液减少 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相对较长 每日仅排出很少量的尿液 尿液浓缩 从而导致结石盐的过饱和 易容易产生结石 5 饮食习惯 如菠菜 西红柿 芹菜 豆腐 巧克力 浓茶中草酸含量较高 豆制品 糖 肉类中钙含量较高 过多人食用以上食物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增加 6 职业 在高温下工作容易患结石病 例如 厨师 炼钢工人 因为与环境温度高 出汗多 导致尿液浓缩有关 室内工作者体力劳动少 尿液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外科医生由于经常出汗 脱水 不能正常排泄饮食不规律 导致比正常人发病率明显增高 7 身体的代谢异常 尿路的梗阻 感染 异物和药物的使用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 四 输尿管解剖特点 1 输尿管有三个狭窄 1 第一个狭窄位于肾盂 输尿管交界处 输尿管起始部 2 第二个狭窄在输尿管越过髂血管处 小骨盆入口处 3 第三个狭窄在输尿管 膀胱交界处 膀胱入口处 结石易滞留或嵌顿在这三个狭窄处 2 输尿管内径特点 自上而下由粗变细 故输尿管下三分之一处是最常见发生结石的部位 五 预防及护理 每日进水量2000 3000毫升 炎热夏季增加到4000 5000毫升 大汗后还得增加 至少保持每日有2000毫升以上排尿量 可采用磁化水饮用 该水容易瓦解结石 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品 例如猪肝 鸡蛋 以及新鲜白菜与水果 少吃含钙丰富食物例如海带 黑木耳 豆类 苋菜 牛奶 芹菜 紫菜 海鳗 咸萝卜 南瓜子 干红枣等 少吃含草酸丰富食物 例如菠菜 芹菜 可可 咖啡 甜菜 草霉 橘子 白薯 红茶等 少吃容易引起尿酸盐 胱氨酸 黄嘌吟增多的食物 例如动物内脏 海产品 豆角 花生等 六 临床表现 1 疼痛 中 上段输尿管结石停留在特定区域无移动时 常引起梗阻和肾积水 腰部可出现胀痛 压痛及叩痛 当结石移动时 可出现典型的输尿管绞痛 下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位于下腹部 并向同侧腹股沟放射 2 血尿 约90 的患者可出现血尿 而其中10 的为肉眼血尿 3 感染与发热 结石引起梗阻导致继发感染引起发热 4 恶心 呕吐 输尿管与胃肠道有相同的神经支配 所以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常引起强烈的胃肠反应 5 排石 患者以排尿时发现结石为主诉就诊 七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血液分析 尿液分析2 B超检查3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 逆行肾盂造影 八 护理措施 术前1 按泌尿外科术前常规护理 2 完善相关各项检查 静脉注射肾盂造影 IVP CT扫描 B超等 了解结石的位置 肾脏积水情况及对侧肾功能 二 术后1 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 1 心理护理 术后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 解释术后恢复过程 术后疼痛 胃肠功能不全 各种引流管的安放都为暂时性的 若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加快康复 2 饮食护理 由于手术 麻醉的原因 胃肠道功能恢复一般为48 72小时 肛门未排气时 应禁食 静脉补充营养 待肛们排气后 从流质逐渐到普通饮食 并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 合理安排饮食 3 体位 推管内阻滞麻醉者 应去枕平卧6 8小时 以防脑脊液外渗而致头痛 全身麻醉尚未清醒者 取平卧位 头转向一侧 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 如血尿症状轻者 可采取半坐卧位 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4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定时监测T P R BP 因二氧化碳气腹的建立对心 肺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故全麻下腹腔镜术后的病人 应密观面色 呼吸等情况的变化 导尿管引流情况术后常规放置导尿管 一般术后1 3天可见肉眼血尿呈淡红色 于术中输尿管机械损伤有关 经常挤压导尿管 松动碎石及小血块 防止阻塞导尿管 准确观察记录尿量及颜色 保持引流通畅 2 留置双J管的护理及观察 1 血尿 双J管上 下端盘曲且随体位改变而上下活动 易引起肾盂 膀胱粘膜轻度损伤出血 术后3天血尿逐渐减轻 活动后增加 若突然出现鲜红色尿液或肾区胀痛及腹部不适等症状 应及时通知医生 检查是否存在双J管滑落 上下移动或尿液中沉淀物 粘液 血块阻塞双J管 2 尿液反流 若出现尿液引流不畅 患者诉置管一侧腰部胀痛不适 应警惕尿液通过双J管反流至肾脏 及时通知医生 3 术后腹部平片确定双J管位置 九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输尿管损伤穿孔 为术中置入导丝或输尿管镜不慎可引起 放置双J管可预防梗阻或穿孔的恶化 一般不需手术处理 但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2 双J管移位 为患者过于激烈活动所致 3 感染 术中逆行操作 双J管梗阻 位置不正确及尿液引流不畅易引发感染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有无膀胱刺激症或肾盂肾炎症状 尿道口有无脓性分泌物 监测体温 血 尿常规及尿培养结果 4 导尿管滑脱 十 主要护理问题 1 疼痛与疾病 排石过程有关 2 舒适度改变与手术打击 术后管道牵拉等有关 3 焦虑恐惧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担心预后有关 4 排尿形态障碍与结石梗阻引致尿频 尿急 疼痛或留置尿管有关 5 潜在并发症出血 感染 尿外渗等 6 知识缺乏与患者缺乏疾病预防及治疗知识有关 7 部分生活自理缺陷与疾病 手术有关 十一 健康教育1 避免食用含钙及含草酸量高的食物 如牛奶 浓茶 菠菜等 宜食用粗纤维丰富的食物 2 保持精神愉快 心情开朗 多休息 注意劳逸结合 3 多饮水 养成及时排尿习惯 4 避免四肢及腰部同时伸展 突然下蹲及重体力劳动 5 术后一月到医院复诊 拔出双J管 6 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 7 出院后如发现排尿不畅 有血尿 发热等不适 应及时来院就诊 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