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4926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 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C 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 D 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3t+2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2s内的位移是10m B 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4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m/s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 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4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 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B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小圆柱体当A静止时,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B受到绳的压力是() A 5N B 10N C 5N D 10N6如图所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各段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以判定() A 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 B 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 C 小球始终向前运动 D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7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1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B 0t3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C 在t1时刻,实际加速度一定小于 D 在t3t4时间内,自行车的速度恒定8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A 20 m B 24 m C 25 m D 75 m9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 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C 前3s内的位移是6m D 3s末的速度是4m/s10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 出发时B在A前3m处 C 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不可能再相遇 D 运动过程中B 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1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绳上的拉力将()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12如图甲所示,一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所受水平拉力F在2s时间内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B 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 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 水平拉力F的最大功率为5W13如图所示,登山者连同设备总重力为G,若某时刻缆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登山者手拉缆绳的力大小也为G则此时登山者脚对岩石的作用力() A 方向水平向右 B 方向斜向右下方 C 大小为Gtan D 大小为Gsin14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根固定的水平横杆,横杆左端固定的轻杆与竖直方向成角,轻杆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一小铁球,当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角,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 B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向上 C 小车可能以加速度gtan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D 小车一定以加速度gtg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1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1)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与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图2各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16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cm则:(1)打下B、C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vC=;小车的加速度a=三、计算题17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1)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x;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3)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118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该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2.0m,第5s内和第6s内的位移之和为11.2m求:(1)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该质点在第6s内的位移大小19如图所示,倾角a=60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1kg的物体,用k=100N/m的轻弹簧平行于斜面拉着,物体放在PQ之间任何位置都能处于静止状态,而超过这一范围,物体就会沿斜面滑动若AP=22cm,AQ=8cm,试求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20在平直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平行同向行驶,A车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B车行驶到A车前12.5m时关闭发动机,B车以大小为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从此时需多少时间A车可追上B车?河南省洛阳市伊川二高xx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 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C 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 D 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考点: 平均速度;质点的认识;位移与路程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通过某段位移时的速度叫平均速度解答: 解:A、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相等,例如竖直上抛后再返回时,故A错误B、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故B错误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但速度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分,故C错误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是概念题,只要理解了概念就一定会做,故要熟记并理解概念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3t+2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2s内的位移是10m B 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4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m/s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x=3t+2t2,分别求出质点在前2s内与前1s内的位移,再求出第2s内的位移求出前3s内的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前3s内的平均速度将x=3t+2t2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对照得到初速度v0和加速度a,由推论x=aT2,研究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根据加速度的意义研究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解答: 解:A、根据关系式x=3t+2t2,得到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x2=32+222(m)=14m,前1s内的位移x1=5m,则第2s内的位移是x=x2x1=9m故A错误 B、根据关系式x=3t+2t2,得到质点在前3s内的位移x3=33+232(m)=27m,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故B错误 C、将x=3t+2t2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对照,得到初速度v0=3m/s,加速度a=4m/s2由推论x=aT2,得到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x=412m=4m故C正确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v=at=41m/s=4m/s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及对加速度的理解能力,常见题型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 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考点: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专题: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 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第二,接触面不光滑;第三,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弹力是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这里指的是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时的相互作用力;将拉力按照作用效果正交分解后,结合运动情况和摩擦力和弹力的产生条件对木块受力分析,得出结论解答: 解:物体一定受重力,拉力F产生两个作用效果,水平向右拉木块,竖直向上拉木块,由于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必有摩擦力与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即一定有摩擦力,结合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知则必有支持力,因而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 对物体受力分析通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同时本题还要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分析4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 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 (1)该题的临界状态是当mAg=mBgsin时,沿斜面方向列平衡方程解得摩擦力f=0,分析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要把B和C看做一个整体,则整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及绳对整体斜向上的拉力,将斜向上的拉力分解为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的分力由于水平向右的分力的存在,故应有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故C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3)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由平衡条件知:水平地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B、C的总重力减去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解答: 解:A、对物体B:当mAg=mBgsin时BC间摩擦力为0故A错误B、BC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斜向右上方的绳的拉力,而绳的拉力可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分力和水平向右的分力由于BC静止由平衡条件知必有水平面对C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拉力的水平分力平衡所以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不可能为0,故B错误C、由对B项的解析知:C正确故C正确D、对BC整体而言,由于拉力有竖直向上的分力,故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BC的总重力减分力所以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不等于BC的总重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 该题着重考察学生对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应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整体法隔离法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极易做错5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B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小圆柱体当A静止时,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B受到绳的压力是() A 5N B 10N C 5N D 10N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 以与小圆柱体接触的那一小段绳子为研究对象,运用力的合成将两个拉力合成即可解答: 解:以与小圆柱体接触的那一小段绳子为研究对象,受两个大小相等的拉力以及支持力N,如图由于F1=F2=10N,且夹角为120,故F=10N因而物体对圆柱体的压力为10N;故选B点评: 本题中要注意同一根绳子的张力处处相等,故绳子对圆柱体的压力斜向左下方6如图所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各段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以判定() A 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 B 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 C 小球始终向前运动 D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 物体在奇数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偶数秒内沿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偶数秒末速度为零,周而复始做单向直线运动解答: 解:由图:物体在奇数秒内,合力恒定不变,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偶数秒内力反向,由于惯性,物体仍沿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偶数秒末速度为零,周而复始做单向直线运动故C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物体在周期性外力作用运动,往往分析一个周期内物体的运动情况,再周期性重复7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1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B 0t3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C 在t1时刻,实际加速度一定小于 D 在t3t4时间内,自行车的速度恒定考点: 平均速度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由斜率的大小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在vt图象中,位移大小等于所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由“面积”大小分析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与实际位移位移的大小,根据公式=分析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与实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在t3t4时间内,虚线平行于t轴,速度不变,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解答: 解:A、在vt图象中,位移等于所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0t1时间内,虚线所对应的位移大于实线所对应的位移,由=分析知,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属于0t1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故A正确;B、0t3时间内,虚线所对应的位移和实线所对应的位移无法比较,所以即0t3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与无法比较,故B错误;C、如图所示,t1时刻,实线上A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实际的加速度,由图可知,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小于实际加速度,所以在t1时刻,实际加速度一定大于故C错误;D、t3t4时间内自行车先减速后加速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对速度图象的理解能力,关键抓住图象的两个数学意义理解其物理意义:“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8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A 20 m B 24 m C 25 m D 75 m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和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判断物体到停止的时间,从而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6s内的位移解答: 解: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得: x2x1=aT2得 a=2m/s2根据第1s内的位移:,代入数据得,9=v01+,解得v0=10m/s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t0=s=5s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为 x=m=25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要注意判断汽车的运动状态,知道刹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不能再用运动学公式,是道易错题9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 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C 前3s内的位移是6m D 3s末的速度是4m/s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由公式求解第3s内的平均速度第3s内位移等于前3s内与前2s内位移之差,根据位移公式列式,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求出前3s内的位移和3s末的速度解答: 解:A、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m/s=3m/s,故A正确;B、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x=,得:a=1.2m/s2,故B正确;C、前3s内位移为:x3=,故C错误;D、3s末的速度是v=at3=1.23=3.6m/s,故D错误;故选:AB点评: 本题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问题,也可以通过图象研究10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 出发时B在A前3m处 C 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不可能再相遇 D 运动过程中B 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 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线的斜率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 解:A、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3s末A的位移为6m,B的位移为3m此时两个物体相遇,知两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出发时B在A前方3m此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知3s后两物体不可能再相遇故A错误,B、C正确D、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因为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则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BC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1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绳上的拉力将()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考点: 向心力;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决定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在力学中,有这样一类问题:一个物体(质点)受到三个共点力(或多个共点力但可以等效为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一个力变化引起其它力的变化,需要判定某些力的变化情况,或确定其极值它的求解方法对其他矢量的分析同样适用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其中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拉力大小与方向都变,可用作图法分析解答: 解: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如图其中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支持力方向不变,拉力大小与方向都变,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由图象可知,G1先变小后变大,G2变小又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G1=FG2=N故拉力F先变小后变大;故选D点评: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其中有一个力是恒定的(大小、方向均不变,一般多为物体的重力G);另一个力的方向(或大小)始终不变(支持力),第三个力(拉力)大小和方向都可能变化当第三个力与第二个力垂直时,第三个力最小值找出了这一规律,运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解都比较方便了12如图甲所示,一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所受水平拉力F在2s时间内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B 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 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 水平拉力F的最大功率为5W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判断物体的加速度变化,结合速度的正负值判断2s内运动的方向是否改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解答: 解:A、01s内和12s内的加速度方向不同,故A错误;B、12s内,mg=ma2,据图丙可得:a2=1m/s2,可得=0.1,故B正确;C、02s内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D、1s末拉力F的功率最大,此时P=Fv=101W=10W,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到第二定律与速度时间图线的综合,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13如图所示,登山者连同设备总重力为G,若某时刻缆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登山者手拉缆绳的力大小也为G则此时登山者脚对岩石的作用力() A 方向水平向右 B 方向斜向右下方 C 大小为Gtan D 大小为Gsin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 先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出岩石对人的作用力方向,并列方程求出该力的大小,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登山者脚对岩石的作用力解答: 解:以登山者为研究对象,他受到重力G、岩石对人的作用力N和缆绳的拉力T,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知:岩石对人的作用力与人的重力和缆绳的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岩石对人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左上方,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登山者脚对岩石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下方由力的合成法得:N=2Gcos(180)=2Gsin=Gsincos故选:B点评: 对于共点力平衡问题,关键要正确分析受力情况,再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列式研究,本题运用合成法比较简洁,也可以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14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根固定的水平横杆,横杆左端固定的轻杆与竖直方向成角,轻杆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一小铁球,当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角,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 B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向上 C 小车可能以加速度gtan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D 小车一定以加速度gtg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 先对细线吊的小球分析进行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对轻杆固定的小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得出轻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加速度方向求出,但速度可能有两种,运动方向有两种解答: 解:A、B、对细线吊的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ma,得到:a=gtan对轻杆固定的小球研究设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ma因为a=a,得到=,则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故A错误,B正确C、D、小车的加速度a=tan,方向向右,而运动方向可能向右,也可能向左故C错误D错误故选:B点评: 绳子的模型与轻杆的模型不同:绳子的拉力一定沿绳子方向,而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轻杆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可根据牛顿定律确定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1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1)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C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与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图2各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C考点: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 实验题分析: 在实验中使用一根弹簧秤拉细线与两根弹簧秤拉细线的作用效果要相同(即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而细线的作用是画出力的方向,弹簧秤能测出力的大小因此细线的长度没有限制,弹簧秤的示数也没有要求,两细线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但拉弹簧秤时必须保证与木板平面平行解答: 解:(1)A、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出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A错误;B、两细线拉橡皮条时,只要确保拉到同一点即可,不一定橡皮条要在两细线的夹角平分线上故B错误;C、在拉弹簧秤时必须要求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否则会影响力的大小故C正确;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故D错误;故选:C该实验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出的合力,而F是通过实际实验得出的,故F应与OA在同一直线上,而F与F1、F2组成平行四边形,故只有AC符合题意;故选:AC故答案为:(1)CAC点评: 只要真正掌握了实验原理就能顺利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而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都与实验原理有关,故要加强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掌握16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cm则:(1)打下B、C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0.5m/s、vC=0.7m/s;小车的加速度a=5.0m/s2考点: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 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 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可知C点的瞬时速度为:vB=0.5m/svC=0.7m/s由题意可知x=aT2,其中x=0.8cm,T=0.04s,带入数据解得:a=5.0m/s2故答案为:(1)0.5m/s,0.7m/s5.0m/s2点评: 本题借助实验考查了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的应用,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加强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技能三、计算题17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1)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x;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3)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1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飞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已知加速度、初速度,分析着陆到停止运动的时间,然后求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x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位移公式求位移解答: 解:(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a=6m/s2 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t= 故飞机12s内滑行的位移为10s内滑行的位移,得 x=300m 由平均速度v=30m/s (3)由(1)的分析可知飞机滑行10s停止运动,则静止前4s, 此时的速度v1=v0+at=60m/s+(66)m/s=24m/s 故由v2v12=2ax1 可得x1=48m答:(1)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为300m 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 (3)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为48m点评: 第3问,也可以用逆向思维求解,即汽车的运动倒过来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位移公式求静止前4s的位移:x1=48m18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该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2.0m,第5s内和第6s内的位移之和为11.2m求:(1)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该质点在第6s内的位移大小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0.5s和5s末的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6s内的位移解答: 解:(1)物体在0.5s时的瞬时速度物体在5s末的瞬时速度,则物体的加速度a=物体在第6s内的位移x=答:(1)物体的加速度为0.8m/s2该质点在第6s内的位移大小为6m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19如图所示,倾角a=60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1kg的物体,用k=100N/m的轻弹簧平行于斜面拉着,物体放在PQ之间任何位置都能处于静止状态,而超过这一范围,物体就会沿斜面滑动若AP=22cm,AQ=8cm,试求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 摩擦力专题分析: 由题,当物体位于P点时,将要向上运动,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达到最大当物体位于Q点时,物体将向下运动,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达到最大根据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列方程求解最大静摩擦力解答: 解:P、Q两点应是静摩擦力最大的两个临界位置,在P点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fm=F1mgsin 在Q点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fm=F2+mgsin 设弹簧的原长为x,有:F1=k(0.22x) F2=k(x0.08)联立得:2Ffm=F1+F2=k(0.220.08)所以Ffm=1000.14 N=7 N答: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7N点评: 本题是物体平衡中临界问题,当两物体间恰好发生相对运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是常用的临界条件20在平直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平行同向行驶,A车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B车行驶到A车前12.5m时关闭发动机,B车以大小为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从此时需多少时间A车可追上B车?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解得B车停车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确认在B停车前还是停车后追上,再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解解答: 解:当B刹车做匀减速运动时,B车的平均速度vA,所以A车在B车停止运动后追上B车此过程中B车的位移所以A车追上B车时A车的位移xA=xB+12.5m=50m所以A车追上B车所用时间答:A车需10s时间追上B车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握B车做匀减速运动,一是要注意加速度的取值二是要注意B车运动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