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元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4828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元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元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元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生物元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如图,U形管R端装有蛋清溶液,S端内为清水,并用一半透膜(X)隔开。向S端加入双缩脲试剂,预计一段时间后()A S端呈紫色,液面高于R端B S端呈蓝色,液面低于R端C R端呈蓝色,液面高于S端D R端呈紫色,液面低于S端2.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是()前期动物细胞中心体参与纺锤体的形成,而高等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没有中心体参与中期动物细胞的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植物细胞无此现象后期动物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植物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植物细胞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不形成A B C D 4.氧的浓度会影响细胞呼吸。在a、b、c、d条件下,底物是葡萄糖,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b、c、d条件下,细胞呼吸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a条件时,细胞呼吸最终有H的积累Cb、c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D 若底物是等量的脂肪,则在d条件下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的比值可能不为15.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C6H12O6丙酮酸H丙酮酸H2OCO2H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第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B 第阶段无ATP生成,第阶段形成较多的ATPC 第阶段的中间产物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D 第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阶段不同6.下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 过程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只发生在线粒体C 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过程既产生也消耗HD 若过程的速率大于过程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7.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排出Na,以维持细胞外高浓度的Na环境,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再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完成葡萄糖的吸收,据图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B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 结构和结构对物质的转运无特异性D 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8.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到b时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细胞的无氧呼吸B b所对应的氧气浓度比较适合果实和蔬菜的生长C b到c的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增强D 该植物组织的细胞能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9.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 装置一中液滴不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C 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死亡D 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0.在自然条件下,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 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 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 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高11.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 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 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 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 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12.取2支试管甲、乙,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然后立即在这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55 水浴保温5 min,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 甲呈砖红色,乙呈无色B 甲呈紫色,乙呈蓝色C 甲呈无色,乙呈无色D 甲呈砖红色,乙呈蓝色13.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催产素和血管舒张素均为九肽,但它们的功能差异很大,完全取决于构成两者的氨基酸种类B 由三个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构成的三肽最多有27种C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但并未引起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断裂D 肽键中元素组成的不同也是影响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4.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将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若观察时,遮光处也呈现出蓝色,原因可能是()叶片在暗处放置时间过短,有机物未被耗尽曝光时间过长,有机物发生了转移叶片未用酒精脱色处理,绿色对蓝色造成了干扰曝光时间过短,有机物生成的数量过少A B C D 15.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 图1中的A代表腺苷,方框中的结构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 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b、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 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 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两者作用于同一种底物16.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B 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 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D 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17.下图表示某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A 昼温在25 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 B 若处于恒定温度温室内,当室温低于12.5 时,植物将停止生长C 昼夜温度均为25 时,该植物利用的CO2量与昼温25 、夜温10 时相等D 夜间温度为5 时,一昼夜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18.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A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B 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 草履虫吞噬食物D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19.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过程()A 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B 暗反应不需要光C CO2被还原为糖类的过程D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移过程20.下图甲、乙、丙分别示意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氧及K离子等以甲方式进入细胞B 甲和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C 物质以丙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可以释放能量D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及颗粒性物质以丙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6分,每空1分)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2)若图示细胞为动物细胞,则不应具有的结构有_(填写图中的序号)。(3)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车间”是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4)把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5)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22(10分,每空2分).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入5 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并进行色素分离实验,其中一种溶液色素分离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乙色素表示_,该图所表示的实验结果属于_处理得到的溶液。(2)若利用A处理得到的溶液进行纸层析,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图示结果_(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3)进行色素分离实验中,层析时关键应注意_。23.(10分每空1分)如图为某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该细胞为_(填“真核”或“原核”)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2)与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是_,该物质所在的区域叫做_。该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所共有的结构包括_、_、_和核糖体等。(3)该细胞为_细胞的模式图,这类生物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_或_的异养生物。24.(14分,每空2分)下面的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表示生理过程, 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为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D表示_。(2)据乙图分析,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图中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3)乙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xx上学校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月考三卷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依据渗透作用的条件可知,R端液面高于S端液面,半透膜的存在使得蛋清液不能通过X,所以S端溶液呈蓝色(双缩脲试剂的颜色)。2.【答案】B【解析】据题图中氨基酸的R基判断,第1个和第3个氨基酸属于同种,第2个和第5个氨基酸属于同种,第4个与其他均不同,因此充分水解后应产生3种氨基酸。3.【答案】D【解析】4.【答案】D【解析】a条件下,种子细胞没有吸收氧气,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c条件下,种子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吸收的氧气量,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条件下,种子细胞吸收的氧气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说明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中用于丙酮酸的还原,因此,a条件时不会出现H的积累;b、c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水和酒精;与葡萄糖比较,脂肪分子中含有更多的H而O含量少,因此d条件下,脂肪在氧化分解时会吸收更多的O2,则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的比值可能不为1。5.【答案】C【解析】有氧呼吸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都有ATP产生;第三阶段产生ATP最多;第一、二阶段能产生多种中间产物,为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完全相同的。6.【答案】C【解析】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光反应产生H,暗反应消耗H,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C正确。若的速率大于的速率,则叶肉细胞中干重增加,但整个甘蔗植株的干重不一定增加,D错误。7.【答案】C【解析】结构和结构是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特异性,C错误。8.【答案】B【解析】a到b时空气中氧的浓度过低,植物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A项正确;b所对应的氧气浓度,此时无氧呼吸被抑制,有氧呼吸比较弱,细胞分解有机物最少,比较适合果实和蔬菜的贮存,B项错误;b到c的过程中,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强,C项正确;该植物组织的细胞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D项正确。9.【答案】D【解析】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错误、D正确;装置一中液滴不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10.【答案】A【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发生的;高等植物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并且其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晚上湿度较低,有氧呼吸强度也较白天低。11.【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乏症状),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其他元素无效)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是必需的矿质元素。12.【答案】D【解析】甲试管中的是葡萄糖,为还原糖,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故甲呈砖红色;乙试管中为淀粉,为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所以会呈现出NaOH与CuSO4反应产物Cu(OH)2的颜色,即蓝色,故乙呈蓝色。13.【答案】C【解析】构成催产素和血管舒张素的氨基酸数目相同,但构成两者的氨基酸种类及排列顺序的差异,最终造成了两者功能的差异。由三个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构成的三肽共有3216种。蛋白质的变性过程中不发生肽键的断裂,主要是空间结构的改变。蛋白质中肽键的元素组成是相同的。14.【答案】A【解析】实验中黑暗处理的目的是耗尽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若暗处理时间过短,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就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能够转移,若曝光时间过长,曝光处的淀粉可运输到遮光处,从而使遮光处也含有淀粉等物质。绿色对蓝色虽然能造成干扰,但仅是实验现象不明显而已,而不会出现蓝色。15.【答案】C【解析】图1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方框中的结构代表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依赖于酶的高效性,但酶1和酶2不是同一种酶。16.【答案】D【解析】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完成染色体的复制。这个时期,由于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还是一条染色体(含2个DNA),故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在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前期:仁(核仁)膜(核膜)消失俩体现(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212;中期:赤道板上(着丝点)排整齐,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212;后期:点分数加向两极(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数目加倍,向两极移动),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110;末期:两消(染色体和纺锤体)两现(核仁、核膜)新壁。17.【答案】A【解析】植物生长快慢取决于一日干物质增长量的多少,图中信息显示,在昼温为25 、夜间温度是15 时,一日干物质增长量最大,因而此种温度组合时植物生长最快。18.【答案】C【解析】这种模型的主要不足在于认为蛋白质和脂质都是固定不变的,是静态的,这种结构无法解释细胞膜具有的多种功能,如细胞生长、膜的扩大、草履虫吞噬食物等。19.【答案】C【解析】CO2在暗反应中,先与C5结合形成C3,C3再被还原成糖类等。20.【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甲图为自由扩散,乙图为协助扩散,丙图为主动运输。氧气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钾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故A错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属于被动扩散,故B正确;主动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不能释放能量,故C错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及颗粒物质以胞吐和胞吞的方式出入细胞,故D错误。21.【答案】(1)纤维素和果胶(2)2、4、14(3)11线粒体4叶绿体(4)13核糖体(5)14液泡【解析】(1)图中2是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2)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细胞中“动力车间”是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 “能量转换站”。(4)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5)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22.【答案】(1)叶绿素aC(2)不同未加碳酸钙,部分叶绿素被破坏,图中甲、乙对应色素含量较少(3)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解析】(1)根据图示中色素含量以及扩散距离,可知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在色素提取过程中,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提取色素,可知C处理为正确操作。(2)如果在研磨过程中不加碳酸钙,导致叶绿素被破坏,则分离得到的色素甲、乙会比较少,实验结果与正确操作不同。(3)如果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那么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从而无法实现色素的分离。23.【答案】(1)原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DNA拟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3)细菌腐生寄生【解析】24.【答案】(1)和丙酮酸ATP和H(2)20B、D(3)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解析】(1)分析图甲可以看出,、分别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分别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和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此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和,其中A为丙酮酸,B为H,D由光反应产生,参与暗反应,故为ATP和H。(2)分析题图可知,在20 时植物净光合作用可达到最强,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低温度。B点、D点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此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是呼吸作用强度的2倍。(3)A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利用,因此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与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H,因此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