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46588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1.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 H2YO4 H3XO4,则非金属性:XYZ,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正确;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正确;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强,错误。答案选C。考点:元素周期律2.下列元素中,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不正确的是()A. As4s24p3 B. Cr3d44s2 C. Ga4s24p1 D. Ni3d84s2【答案】B【解析】【分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As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选项A正确;B铬原子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选项B错误;CGa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1,选项C正确;D镍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注意电子处于全满、半满、全空时比较稳定。3. 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B. 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C. 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等于主族序数D.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有可能超过最外层电子数【答案】B【解析】第A族和第A族元素的电子最后填入的是s能级,第A第A族元素的电子最后填入的是p能级,A项错,B项对;大多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但F元素无正价,O元素的最高正价不是+6价,C项错;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D项错。4.钛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已知钛有48Ti、49Ti、50Ti等同位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B. 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B族C. 钛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D. 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是过渡元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钛为22号元素,48Ti、49Ti、50Ti的中子数分别为26、27、28,中子数不可能为22,A正确;B、钛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为3d24s2,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B族,B错误;C、根据构造原理知钛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为3d24s2,C正确;D、d区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19ns12,根据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知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是过渡元素,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5.在1s、2px、2py、2pz轨道中,具有球对称性的是( )。A. 1s B. 2px C. 2py D. 2pz【答案】A【解析】1s轨道和2p轨道的图像分别为:由图像可看出,呈球对称性的为1s原子轨道。6.下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 C B. O C. N D. Cl【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各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根据电子排布式判断未成对电子数,可解答该题。【详解】A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未成对电子数为2;BO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未成对电子数为2;C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未成对电子数为3;DCl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未成对电子数为1,比较可知N的未成对电子数为3,最多,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电子排布式判断未成对电子数。7.X与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Y与Z两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则X、Y、Z的原子序数A. XYZ B. YXZC. ZXY D. ZYX【答案】D【解析】 分析:X、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二者处于同一周期,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阳离子半径,利用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来分析原子序数的关系;Z和Y两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则在同一周期,Z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利用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第一电离能增大来解答。详解:X、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二者处于同一周期,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阳离子半径,由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序数为YX,又Z和Y两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则在同一周期,Z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则原子序数为ZY,所以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为ZYX,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半径比较等,明确微粒半径的比较是解答本题关键,难度不大。8.根据下列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排布,能确定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是A. 4s1 B. 3d104sn C. nsnnp3n D. ns2np3【答案】C【解析】【详解】A、4s1的电子排布包括4s1、3d54s1、3d104s1,无法确定元素种类,不能确定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故A错误;B、3d10的电子排布包括3d104s1、3d104s2等,也无法确定元素种类,不能确定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故B错误;C、由于s轨道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所以n小于等于2,又n=1时,电子排布式错误,所以n=2,则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排布可以为2s22p6,为氖元素,能确定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故C正确;D、若n=1,电子排布式错误,n=2,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排布可以为2s22p3,n=3,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排布可以为3s23p3,也无法确定元素种类,不能确定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9.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铋原子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p轨道的形状是哑铃形B. 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C. 铋原子6p能级中6px、6py、6pz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D. 铋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答案】D【解析】【详解】A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p轨道的形状是哑铃形,选项A正确;B由图可知,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选项B正确;C根据洪特规则可知,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首先单独占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故Bi原子6p能级中6px、6py、6pz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选项C正确;D6s能量比6p能量低,6s能级2个电子与6p能级3个电子能量不同,选项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难度不大,注意C项中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掌握。10.下列各组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 KNaLi B. NaMg2Al3C. Mg2NaF D. ClFF【答案】C【解析】【分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Mg2+Na+F-;【详解】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KNaLi,故A项正确;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Mg2+Al3+,故B项正确;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Mg2+Na+F-,故C项错误;D.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小于相应的阴离子半径,故微粒半径Cl-F-F,故D项正确,本题选C。【点睛】本题考查微粒半径的比较: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小于相应的阴离子半径。11.已知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S,NH3,NO2、SF4,BrF5都是极性分子,由此可推出ABn型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A. ABn型分子中A,B均不含氢原子B.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必小于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 ABn型的价电子对数等于n【答案】D【解析】根据“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S、NH3、NO2、SF4、BrF5都是极性分子”知,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形成共价键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存在孤电子对的分子为极性分子。A、ABn型分子中A、B不一定均不含氢原子,如CH4含氢原子但甲烷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B、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小于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CH4,故B错误;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如CCl4是正四面体结构,故C错误;D、ABn型的价层电子对数等于n,如PCl5中P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是5,SF6中S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是6,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明确价层电子对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 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是解答的关键。12.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3分子。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A. 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H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B. 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素异形体C. 丙认为H3分子实质上是H2分子与H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HD. 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答案】D【解析】H3分子的结构类似于臭氧分子,是三中心三电子结构,很不稳定。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13.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A. sp,范德华力 B. sp2,范德华力C. sp2,氢键 D. sp3,氢键【答案】C【解析】与石墨结构相似,则为sp2杂化;羟基间可形成氢键;14. 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做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是A. CO和CO2 B. NO和CO C. CH4和NH3 D. OH- 和S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方向各个选项可知:属于等电子体的微粒的是CH4和NH3,所以选项是C。考点:考查等电子体的概念机判断的知识。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N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B. 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型分子且键角都为109.5C. NH4+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D. 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析解答;根据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详解】A.NCl3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结构,故A错误;B.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但键角是60,故B错误;C铵根离子与甲烷分子结构相似,都是正四面体结构,故C错误;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比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强,故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白磷分子和甲烷分子结构的相似于区别,是本题的易错点。16.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B. 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键、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 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D. 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可能是正四面体结构,如CH4,也可能不是正四面体结构,如H2O是V型分子,NH3是三棱锥型,正确;C原子轨道发生杂化时,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正确;D sp3杂化轨道夹角是10928;sp2杂化轨道夹角是120;sp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80,正确。考点:考查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误判断的知识。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非金属元素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 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共价键愈牢固C. 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能愈大,含有该键的分子愈稳定D. 键长愈长,化学键愈牢固【答案】D【解析】【详解】A、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A正确;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成键原子间的距离越小,则键长越短,键越牢固,故B正确;C、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不容易被破坏,分子越稳定,故C正确;D、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键长越长,化学键越不牢固,故D错误。故选D。18. 下列各组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 N2O和NO2 B. O3和SO2 C. CH4和NH3 D. OH-和NH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等电子体是是指原子的总数相同,且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分子。A、N2O和NO2的价电子总数不同,错误;B、二者的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都相同,正确;C、二者的原子总数不同,错误;D、二者的原子总数不同,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等电子体的判断19.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B. 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 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D. 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答案】C【解析】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说明不能电离出氯离子,因此氯离子是配体;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因此氨气也是配体,所以配位数是6,但中心原子的电荷数是4,选项A、D不正确,C正确;配位数是6,不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选项B不正确,答案选C。20.下列关于金属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不是一种电性作用B. 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与共价键类似,也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 金属键是带异性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金属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D. 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A.从基本构成微粒的性质看,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所以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实质类似,都属于电性作用,A项错误;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共有,所以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项错误;C.金属中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共有,所以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项错误;D.自由电子在金属中自由运动,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共有,所以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D项正确;答案选D。21.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XeF2、XeF4和XeF6三种氟化氙,它们都是极强的氧化剂(其氧化性依次递增),都极易水解,其中:6XeF4+12H2O=2XeO3+4Xe +24HF+3O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XeF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八电子结构B. 某种氟化氙的晶体结构单元如图,可推知其化学式为XeF6C. XeF4按已知方式水解,每生成4molXe,转移16mol电子D. XeF2加入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将重新生成Xe和F2【答案】C【解析】Xe原子本身就是8电子结构,再与F原子结合,肯定就不再是八电子结构了,故A错;晶胞中Xe原子个数为:8+1=2,F原子个数为:8+2=4,故原子个数比Xe:F=1:2,其化学式为XeF2,故B错误;由题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3molO2失12mol电子,生成2molXeO3失4mol电子,生成4molXe得16mol电子,所以转移电子总数为16mol,故C正确;F2与水会剧烈反应,所以在溶液中不可能生成F2,故D错误。22.1 mol气态钠离子和1 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 mol氯化钠时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绝对值等于氯化钠晶格能的数值的是A. Na(g)Cl(g)=NaCl(s);H1a kJmol1B. Na(g)1/2Cl2(g)=NaCl(s);H2b kJmol1C. NaCl(s)=Na(g)Cl(g);H3c kJmol1D. Na(g)Cl(g)=NaCl(s);H4d kJmol1【答案】A【解析】【详解】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则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g)+Cl-(g)NaCl(s);H1a kJmol1,所以A正确。故选A。23.晶胞是晶体结构中可重复出现的最小的结构单元,C60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60摩尔质量是720B. C60与苯互为同素异形体C. 在C60晶胞中有14个C60分子D. 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答案】D【解析】【详解】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0=720,所以摩尔质量为720g/mol,选项A错误;B、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而苯是碳氢形成的化合物,选项B错误;CC60分子构成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根据均摊法可知,在C60晶胞中含有有C60分子的个数为:8+64,选项C错误;D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以晶胞中顶点上的C60分子为研究对象,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分布在立方体的面心上,每个C60分子被8个立方体共用,有12个面与之相连,所以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选项D正确;答案选D。24.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 0.12g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D.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答案】D【解析】略25.下列提供了有关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AlF3晶体是离子晶体,AlCl3晶体是分子晶体B. AlF3晶体的晶格能小于NaCl晶体的晶格能C. 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 不同族元素的氯化物可以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答案】B【解析】【详解】A、AlF3晶体的熔点较高属于离子晶体,AlCl3晶体的熔点较低属于分子晶体,A正确;B、晶体中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半径:Al3+Na+,F- (8). (9). (10).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 CD。27.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试回答问题。(1)s电子云轮廓图呈_形,每个s能级有_个原子轨道;p电子云轮廓图呈_状,每个p能级有_个原子轨道,其能量关系为_(填“相同”或“不相同”)。(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p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电子;元素X的名称是_,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3)若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那么Y的元素符号应为_,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答案】 (1). 球 (2). 1 (3). 哑铃 (4). 3 (5). 相同 (6). 2p (7). 氮 (8). HH (9). S (10). 【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s电子云轮廓图呈球形,含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云轮廓图呈哑铃型,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且这三个轨道相互垂直,能量相同; (2)因为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pn+1,np轨道已排上电子,说明ns轨道已排满电子,即n=2,则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是氮元素,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2p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三个互相垂直的伸展方向,其氢化物为氨气,电子式是HH;(3)当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时,有n-1=2, 则n=3,所以Y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p63s2p4,是S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点睛】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原子结构,明确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8.M、N、X、Y四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里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总和为46。(1)M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含_键,属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2)N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及数目是_(填“键”或“键”)。在化学反应中_易断裂。(3)由N、Y的氢化物相互作用所生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其中的化学键有_。(4)写出M单质与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核电荷数比X元素少8的元素可形成多种粒子,按要求填入空格中:质子数161616电子数161718化学式_【答案】 (1). 极性 (2). 非极性 (3). 一个键、两个键 (4). 键 (5). (6). 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7). C2H2SO4(浓)CO22SO22H2O (8). O2 (9). O2- (10). O22-【解析】【详解】设M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则N就是a1,X就是a10,Y就是a11,所以aa1a10a1146,解得a6,所以M、N、X、Y四种主族元素分别是C、N、S、Cl,(1)C与Cl都是非金属,形成化合物是四氯化碳,属于正四面体形结构,所以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2) N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为N2,N2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其中一个键、两个键,键不稳定,容易断裂,故答案为:一个键、两个键;键;(3) N、Y的氢化物分别为氨气和氯化氢,两者作用生成NH4Cl,NH4Cl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铵根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离子键,N原子与3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N原子与另一个氢原子形成配位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4) M单质为C,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硫酸,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M单质与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5) X为S,核电荷数为16,16-8=8, 核电荷数为8的是O元素,质子数=电子数=16,化学式为O2,质子数=电子数-1,故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化学式为O2-,质子数=电子数-2,故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化学式为O22-,故答案为:质子数161616电子数161718化学式O2O2-O22-。29.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2n。E的原子序数为29。(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2)X是含有_键(填“非极性”或“极性”,下同)的_分子。(3)A的一种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分子中的键与键的键数之比为_。(4)Y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其中心原子采取_杂化。(5)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_。(6)Y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请简述其易液化的原因_。(7)写出E2的电子排布式_,并写出E2在Z中通入足量Y得到深蓝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答案】 (1). CON (2). 极性 (3). 非极性 (4). 3:2 (5). 三角锥形 (6). sp3 (7). N2O (8). 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而容易液化 (9). 1s22s22p63s23p63d9 (10). Cu2+4NH3H2O=Cu(NH3)42+4H2O【解析】【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说明D为氢元素,因为s层只能是2个电子,所以n=2,即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4,为氧元素,则A为碳,B为氮,则形成的氢化物分别为甲烷、氨气和水。E的原子序数为29,为铜元素。【详解】(1)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氮元素的2p能级容纳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2)X是甲烷,含有极性键,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3)A的一种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该分子为乙炔,其结构式为,碳氢单键为键,碳碳三键含有一个键和2个键,故其分子中的键和碱的键数之比为3:2。(4)Y分子为氨气,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其中心原子氮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5-13)/2=4,采取sp3杂化。(5)一种由氮和氧组成的化合物与二氧化碳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N2O。(6)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而容易液化。 (7)铜离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9,铜离子在水中通入足量氨气得到深蓝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30.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6,且都含有18个电子,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_。(2)从B分子的立体结构判断,该分子属于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C分子中都包含_个键,_个键。(4)D的熔、沸点比C2H6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需指明D是何物质):_。.CO的结构可表示为CO,N2的结构可表示为NN。(5)下表是两者的键能数据:(单位:kJmol1)结合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 _。.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6)基态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7)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_(填晶体类型)。【答案】 (1). Ar (2). 极性 (3). 5 (4). 0 (5). D是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6). CO中断裂1mol键需吸收能量273kJ,N2中断裂1mol 键需吸收能量523.3kJ,所以CO分子中的键比N2分子中的键更容易发生反应 (7). 1s22s22p63s23p63d84s2 (8). 3d104s1 (9). 分子晶体【解析】【分析】、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6,且都含有18个电子,故A为Ar,B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故B为H2S,C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为6,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C为N2H4,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含有18g电子,甲烷电子数目为10,含有5个原子,再有1个O原子为18电子,故D为CH3OH,甲醇有毒,符合题意,据此解答;、根据提供的键能计算各物质中的第一个键的键能,键能越大越稳定;、(6)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注意全满、半满稳定结构;(7)结合晶体类型与性质进行判断,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详解】、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6,且都含有18个电子,故A为氩气,B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故B为H2S,C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为6,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C为N2H4,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含有18g电子,甲烷电子数目为10,含有5个原子,再有1个O原子为18电子,故D为CH3OH,甲醇有毒,符合题意,(1)A是氩气,组成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Ar,故答案为:Ar;(2)B为H2S,S原子成2个S-H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故S为sp3杂化,为V型结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答案为:极性;(3)C为N2H4,分子中含有4个N-H键,1个N-N键,单键是键,故分子中有5个键,故答案为:5;0;(4)D是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故答案为:D是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5)由表中数据可知,CO中断裂1mol键需吸收能量273kJ,N2中断裂1mol 键需吸收能量523.3kJ,所以CO分子中的键比N2分子中的键更容易发生反应,故答案为:CO中断裂1mol键需吸收能量273kJ,N2中断裂1mol 键需吸收能量523.3kJ,所以CO分子中的键比N2分子中的键更容易发生反应;、(6)Ni是28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Cu是29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7)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熔沸点很低,所以分子晶体。【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分子极性、键能与物质性质关系、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晶体类型与性质等,难度中等,解题时需注意掌握常见18电子微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