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1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43778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1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1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1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政治1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世界是一团永不熄灭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字宙”A B C D2、春节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也是与亲朋好友团聚的重要时刻。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人们过年的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专家认为,虽然如今过年的“仪式感”在弱化,但烙下新时代印记的信念习俗在嬗变中传承,春节团圆的“文化基因恒久不变。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 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A B C D 3、某著名作家曾说,他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其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和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该作家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意识是以主观的形式反映了客观的内容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A B C D 4、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地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地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 . B. C. D. 5、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 6、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蜜蜂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 )能动性 客观物质性 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A B C D 7、狼曾经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A. B. C. D. 8、“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这表明()A.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B.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建立新的联系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9、潮汐车道是一种可变车道,指在路面上选择一条特殊车道,每天早晚高峰时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调整行车方向,满足大流量方向的通行需求,是缓解交通潮汐现象的一种有效方法。潮汐车道设置体现的哲学思维是()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部分功能决定整体性能系统优化要着眼于部分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 B. C. D. 10、201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推岀微视频长江一分钟,带你领略大江奔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让这条古老的大江不断展露新的容颜。下列与“这条古老的大江不断展露新的容颜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A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B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C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11、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已批准联通、电信、移动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许多市民表示刚刚全面步入4G网络时代,现在5G又来了。实测中,通过5G网络在北京地铁里下载一部1000M的电影仅需要1分12秒。这表明(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斗争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A B C D 12、原创萎靡,盖因社会浮躁、急功近利所致。曹雪芹如果有几家出版社催稿,恐怕不可能将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司马迁隐忍半生,仅为一部史记,因此字字饱蘸血泪,句句蕴含深情。这表明()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够实现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要注重量的积累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往复A. B. C. D. 13、鸡蛋从外部打破,是破碎,是毁灭;从内部打开,则是孵化,是新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相互影响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A.B.C.D.1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实施准确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这说明,把扶贫落实到位需要()A. 具体分析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B. 承认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D. 从事物因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15、我国某演员一身红配绿亮相戛纳红毯受到外媒的大加赞赏,“红配绿”这种自古以来让国人反感的配色“一夜走红”。红色和绿色在色相环上整整隔了180度,排斥度大。但正是因为这种排斥,当加以适当的调和,比如调整一下两者的面积,就发挥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红和绿的这种关系表明()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但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正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A. B. C. D. 16、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来自中央的理解与支持,让真正的改革创新者在大胆闯、放手干的同时吃了一颗定心丸。改革发展过程中宽容“探索性失误”的做法()在矛盾的统一中把握了对立 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了统一在矛盾的特殊性中把握了普通性 认识到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A. B. C. D. 17、“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绝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也会有黑点看到。”这首小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住重点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于面对挫折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要抓住主流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A. B. C. D. 18、“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A. B. C. D. 19、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守破离”蕴含的哲理是()A.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C.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的实践有决定作用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实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据是()创新意识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是推动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A. B.C.D.21、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xx及更长的未来过渡。可见()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可以实现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在与传统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才能实现科技的创新以革命批判精神否定过去的观念,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A.B.C.D.22、中共中央在北京、山西、浙江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存在发展不断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实践发展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A. B. C. D. 23、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坚持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遵循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遵循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 B. C. D.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思想认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A. B. C. D. 25、随着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的印发,“三权分置”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实施“三权分置”的哲学依据是(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B.C.D.二、非选择题(共3题,50分)26、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材料一 面对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局,智慧的A市人想出了“生态补偿”的办法来破解,对保护自然生态有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在近两年的摸索中,A市市政府不断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新的补偿办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以及村落大小、人口多少,实现差别化补偿。材料二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A市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举措。(8分)(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8分)27、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往往会综合考虑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具体落实。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雄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宜居乐居智慧型城市的相关意见,在保持城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特质的同时,强力推进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等行动计划,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城市建设要求所蕴含的道理。(8分)(2)从发展观和辩证否定观的角度看,建设宜居城市该如何对待历史和人文特质?(10分)(3)请你为扬州市宜居城市建设提一条合理的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产业不发达。近年来,该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材料中该省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12分)15 CDBBD 610 BCBBC1115 CADAB 1620 CDABC 2125 ABCBB26(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为解决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局,A市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办法。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实践摸索,A市不断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市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办法有利于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生态补偿办法切实可行,能够破解困局。(8分)(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迫使我国更加重视环境问题。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8分)27、(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宜居城市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向人民群众学习,对人民群众负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越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绿色、开放等新发展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对于城市建设具有积极作用。(8分)(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城市建设是不断发展的,要促进新的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特质的出现。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自觉树立创新意识。城市原有的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物质要保留肯定和发扬,同时也要克服不合理的因素,促进城市建设发展。(10分)(3)答题示例:(4分)建议:建设宜居城市,要善于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依据: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建议:宜居城市建设要立足扬州市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议:宜居城市要彰显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特色。依据: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发展宜居城市,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文化、气候、环境、生活等多种因素。依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8、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该省在文化发展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推动文化发展;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抓住了文化强省的主要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省注重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