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V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43686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V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V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V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VII)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大夫的是虎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2、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建立了皇帝制度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修筑了长城3、在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表明宋代( )A.皇权渐趋衰弱 B.地方权力削弱 C.君主专制加强 D.监察制度完善4、哈佛中国史中写道:“蒙古人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另外还有三个涵盖了大草原及同纬度的北方地区。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区域。”对这“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 )A.侯国 B.郡县 C.九州 D.行省5明朝在中央机构中废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专制统治 D.增强六部权力6、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度 D.行省制度7、“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几十平方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独立自治 C.封建保守 D彼此隔绝8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人的利益,制度特别的法律。万民法规定:自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这些规定体现了。A.疑罪从轻 B.以礼入法 C.礼法并重 D公平正义9、有人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国王被套上了许多“紧身箍咒”。其中第一个“紧箍咒”主要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王位继承法的实施10、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中比例分配。这一规定反映了( )A. 权益平衡的思想 B.三权分立的思想 C.君主立宪的思想 D 责任内阁的思想11、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根据1875年宪法内容可以判断当时法国的政体是( )A.民主制 B.共和制 C.总统制 D君主制12、下列有关英法美德四国近代民主体制确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代议制在四国均得以确立 B.均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均以法律形式予以保障 D.内阁均对议会负责13.“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开始向近代社会演进 C.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专制君权受到冲击14.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和改革有利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打击了西方殖民侵略势力A. B. C. D.15.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颁布了资政新篇,以下对其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C.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D.具有平均主义色彩16.“考虑外国的现实情况,中国没有形成一种全国规模的紧迫感,直到更强烈的震动使之大吃一惊时才有所改变。最后结果是,中国在为现代化防务的奋斗中,基本上丧失了鸦片战争以后的二十年时间。”文中“更强烈的震动”指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D.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17.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18.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19.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 )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使中国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A. B. C. D.20.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C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22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3毛泽东曾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新”的最重要的依据是 ( )A青年学生第一次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C无产阶级充当了革命主力,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D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24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25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曾经认为“日本的侵略是皮肤病,共产党才是心脏病”。体现蒋介石这种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进攻中原解放区 C重庆谈判D发动第五次围剿”26.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蝾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7.1947年底,党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A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B全国扩大解放区C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D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28、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29、抗日战争胜利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是( )A 美苏直接参战B共产党的领导 C中国军人的献身精神 D.全民族抗战30、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II卷(共2大题,共40分)31.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它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的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依据材料一,概括“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6分)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2)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4分)列举英、德、美三国的史实说明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据材料一,指出“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6分)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抗争?(2分)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4分)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民报发刊词(同盟会的机关报)(3) 列举19ll1912年间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主张的实施情况。(4分)材料四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的含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4分)三亚华侨学校xx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 12月月考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分数BBCDCAAD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分数BDBDBCACA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分数ADCABAADDB31.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1)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依据材料一,概括“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6分)政治上,自称始皇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将六国旧贵族迁至首都,加强监视。思想上,采用法家学说。军事上,解除六国的士兵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只要从四个方面回答即可得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4分)列举英、德、美三国的史实说明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4分)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4分)史实:英国确立的是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制,德国确立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1)据材料一,指出“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6分)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抗争?(4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6分)表现: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开始并逐步加深。(4分)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4分)对中国而言: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了日本的战败投降。(2分)(3) 列举19ll1912年间的史实说明材料三的实施情况。(4分)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的含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4分)含意: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人实行屠杀政策这必将激起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反抗。探索:实践上。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思想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