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43315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逐渐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1. 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B. 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C. 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D. 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2. 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B. 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C. 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D. “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B.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C. 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D. 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答案】1. A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A 项,“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属无中生有,根据第一段结尾,应是“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故选A。【2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A 项,“影响到了西洋画风”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相通”;B项,不是“画家所处的时代”,是“才气、学养、心态”;D项,强加因果,选项的句子前后没有因果关系。故选C。【3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 项,“传统为体,创新为用”错误,根据原文应是“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B 项,“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错误,由原文“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 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可知,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保留了晋唐时期的艺术形式; D 项,“完全背离了 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老照片申平古镇上出现第一个照相师傅时,慈禧老佛爷还没死。这老东西看见火车,连叫“妖怪”。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来到古镇的,他也带来了一个“妖怪”一个黑匣子。这匣子会“砰砰”地起火冒烟,发出刺眼的镁光。老外看见古镇的美景,一边摇头晃脑地喊“OK”,一边拿着它东扫西瞄。那黑家伙咔嚓咔嚓地响着,仿佛要把整个古镇吃进去。古镇人惊慌失措,人人避之犹恐不及。只有小五子他太爷不怕。他主动上前搭讪,还为他充当向导。老外就用生硬的中国话给他讲照相的道理,教他如何冲洗照片。老外在镇上住了几日,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始流传。都说那黑家伙会抽人血,说如果给那家伙照上,你的魂灵就会被老外带走。镇上的几个头人一商量,这天夜里,一伙蒙面人便冲进老外的住处,把他痛打至死。在混乱之中,小五子的太爷取走了老外的照相机及照片,藏了起来。过了些年,小五子的太爷开设了古镇第一家照相馆。他除了给人照相外,也喜欢像那个老外一样到处拍摄,把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定格下来。接着,小五子的爷爷子承父业,也积累了许多古镇的老照片。到了小五子爸爸这一辈,情况有点不妙,因为一场红色风暴席卷而来。这个时候,小五子他们家的老照片已经分门别类堆满了一间屋子。小五子当时只有十几岁,他经常偷偷潜入这间屋子,翻看那些老照片。照片上奇异的风景和人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忽然就有人说他家里藏满了“封资修”大毒草。小五子的妈妈非常害怕。这天她趁小五子的爸爸不在家,就让小五子协助她搬出一捆捆照片,用它点火做饭。正烧着,小五子的爸爸回来了。他一看,撕心裂肺一声大叫,一脚踢翻了正在烧火的小五子,又把做饭的老婆暴打一顿。小五子似懂非懂地听爸爸说:这些老照片记载的是古镇的历史,价值连城。咱就是丢了性命,也要保护好。当天夜里,全家人一起行动,转移那些老照片。天亮后造反派就冲进他家,到处搜查,可是一无所获。全家人一口咬定:老照片已经全部烧掉了。造反派不信,就把小五子的爸爸抓走了。他们批斗他,可他就是一句话:照片烧了。接着,镇里当年老外下榻的龙王庙开始闹鬼。不止一个人看到,夜深人静之际,那个老外就从龙王庙里走出来,端着照相机,到处飘荡。有人甚至听见他用生硬的中国话喊:还我的命来,还我的照片来!鬼影后来居然飘到造反派头头家的窗前,大叫:你不是要老照片吗?我给你送来了,你出来拿啊!吓得头头一家险些窜稀。古镇一时充满了恐怖的气氛,一到天黑,家家关门闭户,人人自危,造反派们再也不敢提老照片的事情了。奇怪的是随着“文革”结束,鬼也不再闹了。又过了几年,小五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临终,他把小五子单独叫到身边,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小五子涕泪滂沱,连连答应。时光流逝,当小五子即将成为老五子的时候,国内外一批又一批有钱人不断光临古镇,纷纷以高得令人咋舌的价格来找他收购老照片。但是小五子要么说没有,要么说不卖。后来他说,照片不属于他一个人,他在等待最早一批老照片主人的后代到古镇来。终于有一天,一对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了古镇。经过反复询问,小五子最后确信他们就是当年那个老外的后人。小五子带着他们来到龙王庙后院的一个储藏室,打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一架相当古老的照相机,还有一套外国人的衣服。小五子指着这些东西说:这就是你们的先辈留下来的。这套衣服的料子很好,这么多年都没有坏。家父还曾穿着它装鬼,保证了老照片的安全。走到储藏室里边,就看到了一箱箱早已发黄的老照片。小五子找出其中的一箱说:这就是你们先辈最早拍摄的老照片了。两个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唏嘘不已。双方协商的最后结果,是把老照片全部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政府在古镇建立一个展览馆,整理展出全部老照片,并为外国人汤姆逊和中国人赵据(小五子的太爷)、赵汗青(小五子的爸爸)在展览馆里塑蜡像。展览馆投入使用那天,小五子和那两个老外在现场合影留念。他说:再过100年,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开篇写慈禧看见火车连叫“妖怪”,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写古镇上的人们做出种种愚昧无知、凶狠残暴的行为作了铺垫。B. 老外带着照相机来到古镇拍照,让古镇人惊慌失措,老外也因此死于非命,说明处于封闭状态的人们害怕新生事物,进而要加以扼杀。C. 当年老外下榻的龙王庙闹鬼,吓得造反派头头一家胆战心惊,造反派们也不敢再提老照片的事,这表明造反派们内心有鬼,知道他们做错了事。D. “两个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唏嘘不已”的原因,一是多年后见到了先人的遗物,二是与这些老照片有关的人和事引发他们的感动和感慨。5. “老照片”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 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但所写内容却跨度大,还颇具沧桑感。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此加以分析。【答案】4. C 5. 结构上是贯穿全文情节的线索,全文的情节是通过老照片联结起来的;形象上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道具,借保护老照片的行动,小说塑造了小五子一家的群体形象;主题上寄寓着诚信、执著等丰富含义。 6. 小说所描写的情节时间跨度大,从慈禧老佛爷还没死的清朝末年一直写到当代。小说所写的人物跨度大,从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父亲写到小五子本人,从老外写到老外的后人。小说所写人物的命运变化大,老外被痛打致死,小五子的父亲为保护老照片也备受摧残。小说所写的社会背景富有历史感,慈禧把火车认为是妖怪,古镇的愚昧无知的人们把照相机认为是妖怪,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打砸抢,这些描写让读者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感受了沧桑。【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C项,“表明造反派们内心有鬼,知道他们做错了事”分析有误,这只表明造反派们迷信、胆小。故选C。【5题详解】此题考核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要求分析“老照片”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时注意从情节的推进、材料的组织、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此题从情节看,全文的情节是通过老照片联结起来的,是贯穿全文情节的线索;从人物素在的角度看老照片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道具,借保护老照片的行动,小说塑造了小五子一家的群体形象;从主题的角度看,老照片寄寓着诚信、执著等丰富含义。【6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本的探究能力,小说中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论证理由充分。此题要求探究小说所写内容却跨度大,还颇具沧桑感,答题时文章找到相关的例证即可,可从“情节时间跨度大”“人物跨度大”解释跨度大;通过“人物的命运变化大”“所写的社会背景富有历史感”的角度解释小说的沧桑感。【点睛】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刘甲,字师文,元祐宰相挚之后也。淳熙二年进士。使金,伴宴完颜者,名犯仁庙嫌讳,甲力辞,完颜更名修。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甲谓:“荆州为吴、蜀脊,高保融分江流,潴之以为北海,太祖常令决去之,盖保江陵之要害也。”即因遗址浚筑,亘四十里。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以甲知兴元府。先是,曦已献四州于金,金铸印立曦为蜀王。金人破大散关,甲告急于朝,乞下两宣抚司协力捍御。松谋遁,甲固留不可,遽以便宜檄甲兼沿边制置。曦遣王钺以书致甲,甲援大义拒之,因卧疾。曦又遣其弟吴旼邀甲相见,甲叱而去之,欲自拔归朝,先募二兵持帛书遣参知政事李壁告变,且曰:“若遣吴总以右职入川,即日可瓦解矣。”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召甲赴行在,多赐金钱,使招谕诸军为入蜀计。复命以帛书赐甲曰:“所乞致仕,实难允从,已降指挥,召赴行在。”甲舟行至重庆,闻安丙等诛曦,复还汉中,上奏待罪。诏趣还任。甲奏叛臣子孙族属及附伪罪状,公论快之。是岁,和议成,朝廷闻彭辂与丙不协,以书问甲,又俾谕丙减汰诸军勿过甚,及访蜀人才之可用者。西边诸事,朝论多于甲取决。命甲权四川制置司事。先是,大臣抚蜀者,诸将事之,有所谓互送礼,实贿赂也。甲下令罢之。又乞以皂郊博易铺场还隶沔戎司,岁收租四万斛有奇,钱十三万,以裨总计。从之。丙增多田税,甲命属吏讨论,由一府言之,岁减凡百六十万缗、米麦万七千石,边民感泣。嘉定七年,卒于官,年七十三。(选自宋史 刘甲传,有删改)【注】高保融:人名,曾任江陵尹。潴:水停聚。皂郊:地名。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B. 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C. 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D. 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宰相,文中指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略有不同。B. 致仕,把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C. 讳,我国古代用来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讳,表示尊敬。D. 权,指临时代职。在我国古代表示临时代职的还有“摄”“假”“行”等。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刘甲恪尽职守。他在湖北任职,对水利建设提出合理建议,被采纳;他在四川任职提出一些意见得到朝廷同意,又进行减税。B. 刘甲革除时弊。之前,对于来四川安抚的大臣,将领们多以互相送礼的名目行贿,他代理四川制置司事时,下令取消此项名目。C. 刘甲深得信任。皇上亲自称他为“忠臣”,并赏赐他金钱;朝廷听说有官员不和,写信询问他;西部边境的很多事都让他决定。D. 刘甲忠于国家。刘甲到四川任职,吴曦已经和金国勾结,两次派人拉拢刘甲,都被刘甲拒绝,刘甲回朝廷后告诉李壁破敌之道。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松谋遁,甲固留不可,遽以便宜檄甲兼沿边制置。(2)又俾谕丙减汰诸军勿过甚,及访蜀人才之可用者。【答案】7. D 8. C 9. D 10. (1)程松策划逃跑,刘甲坚决挽留他没有成功,程松马上见机行事发檄文征召刘甲兼任沿边制置。(2)(朝廷)又让刘甲告诉安丙裁减淘汰士兵不要过分,以及访求四川可以使用的人才。【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甲”“朝廷”均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故选D。【8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用来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讳”错误,避讳是指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不只是针对“死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而且避讳是回避掉名字,不是“在名字前称讳”。故选C。【9题详解】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D项,“刘甲回朝廷后告诉李壁破敌之道”与原文不符,原文“先募二兵持帛书遣参知政事李壁告变”意思是“先找到 两名士兵拿着帛书送交参知政事李壁报告事变”。故选D。【10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重点词语(1)谋:策划,遁:逃跑,固:坚决,遽:马上,便宜:见机行事,檄:用作动词,发檄文征召,兼:兼任;(2)俾:让;谕:告诉,甚:过分,及:以及,蜀人才之可用者:定语后置句,四川可以使用的人才。【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刘甲,字师文,是元祐宰相刘挚的后代。淳熙二年考中进士。出使金国,陪席姓完颜的,名字触犯仁宗的名讳, 刘甲极力推辞出席,姓完颜的改名为修。出任江陵知府,湖北安抚使。刘甲认为:“荆州是吴地、蜀地的脊梁,高保 融分截长江水流,蓄积成为北海,太祖曾命令挖开它,是为了保住江陵的要害。”就依遗留的旧址疏浚修筑,绵延四 十里。程松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手,任用刘甲为兴元府知府。在此之前,吴曦已献四个州给金国,金国造了印 信立吴曦为蜀王。金国人攻破大散关,刘甲向朝廷告急,请求下命令让两个宣抚司合力捍卫抵御。程松策划逃跑,刘 甲坚决挽留他没有成功,程松马上见机行事发檄文征召刘甲兼任沿边制置。吴曦派王钺带给刘甲书信,刘甲引用大道 理拒绝他,于是卧病在床。吴曦又派他的弟弟吴旼邀请刘甲见面,刘甲呵斥赶走吴旼,打算自己脱身回朝廷,先找到 两名士兵拿着帛书送交参知政事李壁报告事变,并且说:“如果派吴总凭着右职的身份进入四川,当天就可以瓦解敌 人。”吴曦僭越登上王位,刘甲就辞去官职。朝廷很久才略微听到吴曦叛变的消息,韩侂胄还不相信,刘甲的奏章送到, 满朝震惊。李壁袖中藏了刘甲的帛书献上,皇帝看了帛书,两次称“忠臣”。召刘甲前往皇帝所在之地,赐给他很多 金钱,让他招募、晓谕士兵,做好进入四川的准备。又用帛书赐给刘甲说:“你所请求的退休的事,实在难以答应。 已经派遣指挥使召集你到皇帝所在地方。”刘甲此时乘船到达重庆,听到安丙等人灭了吴曦,又回到汉中,上奏章等 候治罪。皇帝下诏催促刘甲回到任上。刘甲上奏叛变大臣子孙族人亲属以及附和叛变的罪行,公众舆论认为大快人心。 这一年,和议达成,朝廷听说彭辂和安丙不和,写信问刘甲,又让刘甲告诉安丙裁减淘汰士兵不要过分,以及访求四 川可以使用的人才。西部边境的很多事情,朝廷的意见很多由刘甲决定。命令刘甲代理四川制置司事。在此之前,对于来安抚四川的大臣,当地各个将领都侍奉他,有叫作互相送礼的名 目,实际就是贿赂。刘甲下令取消了这个名目。又请求把皂郊博易铺的地重新隶属沔戎司,每年收租四万多斛,钱十 三万,交给总计。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安丙增收田税,刘甲命下属官吏讨论,从一府情况看,决定每年一共少收钱 一百六十万缗、米麦一万七千石,边境的百姓感动哭泣。嘉定七年,刘甲在任上去世,终年七十三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万里瞿塘月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11. 对这首诗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通过写景,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厌倦和孤独寂寞之情。B. 颔联运用了对比、叠词等手法,通过独处陋室和漫天清辉的对比,更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清孤独。C. 颈联以“泪脸”的肖像描写直接抒写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并以环境的清静和清朗反衬诗人内心的痛苦。D. 尾联诗人运用了暗喻的手法,通过描写急于回归的南飞鸟,来抒发诗人希望早日回家的急切心情和夜深落宿江边的落寞。12. 请对全诗的主体意象加以分析鉴赏。【答案】11. C 12. “月”是全诗的主体意象。“月”首先作为时间标志,说明诗歌内容发生的时间:诗人在一个明月高照的春夜,漂泊流离在远离家乡万里的瞿唐峡。“月”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一个常见意象,往往象征团圆,或用来抒写离愁别绪或抒写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全诗以“月”为主体意象,更容易抒发诗人远离亲人、远离故乡、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孤独之情。诗人强调了“月”的明亮高爽,反衬突出了诗人的内心痛苦和凄清孤独。全诗以“月”为主体意象,形象含蓄地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远离亲人的孤独之苦。【解析】【11题详解】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直接抒写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错,没有明确抒写对亲人的思念,而是抒写诗人内心的凄苦和悲痛。故选C。【12题详解】此题考核欣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要求分析诗中的主体意象,首先找到主体意象,然后结合其传统意义和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主体意象是“月”,然后明确“月”的传统意义,“月”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一个常见意象,往往象征团圆,或用来抒写离愁别绪或抒写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然后分析此诗中的含义:诗人强调了“月”的明亮高爽,反衬突出了诗人的内心痛苦和凄清孤独。全诗以“月”为主体意象,形象含蓄地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远离亲人的孤独之苦。【点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题,18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上半阕写景的角度多样。譬如远看:“_,_”;近观:“_,_”。仰视:“_”;俯瞰:“_”。(2)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_/_。(3)再别康桥中诗人挥手作别,悄然离开,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只想留下深情的眷恋的诗句是:_,_;_,_。(4)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_,_。(5)记念刘和珍君中让作者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的语句是:_,_;_,_。(6)采薇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烘托士卒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名句是:_,_。_,_。(7)游褒禅山记中用“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8)氓中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劝解女子不要太痴情的句子是:_,_。_,_。(9)赤壁赋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_,_;_,_。(10)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11)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12)短歌行中用设问的手法回答如何排遣胸中的忧愁的句子是:_?_。(13)归园田居中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14)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1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16)_,除却巫山不是云。(17)人生自古谁无死?_。(18)弃捐勿复道,_。【答案】 (1). 万山红遍 (2). 层林尽染 (3). 漫江碧透 (4). 百舸争流 (5). 鹰击长空 (6). 鱼翔浅底 (7). 一个丁香一样的 (8). 结着愁怨的姑娘 (9). 悄悄的我走了 (10). 正如我悄悄的来 (11). 我挥一挥衣袖 (12). 不带走一片云彩 (13). 风萧萧兮易水寒 (1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5). 惨象 (16).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17). 流言 (18). 尤使我耳不忍闻 (19). 昔我往矣 (20). 杨柳依依 (21). 今我来思 (22). 雨雪霏霏 (23).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24). 往往有得 (25).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 士之耽兮 (27). 犹可说也 (28). 女之耽兮 (29). 不可说也 (30).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31).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2).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3).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4). 长太息以掩涕兮 (35). 哀民生之多艰 (36). 同心而离居 (37). 忧伤以终老 (38). 何以解忧 (39). 唯有杜康 (40). 久在樊笼里 (41). 复得返自然。 (42). 向之所欣 (43). 俯仰之间 (44). 已为陈迹 (45).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46). 一蓑烟雨任平生 (47). 曾经沧海难为水 (48). 留取丹心照汗青 (49). 努力加餐饭。【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舸”“霏”“耽”“说”“蓑”的写法。第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各题。“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B.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C.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D. 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1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16.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B.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答案】14. B 15. D 16. A【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下。“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本相同。“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应选用“杞人忧天”。故本题选B项。【1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前面是“学习”,同时注意“学习”和“掌握”的先后顺序。故本题选D项。【16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此题考核辨析井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 找到错误, 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第一,“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第二,“综合”修饰“利用”。故本题选A项。【点睛】对于选用成语(包括熟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7.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作修改。邀请函尊敬的教授:您好!本协会拟于月日在市宾馆举办作品研讨会,特邀您作为协会顾问出席,为我会青年作者的成长多多进言。现随函寄赠会员的大作数本,望您拨冗拜读,以便您在会上抛砖引玉。未详事宜,敬请垂询。恳请及时到会。敬祝文祺市写作爱好者协会月日(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5)将 改为 。【答案】多多进言改为:多提宝贵意见;大作改为:作品;拜读改为:垂阅;抛砖引玉改为:发表高见及时到会改为:届时光临。【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重点考核用于的得体,“多多进言”属于文言,此处应用口语;“大作”用于称别人的作品;“拜读”是自己读他人的作品;“抛砖引玉”谦辞,用于自己;“及时到会”与过于口语化。18.下图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答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当然主要由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本题是要求描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注意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可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是课程,而课程的内容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重点强调了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然后用根据上述内容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即可。点睛:流程图做题注意: 1、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2、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不能遗漏) 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 走向 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 3、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 列、转折、承接等。根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四、作文(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材料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材料三: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应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和选择?作为高中生,请你以此为主题,准备一篇演讲稿在班会上发言,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顺时代大潮,扬人生风帆时代大潮奔流入海,个人的发展正处于历史的三峡,其间水域开阔却也暗潮涌动。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语境下,再有远见的智者也难以望到尽头,再有定力的老者也难以忽视这滚滚而来的波涛汹涌!就如何在当下时代规划职业生涯,我有以下浅见:包容开放,取精去芜,发现丰富多样的人生选择。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崛起,将时代列车推向生死时速的快车道。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新兴产业一夜勃起,“共享经济”曾几何时还被轻视和嘲笑,“大数据”的到来也一度被定为痴人说梦还有无数如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都实现了从零到繁的突跃。这就意味着,此时此刻正有无数仍不知名的事物,很有可能在明天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由此观之,怀有一颗包容的心,接受了解新兴职业,将给我们的人生规划带来更多选择。创新求异,勇于改变,跟上时代发展的快节奏。作为中国人,我们格外清楚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弊病,“闭关锁国”的惨痛教训时刻警醒着我们“原地踏步就是退步”的通俗道理。作为人民出版社前身的商务印书馆就是顺应时代潮流,敢于创新发展的典型范例。从最初只印书不出书的小商务所,发展为今日的行业巨头,期间还遭遇敌军四次炮轰,它的成功不仅是创新驱动带来的发展生机,更重要的是坚持为国民提供思考力的不变信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下时代的繁华多样中,创新的是形式与方法,不变的是初心与本质。最后,求同存异,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传统行业,应当是在新时代新产业环境下需要我们始终牢记的。正如“章丘铁锅”的意外走红,“磨刀手艺人”的惊世之作,以及“吹糖人”、“皮影戏”的经世不衰,都彰显了传统行业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尚的绝对魅力。这是当下再高新的产品所无法取代的魅力。它们一直存在于人们记忆的最深处,是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职业,绝不能被轻视,更不能被同化!而我们所要做的是给它们包上时代的外衣,例如纪录片的播出或与科技的融合。总之,我们应该铭记老行当的绝对意义,避免追求新生产业而舍弃根本,丢失初心。时代大潮川流不息,发展道路四通八达。我们当扬起人生风帆,或逆流勇进,碰撞激情火花;或顺流而下,行稳致远!【解析】【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首先认真分析材料,三则材料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我们先对三则材料的大意作一个梳理:材料一主要叙述的是旧职业面临挑战,材料二主要叙述的是新职业兴起,材料三主要叙述的是老行当也能流行。综合三则材料,不难发现:材料围绕的核心话题是“职业”,背景是“时代的变化”,矛盾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新职业与旧职业”。根据材料涵义,结合题目提供的发言稿主题,本文的立意的方向可大致确定为“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生,该如何看待新旧职业,从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哪些旧职业是容易消失的?旧职业的消失会给社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二、哪些新职业是伴随着新时代产生的?这些新职业的兴起有什么意义?三、哪些旧职业或者说传统工艺是不应该消失,需要我们坚守的?四、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需担当哪些社会责任?理清楚这几个问题,文章的立意构思就水到渠成。误区提醒:1、三则材料是一个整体,立意应该建立在综合三则材料涵义的基础上,关注他们的同一性和对立性。因此,割裂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只抓住其中一则材料的立意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比如,只根据材料一或者材料二以“旧职业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规划职业生涯应紧跟时代潮流,选择新职业”等,都是有失偏颇。2、要注意题中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这一要求,切忌脱离这一要求泛泛而谈创新或者守旧。题意及立意参考:题意: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前,许多新行业正在诞生,许多老行业正在消亡,也有很多传统老行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高中生,我们该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选择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未来?立意1:拥抱新时代,面向未来规划职业,避免成为时代发展的炮灰。立意2:坚守老传统,价值永流传。老行业淡出人们的视线,并非真正意义的消亡,很多老行业只是从生活必需变成了文化审美。立意3:将对立的两面合二为一,用科技点亮传统老行业,老行业、老职业之所以老而经久不衰,尤其经历史沉淀永不褪色的精华,然而在口口相传和经验传递的农耕时代,常常由于天灾或人力因素而消逝,我们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传播的力量,让老行业走到更多人面前,焕发出新的光彩。立意4:选择新行业,心怀老传统。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科技怎么演变,我们都不应沦为工具的努力,人类最古老、最传统的行业,莫过于对人类心底真善美的需求。【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