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43260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祈祷 (q) 瞥见(pi) 谪官 (d) 称心如意(chn)B风靡(m) 倔强(jin) 女红(n) 受益匪浅(fi)C静谧(m) 悖论(bi) 愚氓(mng) 如火如荼(t)D濒临(bn) 蜷起(qun) 聆听 (lng) 鳞次栉比(zh)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A仙女公园内,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初二学年已下来一半。C走进六月的荷花池公园,便可见朵朵荷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D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大数据”“创客”等脍炙人口的关键热词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3.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王者荣耀推出的限时网游,真能有效遏止孩子们少上网吗?B. 通过此次报告会的学习,学校决定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C. 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D. 冬季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精神紧张、感冒等诱发的。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眷恋祖国 万水千山 鉴赏水平 阳光明媚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C.“休”“刃”“明”“本”(解说:这四个字从造字方法看都是会意字。)D.许知远的“偏见”或许是一种与当下快餐文化极不合拍的深入思考。( 解说:“偏见是思考”是这个句子的主干。)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南橘北枳”形容某种事物因环境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也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这一典故出自晏子春秋。B. 线索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如朱自清的背影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的法国人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D. 阳关雪节选自文化苦旅,表达了对唐人豪迈、放达的赞美以及后世未能继承这种积极风范的无奈和叹息,作者余秋雨是当代作家。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有窗(lng)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质,像要(bin)别它那交织(xun)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地面上花影浮动,暗香吹拂,人随着晌午的光霭花气在变幻,那种动,柔谐婉转有如无声音乐,令人(yu)然轻快。7默写(每空1 分,共9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五岭逶迤腾细浪, 。 (毛泽东七律长征)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山河破碎风飘絮,_。 (文天祥过零丁洋)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诗言志,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 表达出了诗人高瞻远瞩、为实现政治抱负而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令人振奋!8.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10分)【活动一:名著阅读】(6分)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我们都知道书名隐喻了主人公钢铁般的意志和精神,请你结合主人公的相关经历说一说“钢铁般意志和精神”的具体内涵。(6分,至少写出三点。) 【活动二:汉字演变】(2分)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2分)演变规律:_ 【活动三:字谜竞猜】(2分)学校举行文化节期间,八(3)班组织了一次猜字谜的游戏,请根据谜面作答:谜面:一杯一杯不落空 池里不见水,地上不见泥我行,我来猜:谜底分别是_ _ _ _ 。二、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古诗,完成第9题。(5分)渭上秋夕闲望 潘阆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注】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9.(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两句的妙处。(3分) (2)尾联借用太公垂钓的典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张岱西溪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后人遂以名( ) (2)目厌绮丽( )(3)精舍在西溪( ) (4)招余同隐( ) 11.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当以西溪为最B是日更定矣 大是奇景 C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过岭为西溪 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2)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治水必躬亲) (3) 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 13.湖心亭看雪中深夜独往湖心亭赏雪,西溪中为自己未能在西溪归隐而感到遗憾,请你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2分) (三)阅读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一文,完成1417题。(16分)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吴业炜 近年来,我国高分卫星系列、暗物质卫星、量子通信卫星等一系列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传回不少高价值的图片。那么卫星数据是如何从天上落到地面,最后变成人人可以看懂的图像的呢?想要说清楚这个过程,就不得不提到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站31年来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卫星数据接收。地面站接收最重要指标是卫星数据接收的成功率。(A)1986年建立以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逐步建成了以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昆明站和北极站为基础的国家对地观测卫星与空间科学卫星数据接收站网,负责20余颗对地观测和空间探测卫星的接收任务,xx年接收成功率高达99.7%。这么多不同的卫星,各个接收站最远相距数千公里,怎么做到及时接收,并保证这么高的成功率?首先,做好任务规划。每天一早,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任务需求在系统中完成所有资源的分配。如同摄鸟爱好者为了拍到更多鸟类的照片,需要熟悉不同鸟类的习性,规划好拍摄的时间和路线,运行管理系统也需要通过计算卫星轨道,确定不同卫星通过各个地面站的时间,然后根据科学任务安排好地面站的天线、记录和传输等资源。(B)不同的是,摄鸟爱好者只需1部相机,而运行管理系统面对的是5个地面站、20余部天线及配套的记录和传输资源。卫星数据是如何到达地面的呢?这得感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会在经过地面站上空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适合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并发送出去。接下来,就看接收系统的了。在到达接收任务开始时间之前,接收系统就会将天线对准卫星即将出现的方位。当卫星出现并开始发送电磁波信号后,接收系统会对电磁波进行全程锁定、跟踪,这就是为什么接收站的天线在不停转动的原因。同时,接收系统会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放大、变频、解调等处理,并将输出的卫星原始数据基带信号送到下一个目的地数据记录系统。这时,卫星数据将完成落地的最后一步:数据记录系统负责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卫星下行信号中,“抽丝剥茧”般提取出卫星基带数据,并如实地进行保存,为后续图像处理或科学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原材料。简单地说,就是将基带数据以“101001111”形式的二进制数据流保存下来。可怎么判断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呢?记录系统通常会提供一些辅助功能,帮助科学家在数据接收记录的同时对卫星数据的质量进行判断,以便及时对系统工作状态做出判断和调整,保障接收成功率。对地观测卫星数据质量最直观的质量判断手段是移动窗显示,就是将接收的卫星数据图像进行实时滚动显示,其效果就像通过卫星上的窗口在观察地球。就这样,卫星数据经过不停地变身和处理,最终完整地到达了地面。落地后的数据将通过高速光纤数据传输链路,从各个地面接收站传输到产品处理中心。在那里,卫星数据经过严密的几何纠正和辐射纠正处理,会变成我们可以看懂的卫星图像,如实地反映不同物体在不同电磁波段下的影像,既可作为导航用的卫星图像,也可用于农业估产、矿藏探测、环境监测等科研或工程用途。 ( 光明日报xx年06月)14.本文介绍的“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是指哪些事?(请分点概括)(3分) 15.请从划线句中选择一处,说说本句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我选( ), 16.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1)数据记录系统负责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卫星下行信号中,“抽丝剥茧”般提取出卫星基带数据,并如实地进行保存。 (2)记录系统通常会提供一些辅助功能,帮助科学家在数据接收记录的同时对卫星数据的质量进行判断。 17.读了这篇文章,王刚同学想给朋友讲一讲“卫星数据是如何变成我们看得懂的图像的”,请你阅读-小节,帮忙梳理一下具体的过程。(4分)卫星:采集数据 。地面站接收系统:将天线对准卫星出现方位 将原始数据送到数据记录系统。数据记录系统: 将基带数据以二进制形式保存产品处理中心:卫星数据经过处理变成卫星图像。(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3题。(17分)永远的槐花蜜赵学儒初夏,老乡进城,带来蜂蜜,是槐花蜜,即槐花盛开时蜜蜂采粉酿成的蜜。老乡说,这是头茬槐花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是咱太行山区最地道的蜜。老乡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太行山老家。我老家是个被大山围起来的村子,因为少雨,山上栽满耐旱的槐树,每年春天柳绿之后,山上的槐树便开了花。近看朵朵串串,远望成片,从空中俯视,沟沟梁梁都是雪色。轻风摇曳,花海泛起股股波浪,吹来缕缕花香。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那时老家穷,乡亲们都要采槐花,或自己吃,或喂猪。一次,我跟母亲上山去采花,她用长钩勾下树枝,我把槐花摘下,放到袋子里。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我家八口人,爷爷奶奶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我爸在外地教书,很长时间回家一次,我们兄妹四个都在上学,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记得那日母亲穿了一件绿褂子,在白色花海中格外显眼。橘红的阳光也从树缝探下头来,与她的微笑糅在一起,越发灿烂。我摘了一朵小花放到嘴里,咂咂滋味,开始有点苦涩,却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我们满载而归,身上还带着香甜的味道。母亲把槐花带回家,摊在干净的地上晾晒,便于存放。接着,她开始鼓捣猪食。她把槐花放进大锅,点燃灶膛的火,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槐花瘪下去了,又把一些谷糠放进去搅拌,再兑些凉水,开始喂猪。圈里是黑白两只猪,一顿吞咽。年终,母亲把一只猪卖掉,还“缺粮款”,另一只杀了,肥肉炼成坨,作为全家一年的油水。槐花的吃法多样:炒鸡蛋,把鸡蛋和槐花搅在一起,放锅里炒,鸡蛋熟了,菜就成了;蒸槐花,把槐花和面粉拌匀,再加点儿盐,放笼屉里蒸,出锅便可以蘸蒜吃;蒸包子,把槐花剁成馅儿,搅上些猪油,用棒子面、棱子面或山药面包好、蒸熟。那浓浓的槐花香,伴随着我们成长。我成家之后,在附近的水电站上班,家里的事基本落在妻子肩上。我上班是三班倒,一次早上下班回家,知道妻子去采槐花了,便去接她。山上,阳光灿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槐花漫山遍野地舞蹈。一群群蜜蜂来了走,走了来,嗡嗡声此起彼伏。在这片雪白的花海中,妻子头上的红纱巾分外妖娆。采完花,妻子开始下山。她的肩上背着装满槐花的筐子,筐子上还摞着鼓鼓囊囊的麻口袋。下坡时几乎是一路出溜,妻子的腰杆却总是挺得笔直,抵住筐子和口袋。回到家,她解下被汗水浸透的纱巾,让我替她拔头皮里的槐刺。猛地拔出来,殷红的血也跟着渗出来。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妻子特地养了三只猪,或卖了钱支付材料费,或用来招待帮工。为了让猪吃饱喝足快些长大,妻子采回了很多槐花,晾晒在房前屋后、坡坡台台,吸引了很多蜜蜂前来。老乡说,我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蜂蜜是自己家的,可甜了。我也没客气,认真地对老乡说,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 光明日报( xx年06月)18文章围绕“槐花”主要写了哪几件事?(3分) 19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1)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0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并分析“母亲”和“妻子”性格上的共同点。(4分) 21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的理解。(4分) 三、作文(共60+3分)24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用心去想象吧,想象是创新的源泉;用心去耕耘吧,耕耘是收获的源泉亲爱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用心去干什么?请以“用心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字数在600宇以上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4分)1.C(2分)(谪zh官,风靡m,蜷qun起)2.A(2分)(“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称赞。)3.C(2分)(A“遏止”与“少”语意矛盾;B改进和加强语序颠倒;D句式杂糅。)4.C(2分)(“刃”“本”为指事字)5.B(3分)(应为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6.(4分)棂 辨 绚 悠 7.(9分,每空l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活动一】(6分)示例:.自我献身的精神:保尔在战场上敢于冲锋陷阵,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保尔参加了铁路建筑,战胜了暴雨、泥泞、大雪、冻土等恶劣环境以及饥饿、疾病等困扰,如期修好了铁路。.坚定不移的信念,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病愈后,他立刻又回到了工作岗位。.顽强坚忍的意志,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拿起笔来歌颂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的英雄,在创作中获得了新生。.积极乐观的精神,一生历经坎坷,年幼丧父,童年时受尽屈辱,革命中多次险些丧命,但从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对革命的热情。饱满的工作热情,多次差点被死神带走,他从来都是不顾病痛的折磨,积极投身到工作中。(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活动二】(2分)马,由繁到简、由形象到抽象【活动三】(2分)谜底分别是林 也二、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题。(5分)9.(1)(3分)采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声色结合)的手法,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陶醉。(2)(2分)表达了诗人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二)阅读短文,完成1013题。(15分)10.(4分)(1)命名 (2)满足 (3)房子 (4)隐居(每小题1分)11. (3分)C 12.(6分)(1)只是它们叶子的形状很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的并不同。(2)如果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如果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3)宋高宗第一次到武林,因为这里物产丰富,想在这里建立都城。(每句2分)13. (2分)率真自然,随性而为、淡然独立的个性和和沉醉于自然美景,赏玩风景的闲情逸致。(意对即可)译文:粟山高六十二丈,绕一周共十八里二百步。山下面有个岭叫石人岭,(石人岭)陡峭挺拔十分稳固地矗立着,形状和人的形状相似,(旁边)类似于发髻的两座山峰也是一副耸立的样子。过了(石人岭)就是西溪,(这里)居住着几百户村民,(村民)聚集起来成为村落和集市。相传在北宋南度的时候,宋高宗第一次到武林,因为这个地方物产丰富,想在这里建立都城。后来得凤凰山作为都城,便说:“西溪暂且留下(供定都选用)。”后人于是便用这个名字来给(西溪)命名。 (西溪)处地十分偏僻幽静,有很多古梅,梅花树枝条短小,枝条弯曲并密集交错,很像黄山的松树。喜欢游玩的人到这个地方,买了些和小的(梅花),栽种在花池或树盆里,来作为精致景观。这个地方有间秋雪庵,(里面)一片芦花,在明月的照映之下,白得像堆积的雪一样,真是奇妙的景观。我说西湖确实是江南美丽的地方,深入它中间的时候,眼睛就会满足色彩绚烂的景色,耳朵就会满足笙笛奏出的乐曲,想寻找深幽的溪流和迂回曲绕的山谷,可以像桃源、菊花那样避让尘世的地方,应当把西溪当作最好的地方。我的朋友江道暗在西溪有精巧的房子,邀请我一同归隐。 我因为留恋于奢靡的尘世,未能赶到那里,到现在还深感遗憾悔恨。(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14.(3分)卫星数据接收及时,成功率高的原因。卫星数据是如何到达地面的。怎么判断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符合题意即可)15.(3分)(A)举例子,列数字。例举密云,喀什等卫星地面站,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遥感卫星数据接收成功率高。(B)作比较,列数字。将卫星运行管理系和摄鸟爱好者作比较,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运行管理系统任务规划的复杂性。16.(1)(3分)“抽丝剥茧”原指一根根抽丝,一层层剥茧,这里形象地写出了数据记录系统提取卫星基带数据过程之细致与严谨,以确保原材料的准确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3分)“通常”表示“大多数情况”,说明一般情况下记录系统会提供辅助功能,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删去,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7.(4分)将数据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对电磁波锁定、跟踪;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处理;从卫星下行信号中提取卫星基带数据。(意思对即可)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3题。(17分)18(3分)老乡带来槐花蜜;母亲采槐花鼓捣猪食并为家人做美食;妻子采槐花喂猪19.(1)(3分)运用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受伤后的从容、淡定,以及为了家庭而顾不上疼痛的辛劳。(2)(3分)比喻,将蜜蜂比作天兵,生动地表现了蜜蜂之多,侧面烘托了槐花的繁多与香甜。20(4分)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都以自己的劳动改善家庭生活,都能自觉承担家庭的重担;坚强、乐观,采槐花被刺都毫不在意,都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艰辛。21(4分)结构上:照应题目,收束全文,与开头老乡说的话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内容上:点明题旨,这蜂蜜寄托着“我”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母亲、妻子的感激之情,所以“我”认为它是最好的。三、作文(共60+3分)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