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七上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4325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七上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七上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七上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选择题1.(xx绥化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xx沈阳1.)“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A. 种植作物 B. 磨制石器 C. 饲养家畜 D. 打猎捕鱼3.(xx湖南常德1)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黄帝 B炎帝 C. 禹 D. 舜4.(xx德州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5(xx无锡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6.(xx岳阳29.)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传说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B.黄帝 C.蚩尤 D.舜帝7.(xx聊城1.)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8.(xx广东中考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9.(xx山东烟台1)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10.(xx福建1.)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 种植水稻 B. 种植粟 C. 建造干栏式房屋 D. 使用青铜器11.(xx黑龙江龙东1)2017年10月15日,袁降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通过测产验收,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居民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元谋人12.(xx北京1)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图)的主要依据( )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13.(xx青岛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过着定居生活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会制造陶器ABC D14.(xx东营1)与“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相关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二材料题15.(xx南京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程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中国古代史请回答: 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16.(xx无锡36)走近遗迹,触摸历史,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始祖” 。(2)红米饭,南瓜汤,重上 ,在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回望苍茫群山中的星星之火。xx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七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BAABCBC891011121314CBBACDB二材料题15.(xx南京26.)【答案】末、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16.(xx无锡36)【答案】黄帝和炎帝。井冈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