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42927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4分,共140分)1.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巳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A. 宗法制遭到破坏B.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C.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D. 分封制受到冲击【答案】D.2.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用:“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出在皇帝制度下A. 皇帝处理一切事务B. 皇权至高无上C. 三公九卿形同虚设D. 丞相位高权重【答案】B【解析】“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特点,故B正确;A中一切事物不符合皇帝制度特点;三公九卿属于执行机构,并不是虚设,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丞相制度信息,故D错误。3.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工部具体实施,故B项正确;尚书省不能草拟诏令,故AD项都错误;门下省负责审核,不能草拟诏令,故C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三省六部制相关知识,学生结合题干关键信息“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即可回忆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工部具体实施,得出正确答案。4.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这首诗据说是明太祖感慨自己处理国事,十分繁忙。这导致后来明朝继任者采取的重大政治措施是A. 设内阁B. 废除宰相制C. 设中书省D. 设军机处【答案】A【解析】题干诗中描述了明太祖的劳累生活,他的劳累生活是因为他废除了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结果。明太祖为减轻皇帝繁杂的事务设殿阁大学士以协助皇帝,后来形成内阁。故A正确;废除宰相是明太祖行为,不是后来的措施,故B错误;中书省是明朝之前的机构,故C错误;D是清朝设立。点睛:本题容易选择B项,错误原因学生对于废除丞相和内阁制度的皇帝认识不清,错误认为废除丞相之后就设立了内阁制,废除丞相的是朱元璋,设立内阁的是明成祖。5.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成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 君主制的盛行B. 小国寡民C. 公民政治的盛行D. 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6.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B. 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C. 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D. 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7.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道:(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B.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C.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D. 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可知是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销售商品,故A正确;禁烟运动只是借口,故B错误;走私鸦片不是根源,故C错误;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也不是导致鸦片战争的根源,故D错误。8.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材料应出自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改订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规定,惩办反帝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与题意相符,A、B、C三项与题意无关,故D项正确。9. 当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传回时,消息灵通的中国人群情激昂。蒋介石日记载:“排日风潮,皆未稍息。此乃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可谓破天荒之壮举。”此“壮举”是A. 新文化运动B. 国民革命运动C. 五四运动D. 国共合作【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关键词“凡尔赛合约”“群情激昂”“第一次示威运动”,可知其指的是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在国内引起人民的不满和抗议,学生代表,工人等示威游行,被称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也就是材料中所指的“壮举”,故C项正确。凡尔赛和约是1919年6月签订,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且是思想解放运动,非“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是指从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两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均晚于1919年,故BD项错误。10. 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 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 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未竟事业”是解答的关键,孙中山先生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而穷其一生,所以正确答案应为A项。BCD项不是孙中山的遗愿,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点评:孙中山一生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领导辛亥革命,希望国家的独立与富强。孙中山并未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完成了孙中山未完成的使命。11. 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共产党要走A. 城市中心道路B. 国共合作道路C. 统一战线道路D.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出红军在井冈山开辟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D正确;A与材料中心意思相反;B是国民大革命时期;C不符合材料“武装割据道路”内涵。12.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A. 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B. 卢沟桥事变爆发C. 淞沪会战的最新战况D. 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以上时间只有A与提干相符,故本题选择A。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百团大战二、大题部分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利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伯利克里“雅典的一切公职对所有公民开放,通过抽签选举产生(除将军外)实现了古希腊人参政愿望。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世界上古史材料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至图四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开创的?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什么?并依据所学知识列举雅典民主制得以实施的政治机构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推断这是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文件?该文件的颁布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案】(1)朝代:图示一秦朝、图示二唐朝、图示三明朝、图示四清朝;趋势:君主专制(皇权)不断加强(2)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机构: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3)文件:出自英国的权利法案意义: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回答;第二小问从雅典政治机构回答即可。第一小问从权利法案回答;第二小问从君主立宪制确立回答。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1)根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答案】(1)原因:清政府彻底腐朽;全国革命时机成熟。(2)意义: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权利,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等。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思想和经济角度回答。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及其成立的重要意义。【答案】(1)条件: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早期的建党活动;共产国际的帮助。 (2)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进行斗争,并取得最后胜利。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并结合所学从阶级、思想、个人以及国际组织帮助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信息归纳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