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42857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1. 古代某制度下,“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该制度“形成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据此可判断下面对该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宗与小宗相对立B实行自下而上举荐制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2. 西方某学者说:“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国家元素,在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业已到位。其在欧洲的浮现,则晚了整整一千八百年。”该学者评论的是()A. 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3. 唐代宗时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A是门下省官员B掌控监察大权C隶属于中书省D负责起草诏令4.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A保障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人才选拔的权力由地方掌握 D主要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5. 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仅作为尚书省下执行机关的首脑,而明朝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明朝()A设置了内阁B君主专制的加强C废除了丞相D国家权力的下移6. 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这一做法()A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进一步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力C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D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7. 按法律规定,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选举法还規定,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说雅典城邦()A实行公民轮番而治 B注重对权力的制约C强调法律至上权威 D铲除旧氏族的势力8下列法律条文摘编自十二铜表法之所以说这部法律的颁布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因为十二铜表法()A能够保护平民的私有财产B严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可限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D使得平民掌握了法律的立法权9. 有学者评论某个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进步方式,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随之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这个国家()A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国 B形成了以议会为权力中心的君主立宪制C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D形成了皇帝掌握国家大权的君主立宪制10. 179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与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各项权利,分别由各州或人民予以保留。”该规定()A造成联邦政府软弱无力 B促进了美国共和制的确立C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11. 有学者评价近代某国代议制,认为它阻碍了各邦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垃圾”,“议会民主只起到专制的遗羞布作用。”学者意在说明该国的政治体制()A专制主义色彩十分浓重 B推动国家最终实现了统一C确立标志是权利法案 D宰相掌握国家实际大权12. 沈志华在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在哈尔科夫铁路工厂,当一位社会党人向工人们宣布沙皇已被推翻时,一些工人把他从临时搭起的讲台上揪了下来。在赫尔松,当省长宣读尼古拉二世退位的诏书时,一些刚刚参加了革命游行的工人双膝跪下。”这说明当时的俄国()A二月革命的时机并不成熟 B工人阶级希望和平夺权C临时政府的政治策略失当 D传统政治观念仍然存在13. 马克思说,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下面事件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新中国的成立 D法国大革命14.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大多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如“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A是太平天国辉煌历史的再现 B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王朝C表明金田是革命志士的圣地 D便于传播,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15.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描述某条约时说:“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所说的条约()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B签订于1858年C是南京条约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16. 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等几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C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 D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17.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可能是()A有关太平天国运动 B出现在1895年 C与八国联军侵华有关 D. 有关辛亥革命18. 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变革 B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C五四运动取得了中国外交的胜利 D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9根据下图中的提示,你认为 ()A 该事件是武昌起义 B该事件是秋收长沙C该事件发生在南昌 D该事件发生在广州20. 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A使中国基本实现统一 B创立了新的革命道路C实现了伟大战略转移 D改变了解放战争局面21. 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22. 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919年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英美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这些变化反映出中国()A成为世界强国B外交逐渐自强C废除了不平等条约D摆脱了列强压迫23. 二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下列对应正确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措施 A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措施 B C 军事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A“铁幕演说” B欧洲经济共同体C经互会 D越南战争24二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年有。但二战后西欧各国化干戈为玉帛。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达到成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这主要得益于()A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D美国称霸全球战略25下图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局势。根据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A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领导世界 B美国的国家实力已严重削弱C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D国家利益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26. “这是总结了中国人民在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经验,而制定出来的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刘少奇评价的这一文献()A是一部资产阶级宪法B是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颁布于1954年D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7. 下图是1949xx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A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B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C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28在广泛吸收香港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各项不属于该法的基本原则的是()A“一国两制” B“民族自治” C“港人治港” D“高度自治”29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美国的挑拨和煽动下,处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特别是邻近中国的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对新中国存在种种疑虑和偏见。如何处理同这些国家的关系,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新中国以主动姿态采取的举措主要是()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参加日内瓦会议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谋求重返联合国30“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下列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体现此精神的是()A另起炉灶 B一边倒C不结盟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第II卷 非选择题(40分)31.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实行的历史背景。(3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分封制相比“郡县之制”的进步性有哪些?(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元朝设置行省的历史意义。(4分)32.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法治社会的真谛在于: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只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意思是“罗马帝国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自然法则是“将自然理性注入人心的道德法”,是一切事物的逻辑和秩序。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限制政府权力)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总目标,加快建立和完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制度安排,致力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门洪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的战略布局 请回答: (1) 请补全材料一方格中所缺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历史意义(5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美国是如何践行“有限政府”的理念。(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我国实行依法治国重要意义。(2分)33. 中国近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积极领导和参与民主革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加以实践。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材料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 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的土地分配方案进行简要评价。(3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在民族方面的革命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的历史意义。(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3分)3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概括材料一中所体现的国际局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局势产生的影响。(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有哪些积极影响。(4分)高xx级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CBABCDACBDADBD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DDCCABCABDBBCA31.(1)背景:西周灭商,获得了对中原区域的控制权;西周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宗法制度的建立。(三点3分)(2)进步性:减少了地方割据,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或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打破世卿世禄的选官方式,中央任命地方官员,能够唯才是举。(三点3分)(3)特点:权大而不专,服务于朝廷的集权。(1分)历史意义: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分)32. (1) 所缺文字:公民法,万民法。历史意义: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古罗马的社会矛盾;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对后世西方近现代国家立法提供了很多借鉴。(5分)(2) 实行联邦制,但宪法中未明确规定属于联邦政府掌握的权力,一律下放地方各州;(1分)践行三权分立原则下的民主共和,行政、立法、司法分别归属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相互制衡。(2分)(3) 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发展成果。(2分)33.(1) 评价: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能够激发农民斗争的积极性;但绝对的平均主义不利于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带有强烈的空想色彩;战争的年代也未能提供全面实施的可能,最终成为一纸空文。(2) 主张:对外要求反对帝国主义;对内主张民族平等;(2分)意义:有利于团结国内各民族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促进国民革命的开展(2分)(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34.(1)局势:东欧依靠苏联,西欧依靠美国的局势;(1分)影响:两大阵营的对峙造成了长期分裂,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2分)(2)变化:西欧、日本在外交事务上独立性、自主性增强;(1分)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和西欧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逐渐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两极格局中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分)(3)影响:世界局势得以相对缓和,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