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42500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新人教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A. 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 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C. 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D. 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答案】C2“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材料中“争”的实质是A. 确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 B. 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C. 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D. 促进社会的顺利转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主要是对社会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故C项正确。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并非百家争鸣的“核心问题”,故A,B,D项与题意不符。3“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呈现的显著特征,秦汉时期开始形成,涵盖地理、制度、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A.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C. 严刑峻法、思想专制 D. 顺应自然、遵循天道【答案】A 4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 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 B. 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C. 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D. 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答案】C【解析】“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C正确,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B。5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南宋A. 儒家伦理的普及化 B. 书院教育非常发达C. 商业发达影响农业 D. 社会动荡人心败坏【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南宋出现许多通俗教育读本,倡导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反映了理学思想逐渐普及,影响到民众生活,故A正确;通俗教育读本并不是学校的教科书,故B错误;材料反映了理学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和“商业发达影响农业”无关,故C错误;南宋理学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并不代表当时社会动荡人心败坏,故D错误。6“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A. 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B. 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后的政治现实C. 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的呼应D. 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答案】A【解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主张,猛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故A正确;军机处建立是在雍正时期,黄宗羲于康熙三十四年去世,B时间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明末清初思想家并没有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故C错误;明末清初思想家并没有超越传统儒学的范畴,故D错误。7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 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 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 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答案】D8“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几任教皇、红衣主教等高级神职人员”(解光云主编世界文化史)这主要表明A. 意大利的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 资本主义萌芽还未出现C. 文艺复兴运动刚刚开始 D. 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局限于社会上层”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群众基础不广泛,故D项正确;A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排除;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9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A. 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B. 苦修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C. 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D. 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信仰上帝即可得救,不需要苦修和事功,人文学者伊斯拉谟“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主张内心中要有上帝,二者观点相同,故B正确;A、C伊拉斯谟的思想无法体现,故排除A、C;D是加尔文的主张,故D错误。10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德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A. 文化氛围的宽松 B. 科考功名的需要C. 印刷成本的降低 D. 主流思想的演变【答案】C 11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据材料可知当时A. 中国科技重理论阐释 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科技忽视理论阐释,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中国的科技成就都是古典科技的技术经验的总结,而西方趋向近代科学,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发展趋势不同决定,中国处于封建制度衰落时期,西方跨入近代,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无体现,“东学西渐”历程开启于新航路开辟,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12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这首唐诗A. 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 B. 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 真实再现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 D. 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答案】B【解析】唐诗属于文学作品,被称为第二手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材料中诗歌描写的是唐朝开元年间洛阳繁盛景象,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洛阳城信息,不是长安城,故A错误;材料描述贵族的生活,不是下层老百姓生活,故C错误;史料要和考古挖掘验证,故D错误。13京剧脸谱是根据人物性格、性情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 注重描绘人物性格多样性 B.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 体现了京剧艺术的虚拟性 D. 表明京剧艺术走向成熟【答案】B1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15“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A. 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 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C. 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 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答案】C【解析】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提倡理性思维,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故C正确;牛顿主要是物理力学成就,故A错误;B中彻底说法绝对;D属于文艺复兴影响。16近代德国革命家李卜克内西曾评述:“ (1859年)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繁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马克思自己在世界嚣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正是这种革命,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肯定达尔文学说改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B. 突出马克思主义创立具有划时代意义C. 两者准备的革命意在批判社会制度弊端 D. 两者革命共性在于都促进了社会进步【答案】D17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A. 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 B. 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C. 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D. 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发现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根据材料“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可知,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C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反映了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未体现英国政府的作用,故B项错误; 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8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 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D. 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答案】C 19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这表明李大钊A. 能够批判认识儒家传统文化 B. 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自相矛盾C. 要求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 D. 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批判孔子不是批判孔子本人,而是批判专制政治的灵魂,显然说明李大钊能正确批判儒家思想,故A正确;B中自相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C中全盘否定不符合李大钊思想;D非材料提及的主旨。20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与这段话相关的是()A.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 新民主主义理论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 统一战线思想【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叙述上看,毛泽东认为打仗需要有一个“家”,也就是根据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根据地有关的理论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B选项主要论述的是革命方向和阶级问题;D选项材料与此无关。21“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A. 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B. 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C.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D. 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答案】D22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A. 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 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 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成功培育“南优二号”【答案】A【解析】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1970年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南优二号”,BCD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964年中国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符合题意,故选A。2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在20世纪中期,上海的影院可以即可以放映香港影片,也播放反映大跃进的影片,这表明当时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A、B、D在题文中没有明确表述,不符合题意。24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A. 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 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C. “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D. “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到1966年,建国十七年来,教育事业的重大成就是形成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故A正确;“科教兴国”是20世纪90年代初步实施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后初期,三个面向”是80年代提出的,B、C、D时间不符和材料,排除。25“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甚至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吻合的是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安娜卡列尼娜 D. 等待戈多【答案】A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城,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黄宗義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他认为“人欲”不能抹杀,“天地之产,皆有所用,饮食男女,皆有所负”,这是对先秦儒家“性也,天之就也”的“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材料二 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剧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失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蕴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二者都具有开启民智的启蒙功能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蘊及其影响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时所利用的理论和批判的对象上有何不同之处。(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和各自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答案】(1)不同:欧洲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的“天道自然”和“仁政德治”思想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拾取儒学的民本思想和“人性天就”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和程朱理学的虚伪。(8分)(2)相似社会基础: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封建思想文化的严重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6分)欧洲启蒙运动影响: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思想武器;促进近代自然科学;动员了法国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任意三点3分)明清影响:反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任意三点3分)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封建思想文化的严重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思想武器。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生育文化源远流长。夏禹时期以后,人口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夏商时,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从孝的观念出发,要求世代相传,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口增殖思想。西周时,又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重男轻女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论述过人口问题,并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在地广人稀、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主张人口增殖始终是我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流。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一文中较为完整地表述了他的早期人口思想:“盖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志矣,其势已岌岌不可终日。上则仕途雍塞,下则游手而嬉,嗷嗷之众,何以安此?”在论及“人满之患”的危害时,他进一步提出:“明之闯贼,近之发匪,皆乘饥谨之余,因人满之势,遂至溃裂四出,为毒天下”。随着孙中山从改良到改革的思想改变,其人口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百兆苍生之众”已不是“人满为患”,而是可以作为 “发奋为雌,无敌于天下”的宝贵人力资源,是建设独立富强的有利条件。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不仅不同意当时中国人口太多的观点,而且还将人口作为避免亡国灭种的最有效的武器。他认为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不仅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而且要把智力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国民新道德的教育作为培养革命建设人才的教育方针。摘编自论孙中山的人口思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有关人口思想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人口思想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0分)【答案】(1)特点:较早注意人口问题(历史悠久);出现重男轻女思想;人口思想十分丰富;主张人口增殖的思想是主流。(8分)(2)变化:由初期认为中国人口过多到后期主张只有增加人口数量,通过教育提高人口质量,才能避免亡国灭种。(2分)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孙中山思想的进步;孙中山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等。(任意4点8分)【解析】(1)特点:根据“夏商时,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从孝的观念出发,要求世代相传,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口增殖思想”得出较早注意人口问题;根据“西周时,又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重男轻女思想”得出出现重男轻女思想;根据“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论述过人口问题,并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得出人口思想十分丰富;根据“主张人口增殖始终是我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流”得出主张人口增殖的思想是主流。原因:根据所学,分别从民族危机的加深、孙中山思想的进步、孙中山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等角度分析回答。18(12分)阅读图表材料,回答问题图表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件。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准确)【答案】示例一:工业革命引起了中西方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2分)论述: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继之而起。工业革命在经济上推动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崛起;政治上以英国议会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掀起高潮,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思想文化领域出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自然科学突飞猛进。这一切预示资本主义将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统治。(6分)另一方面,为了开展工业革命,开辟世界市场,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加紧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通过鸦片战争等用武力迫使中国打开国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而造成东方从属西方的局面。同时,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也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但如何实现近代化,是传统且落后的中国面对的重大课题。(4分)总之,工业革命促进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封建落后的中国则成为西方侵略对象,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方差距逐渐拉大。示例二: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2分)一方面,列强侵华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破坏了中国的各种主权,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4分)另一方面,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经济上,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政治上,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新的阶级力量崛起,提出建立民主政治要求并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旧有的封建制度和统治秩序;思想文化上,伴随西方思想涌入,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题。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和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6分)尽管如此,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殖民利益,而决不是为了传播近代文明、帮助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才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