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十月月考试题(翠微班含解析).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4227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十月月考试题(翠微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十月月考试题(翠微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十月月考试题(翠微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十月月考试题(翠微班,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营建陪都洛邑没有起到拱卫都城镐京的作用B. 姬姓诸侯国大体分布在当时的主要农业区C. 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不利于稳定西周政局D. 分封功臣吕尚是为了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营建陪都洛邑起到了拱卫都城的作用,故A项错误;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有利于稳定西周政局,故C项错误;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拱卫王室,故D项错误;由图片信息可知,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考古资料显示,商代的青铜器出土主要分布在河南,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出土分布很广,其中以王畿所在的陕西、河南出土最多。诸侯国的铜器也有发现,但多属姬、姜两姓的诸侯国,如燕、鲁、卫等。边远地区如巴蜀、吴越等古国西周时期的铜器,其兵器、工具多保留本地土著的传统,礼器和乐器的形制受中原周器的影响较大。上述材料反映了A. 青铜成为维系统治的唯一纽带B. 青铜器只限于王族地区C.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辐射D. 青铜器的实用功能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反映了文化的统一性,这是分封制促进周辖区内文化融合的结果,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青铜器是维系统治的唯一纽带,A错误;就青铜器的分布来看,不限于王畿所在,B错误;三代时期由材料和工艺的限制,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和兵器,实用性功能不多,D错误。3.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国有史,州有志、其义一也”,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这说明编修家谱的主要目的是A. 传承家族文化B. 不忘血脉孝道C. 促进家国认同D. 补充史料不足【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谱”体现出血缘关系;材料“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说明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这体现出家谱的编修主要目的是强化对家国的认同,故C项正确;AB项是家谱对家族的作用,不全面,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点睛:明确“家谱”体现出血缘关系;结合“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从中分析出答案。4.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A.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B. “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C. 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D. “君权神授”思想萌芽【答案】A【解析】材料“祖”为宗庙体现出宗法制思想,“社”为社稷体现出分封制度思想,二者是维系西周政治特征,体现出“家同一体”的思想,A正确;等级森严不符合材料内涵,B错误;“天人合一”思想不符合主旨,C 错误;材料体现出管理国家思想,不是君主权力来源,D错误。5.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A. 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B. 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C. 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D. 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答案】C【解析】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表明对宗法的遵从,故A项错误;“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没有涉及到礼乐制度,故B项错误;“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有利于形成对华夏祖先的认同,故C项正确;“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没有涉及王权与族权的分离和冲突,故D项错误。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6.秦朝时期,御史大夫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代表朝廷起草诏命文书,不仅可以弹劾百官,而且如果丞相位置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补其位。由此可见,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是为了A. 监督各级官员B. 维系内外政治C. 防范丞相专权D. 加强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御史大夫不仅可以监察百官,而且随时可以替代丞相;故可知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是为了制约相权而加强君主专制,D项正确。御史大夫可以监察百官,但材料强调秦朝设御史大夫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御史大夫具有维系内外政治的作用,而是强调秦朝设御史大夫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C项是秦朝设立御史大夫的直接目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7. 秦朝时期,北京地区的最高长官是A. 燕王 B. 广阳郡守 C. 幽州牧 D. 范阳节度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因此B符合秦朝制度内容。A属于分封诸侯,它符合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后来的明成祖朱棣。C出现于汉朝。D指的是节度使,它出现于唐朝中后期。故本题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名师点睛】例题:下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上是由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建立的封国,不存在州或郡的行政单位;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行政单位为郡、县;唐朝地方行政单位是道、州、县。根据地图,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单位有郡、有国,还有州的建制,说明这一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这一历史状况的只能是在西汉时期。本题难度不大,根据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只要知道西汉时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可选出正确答案。8.秦汉时期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这一做法A. 标志着封建制度由此开始B. 有利于减少重大决策的失误C. 强化了察举制的重要地位D. 旨在限制丞相权力【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朝议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减少重大决策失误,不是限制丞相的权力,故B正确,D错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井田制的瓦解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排除A;察举制是西汉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故答案选B。9.秦王扫六合,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时间在下列年代尺的哪一位置?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是在公元前221年,因此符合要求的是C选项。A选项是商朝建立的时间;B选项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时间;D选项是西汉建立的时间。点睛:本题考查的就是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所建立的时间。所以要求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符合要求的一项,把各个时间点的历史大事分析出来即可。10.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 颁布秦律,以法治国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 丞相掌握大权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秦朝的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官员不再世袭,没有封土,把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了中央,故B正确。AC项不是从官员的任命方式上进行分析的;D项只是说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未体现官吏的选拔方式。因此ACD均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1.唐朝政事堂一般有十几个人参加,类似于今天的内阁或委员会,在玄宗时代,中书、门下两省的长官总有一个职位空缺,同时尚书省出局,这等于出现了实质上的首相。在张说任首相期间,将政事堂改为了中书门下。据此可知当时A. 机构调整适应战乱动荡B. 相权威胁皇帝独尊地位C. 科举选士推动精英政治D. 权力制衡机制渐趋削弱【答案】D【解析】【详解】原先三省六部制度下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由于尚书省的出局,原先权力制衡的机制逐渐减弱,故D项正确;当时机构调整并不是适应战争动乱,故A项错误;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相权并不会威胁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权力分散,并不是科举考试的推动,故C项错误。12.唐朝时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传“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由唐至宋的这种变化A. 是唐朝设置节度使的直接结果B. 导致宰相的职权被严重削弱C. 源于唐朝开创科举制选拔人才D. 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关【答案】D【解析】【详解】唐朝设置节度使与题干中的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唐朝和宋朝宰相的权力的削弱与百姓想做什么官无关,故B项错误。 隋朝开创科举后,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广选人才,但与选拔什么类型的人才无关。故C项错误。宋朝重文轻武,所以百姓都想做文官,故D项正确。1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14.“按照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A. 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和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B. 隋朝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C. 魏晋时期的察举制度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D.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据材料“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向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演变,故D正确。唐朝不是民主推举官员,故A排除。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汉朝的察举制度,不符合“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故D排除。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的重点知识之一。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人才选拔制度,他最大限度的为官僚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为寒门贫民提供了走向仕途的途径,这也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相对于科举,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则限制了人才的出仕,汉末与晋末的衰颓也一定程度上与人才选拔制度有关,而且无论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他们都造成了官僚小集体,士族代代相传的后果,为官僚腐败无能提供了途径,更能造成地方割据,诸侯征伐不休,引起国家分裂。15.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A. 秦朝丞相汉朝中书令B. 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C. 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D. 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答案】C【解析】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宋朝的通判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故答案为C项。秦朝的丞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朝中书令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排除A项;秦朝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唐朝的节度使是拥有军权和行政权的地方长官,排除B项;宋朝的枢密使掌握军权,明朝的殿阁大学士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排除D项。点睛: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设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加强监察机制的表现。16.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布衣卿相,礼贤下士”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皇帝制瓦解B. 官僚政治形成C. 郡县制瓦解D. 贵族政治形成【答案】B【解析】分封制下根据血缘关系通过世袭形成贵族政治,“布衣卿相,礼贤下士”是指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命调遣,表明官僚政治的形成。故答案为B项。皇帝制度和郡县制确立后形成官僚政治,排除AC项;材料反映的变化表明贵族政治逐渐瓦解,排除D项。17.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18.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洪亮吉曾言:“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或者日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至矣故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由此分析洪亮吉人口论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 认识到人口激增会带来社会动乱B. 发现了清代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C. 肯定了人口多是国家富强的前提D. 意识到盛世之下隐藏着人口危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清代乾隆年间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故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可知作者认为人口数急剧增长激化了人口与资源矛盾,故选D。而A、B、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城市的发展人口危机19.早在1830年,就有47名在华英商上书英国议会,要求英政府“采取与英国国家相称的决定,并占领中国沿海岛屿一处”,以“保护”英国对华贸易。这一目的最早实现是在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中的英商要求“占领中国沿海岛屿一处”,可知是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故选A。20.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此,英国A. 扩大国内生产规模B. 纠结法国发动战争C. 决定对华资本输出D. 提出划分势力范围【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纠结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扩大国内生产规模和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对华资本输出和提出划分势力范围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故C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1952年”,然后由此排除即可。21.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22.下图为近代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图中开放最西通商口岸的对应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开放的最西通商口岸是重庆。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B、D项。点睛: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辛丑条约没有规定开放通商口岸。据此确定本题答案。23.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A. 北京条约的签订B.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 马关条约的签订D. 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答案】C【解析】材料所述为西方列强重视对长江流域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开始涉足长江流域,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进一步扩大了在长江流域的在华权益,A错误,C正确。B没有涉及在长江开埠通商的内容,排除;D和题意无关,排除。故答案选C。24.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A. 滥杀无辜百姓B. 盲目排斥洋货C. 极端排外情结D. 维护传统社会【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及材料“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有一根火柴”便被杀害,反映了义和团的“极端排外情结”,所以应选C;AD与材料无关;盲目排斥洋货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B。25.xx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这明确表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族革命斗争。”(略论“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下列对九一八事变描述正确的是A.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民族矛盾B.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C. 东北的沦陷,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最大的损失D. 在发生九一八事变的地方,日军建立了“荣”字1644部队【答案】C【解析】【详解】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大片国土等日军占领,东北逐步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以此为跳板,继续对华北实施蚕食政策,因此东北的沦陷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最大的损失。故答案为C项。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民族矛盾,排除A项;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排除B项;在发生南京大屠杀的地方,日军建立了“荣”字1644部队,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九一八事变的有关内容来确定答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不仅大片国土沦丧,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26.日军占领台湾和朝鲜后,实施的是“总督制”直接统治,不存在任何名义的“自治”机构。相比之下,日本在大陆占领区则都挂有“白治政府”之类招牌,要求建立各级政权都“必须真正适合于汉民族的特性”。这在本质上体现了日本A. 打倒和摧毁抗日容共政权B. 在沦陷区实行地方自治C. 拉扰反蒋分子以激起内讧D. 实行以华制华侵略政策【答案】D【解析】由材料“必须真正适合于汉民族的特性”体现日本实行以华制华侵略政策,故选D;材料与AC无关,排除;B没有揭示材料的实质,排除。27.自古以来,总有一些呐喊,让人热血沸腾。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宋哲元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李少石的“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陈毅的“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都是穿越历史的呐喊、热血写就的精神。这些呐喊、这种精神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特征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 B. C. D. 【答案】B【解析】材料中这些呐喊、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正确。为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意义,排除。故ACD排除,B项正确。28.如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关于第1军的部分内容(选自张正隆著作雪冷血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体现了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 印证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已经开始C. 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即已开始,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已经开始,故B项正确。东北地区不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则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排除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与材料不符,排除C。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与材料部分时间不符,排除D。29.如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该作品意在A. 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C. 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成果D. 嘲讽日本侵略者不自量力【答案】B【解析】漫画的喻意是军民团结一心,就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因此该作品意在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故答案为B项。1938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是国共合作抗日,是军民团结抗日,排除C项;D项不符合漫画信息,排除。点睛:本题属于历史漫画类选择题,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0.有学者指出,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表现不佳,但仍是抗战时期人数最多的军队。特别是抗战之初,正面战场打击了日本的进攻势头,推动了持久抗战战略的实现。该学者意在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A. 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B. 具有重要地位C. 暴露了军队腐败的严重 D. 战略战术失当【答案】B【解析】“特别是抗战之初,正面战场打击了日本的进攻势头,推动了持久抗战战略的实现”说明作者对于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持肯定态度,B正确;国民党抗战并没有阻止日军的进攻,A错误;国民党腐败材料没有体现,C错误;D中战略战术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阅读(第31题13分、第32题13分、第33第14分,共计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整理自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隋唐时期之所以强调山川形便原则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另外,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摘编自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运行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共同政治目的。【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共议国政,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人;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共同政治目的: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解析】(1)从材料一的图示可以看出是三省六部制。通过对图示的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君权等方面进行分析。(2)从材料二中的“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可知原则之一是山川形便、犬牙相人;从“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可得出原则二是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根据所学知识,从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角度分析其目的。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夏商时期,分散的各部族均称为国”,故有“执玉帛万国”之称。西周初年,天子建国,诸侯主家,“国”“家”始全称为一,诸侯自称为“国”,天子自称为“邦”。西汉初年分封诸候王,其封邑也称为国。经过文、景两帝削藩,至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国己经改并为郡县系列,诸侯王只食其赋而不准治事,治理事务改归中央直接任命的国相负责。西汉以后,历代都有宗室封王制度。除少数朝代的封国有过相对的自治权之外,诸侯王均不得管理所封国内的军政事务,概由朝廷派遣的官员进行管理,实际上是纳入地方行政序列。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一级政区是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与都省为表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达于省。全国设中书省1个,为中央机构中书省的直辖地区,又称都省、腹里。设行省11个,主要长官为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主要由中央朝廷的大臣兼衔),统领一省之军政事务。明代地方行政区划仍采取省制。据史籍记载,明代有省15个,清代沿袭明代地方行政体制,仍实行省制,由15省增至23省,从而为我国现代省级政区的划分奠定了基础。摘编自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初年与西汉初年分封制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枓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答案】(1)相似之处:都是为巩因统治前实行;渚候在各自的封国内拥有统治权,可世袭爵位、封地;诸侯项服从中央的命令(2)特点:行省拥有地方政治、军事大权,但受中央控制趋势: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解析】由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西周初年与西汉初年分封制的目的、诸侯享有的权力,诸侯和中央的关系几个角度进行比较即可。由材料“掌国庶务,统郡县,与都省为表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达于省”结合所学可知元代行省拥有地方政治、军事大权;由“全国设中书省1个,为中央机构中书省的直辖地区,又称都省、腹里。设行省11个,主要长官为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主要由中央朝廷的大臣兼衔),统领一省之军政事务”由可以分析出行省受到中央的控制。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地方行政不断革新和受到中央的控制角度回答即可。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萧何治(建造)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刘邦)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日:“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萧何)日:“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无)以重威,且亡(无)令后世有以加(修补,超越)也。”汉书高帝纪材料二 私居,执政、亲王日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问两厦而已。宋史舆服志(1)根据材料一,概括刘邦发怒的原因和萧何营建未央宫的直接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房屋建筑规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官方规范与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答案】(1)原因:国家贫困,兴建豪华宫殿铺张浪费,加重人民负担。目的:显示皇权的至尊和强大;一步到位,国家强大后,后人不用再修补。(2)特点:根据房屋主人不同的社会政治地位划分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房屋的名称、样式、装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联系:建筑的官方规范体现封建统治秩序,为政治统治服务,维护专制统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汉未央宫的营建和古代中国房屋建筑规范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刘邦发怒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分析得出。萧何营建未央宫的直接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非令壮丽亡(无)以重威,且亡(无)令后世有以加(修补,超越)也”分析得出。(2)宋代房屋建筑规范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联系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建筑的官方规范体现封建统治秩序,为政治统治服务,维护专制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