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局关于全县畜牧业工作总结

上传人:焦** 文档编号:60410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兽医局关于全县畜牧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畜牧兽医局关于全县畜牧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畜牧兽医局关于全县畜牧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兽医局关于全县畜牧业工作总结2012 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两中心、两基地、一圣地” 总体思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畜产品供给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特色畜牧业,狠抓了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畜禽标准化养殖创建,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应对国内外动物疫情变化的影响,扬长避短,真抓实干,全县畜牧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表现为:-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据统计,全县大家畜年末存栏 1.2 万头(匹) ,其中牛 6800 头,奶牛 1580 头;全县羊子饲养量 35.1 万只(存栏 18.2 万只,出栏 16.9 万只)较 2011 年增长 1.2%;生猪饲养量 15.1 万头(存栏 7 万头,出栏 8.1 万头),较 2011 年增长 5.2%,能繁母猪 6954 头;家禽饲养量 96.8万只(存栏 68 万只,出栏 28.8 万只)较 2011 年增长 1.9%,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9665 吨、4032 吨和 6418 吨,完成人工种草 3 万亩,秸杆青贮氨化 3 万吨,预计实现畜牧业产值 3.5亿元,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规模经营发展势头强劲。2012 年全县规模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户达 1400 余户。其中,羊子,坚持推行家庭适度规模舍饲模式,存栏 30 只以上规模养羊户 1058 户;生猪,坚持推行标准化规模生产,全县年出栏 100 头以上的猪场 286 个,其中 1000 头以上的 13 个;蛋鸡,坚持发展自动化养鸡生产,全县存栏 500 只以上养鸡场 83 个,其中万只以上的 11 个,其它特色养殖场 28 个。今年新上规模养殖场 62 个,其中养羊场 36 个、养猪场 18 个、养鸡场 5 个、养牛场 2 个、养兔场1 个,规模化养殖初具雏形,全县羊子、生猪、蛋鸡、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羊子、生猪、蛋鸡、奶牛规模化饲养水平分别达到 64.2%、86.8%、68.3%和 79%。为加快全县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畜牧经济主体强势介入。有许多经济实力雄厚的人回家创业搞养殖,民间资本投入畜牧业 2000 多万元,拉动了规模养殖的发展。全县各类养殖专业合作社 58 家,其中养猪专业合作社 35 个、养羊专业合作社 17 个、养鸡专业合作社6 个,组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培育发展了一批有一定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天鹏畜禽有限公司、华西牧业有限公司、绥德县肉联厂、绥德自动化养鸡设备厂不断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了我县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动物疫病防控不断加强。县乡两级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切实落实“加强领导、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综 合防控措施,落实中小规模场动物防疫责任制,层层签定了责任书,建立了完善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体系,全县动物疫情基本稳定。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羊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 100%,挂标率达 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 70%以上,有力的保证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依法强化了以兽药、饲料、种畜禽为主的畜牧业生产资料管理,积极开展动物 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工作,实现市场监管率达到 100的目标,全年开展专项整顿 28 次,出动执法人员 155 人次,重点对 2 家饲料生产企业、8 家饲料及兽药经营户、36 家大型养殖场和五里店奶牛养殖小区进行专项整治,均未发现违禁添加剂。同时加大对我县两大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监督力度,上市肉检疫率达 100%,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 。规范净化了农资经营市场,维护了人民利益,有力推动了我县畜牧行政执法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 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一)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一是对全县村级防疫员在全县统一培训的基础上逐乡进行技能轮训,极大地提高了村级动物防疫员操作技能,保证了我县动物免疫质量和免疫效果。二是加强农民养殖技术培训。我们采取科技下乡、技术培训、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广畜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广大养殖户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促进了生产发展。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45 多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 2 万多份,培训农民 4920 人次。三是紧紧抓住国家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制度的政策机遇,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12 年引进优良种畜禽 4430头(只),畜禽良种覆盖率大幅提高,达到 72%。四是对全县的白绒山羊进行了品种性能鉴定和备案登记。五是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从场址选择、养殖场建设到种畜禽引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服务,严格按照“规模养殖、综合治污”总 体思路,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有粪污处理设施,实现生态养殖。(二) 加强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不折不扣让农民得到实惠。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的意见精神要求,全面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今年对全县能繁母猪进行全面的摸底核实,逐头登记备案,产奶母牛补贴款已拨付乡镇政府兑现发放。对政策性补贴的奶牛冻精,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委托专人全程负责冻精保管和冷配工作,有效的保证了惠民政策让养殖户得到实惠。积极协调中华保险公司,做好能繁母猪投保理赔工作,能繁母猪参保率达 95%,参保母猪意外死亡理赔率达 100,增强养殖户抗风险的能力。(三)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2012 年经多方争取,中省市审批下达 6 个建设项目,总投资达 171.2万元,项目全部实施,通过验收。分别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中央投资 15 万元,在义合、崔家湾、四十铺 3 乡镇畜牧兽医站实施;白家硷乡老庄沟村德盛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中央投资 25 万元;白家硷乡高家渠村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项目,省投资 16.2 万元;薛家峁镇刘家坪村大众养羊专业合作社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舍饲养羊示范场建设项目,中省投资 30 万元;薛家峁镇崔家圪坨村三益养猪专业合作社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中省投资 25 万元;枣林坪镇后张山村腾飞养殖专业合作社扶贫开发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中省投资 60 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规模养殖的发展。2012 年民间资本投资畜牧业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建规模养殖场达 62 个,拉动社会投资近 2000 万元,其中投资 50 万元以上达 6 个,分别有艽园宏发养殖有限公司(投资 230 万元)、满堂川继发养羊场(投资143 万元)、中角宏泰獭兔养殖场(投资 100 万元)、薛家河恒源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70 万元)、张家砭米浩养殖场(投资65 万元)、名州特色养殖示范场(投资 50 万元),畜牧投资多元化模式正在形成,推动我县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二、以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创新思路,科学指挥,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实现了全年无大疫的防控目标。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防控责任。针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我县春秋防工作都提前启动,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下发专门文件,层层签订责任书,完善防控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物资储备。县乡两级财政共落实防疫经费 30 余万元,保障了器械、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及时足额购买;同时,全面落实村级防疫员报酬, 全县聘用 200 名村级防疫员,工资待遇列入县财政预算,工资待遇人均 1500 元。三是注重动物疫情监测,提升了预警监测能力。我县承担着国家动物疫情测报工作,每月固定对 3 乡 6 村 120 户养殖户进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适时掌握疫情动态,为国家分析动物疫情形势提供依据,达到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堵目的。全力搞好畜间布病专项监测工作,全年共抽检 16 个乡镇,49 个村 117 户,血检羊子11503 只,血检奶牛 943 头,检出阳性羊 130 只,阳性率为1.15,检出的阳性动物全部扑杀,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四是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标识管理。全县加强对防疫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免疫操作程序,同时,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种畜禽场统一建立养殖档案,推行程序化免疫和严格的标识管理制度,提高了动物免疫水平。三、以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根本目的,扎实开展畜产品市场监管1、加强检疫环节监管。一是加大肉类市场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对各肉类经营网点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广大市民吃上“ 放心肉 ”。对各肉 类经营网点登记 注册,对未经检疫上市销售动物产品及病害肉行为的,坚决制止并给予严厉打击。二是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贩运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疫病流入我县。三是稳步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的基础,做好产地检疫是防止疫病蔓延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县在养殖相对集中 8 个乡镇开展了产地检疫工作,并逐步全县范围内推开,配备了电动车、电脑打印机等必备仪器设备。四是加强动物屠宰检疫,派驻定点屠宰场(点)的动物检疫员坚守岗位,做到有宰必检。全年检疫生猪 32800 头,共回收生猪耳标 24300 个,全部销毁;全年无害化处理 10 次,其中病害猪 8 次,焚烧猪肉 1107 公斤,饲料 1 次、兽药 1 次。2、加大投入品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加强兽药经营环节监管,对辖区内 8 家兽药经营户进行 GSP 认证工作,有7 家通过认证,剩余 1 家未达到认证要求,限期整改。并对兽药经营户进行了全面检查,覆盖率达到 100%。查出假兽药 48 种 926 桶(袋盒)价值 8100 元,全部没收,集中销毁。二是加强使用环节监管。利用春秋防疫会对规模养殖场、乡镇畜牧站技术人员进行养殖档案填写培训,同时采取不定期对各养殖场投放品进行检查,严厉打击滥用、违规使用兽药行为;三是强化对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监管,加强对饲料经营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添加剂行为,对 2 家饲料生产企业和经营户定期进行检查。检查中通过查资料、查记录、听汇报、问情况、看现场等各种形式检查,查出过期饲料 4 种 62 袋价值 5300 元,全部没收,确保了投入品安全。四是加强了动物贩运经纪人的管理。2012 年 4 月 24 日,专门召开了动物贩运经纪人培训会议,系统的培训有关贩运经济人的相关法律知识,与每个贩运经纪人签订了责任书,并颁发了畜禽贩运培训合格证。同时,对贩运经纪人进行了备案,规范与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3、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今年全县共查处各类畜产品流通经营违法案件 3 起,罚款 5400 元。通过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对畜禽贩运户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保障了畜产品交易顺畅流通。四、以立草为业为总体思路,加强草地建设保护一是按照积极引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连片种植的原则,全面完成 2012 年 3 万亩人工种草任务。二是积极开展草原防护和草原防火工作,全面推行和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保护、建设草地的积极性,主要采取谁管护、谁受益的办法,对草地进行日常管护,保证草地合理利用。三是大力推广了秸杆养畜、过腹还田工作,培训引导养殖户秸杆青贮氨化 3 万吨。四是狠抓了草产业后续产业的发展。在优质饲草相对集中区域,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新发展小型草产品加工企业 5 家,总数达到 13 家,年可加工饲草 1 万余吨,产值达 1550 万元,仅此一项,全县 30 万农业人口人均增收 50 元,直接间接带动 2300 户农村弱势劳力增收,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四、以作风整顿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坚持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作为做好畜牧兽医工作的有效措施来抓,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做到了“规定动作” 不走 样 ,“自选项 目”有创新,环环紧扣,扎实推进,有效的解决了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畜牧干部作风大转变、机关效能大提升。一是狠抓学习教育。始终坚持每周一的政治理论和周五的业务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业务及法律法规等知识。通过学习教育,畜牧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为我县畜牧业科学发展奠定了结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局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加快畜牧业发展这个大局来出点子、想办法、抓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做到胸怀全局、作风务实、精诚团结。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考勤、来客接待、车辆使用和办公用品购置发放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修订完善了学习、请销假、财务管理等 23 项制度,并逐项登记造册,避免工作的随意性,从源头上遏制各种不正之风。三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我局以机关作风整顿和效能建设为抓手,以勤政廉洁、工作高效、优质服务为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即与争创人民满意单位工作相结合,力求机关作风建设有明显改进;与开展学习型机关相结合,力求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有明显提升;与强化内部管理相结合,力求机关现象明显进步。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按照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三农”的意识要求,狠抓了畜牧系统“学先进、树新风” 活动,今年 5月份在榆林日报报道了两位基层畜牧干部的先进事迹,并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向他们学习。同时我县“7.15”特大洪涝灾害后,我们的干部第一时间深入到受灾养殖户中,指导帮助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生产,为灾区捐款 2 万余元。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我局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表和领导班子及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若干规定(试行),严格落实廉政准则有关内容,由局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切实做到“领导 、机构、人员” 三落实 ,层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细化分工,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全系统总体工作目标进行考核、考评。全年廉政学习教育 5 次,警示教育 1 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 次,主要领导廉政讲课 1 次。五是切实做好了信访、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创卫工作,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和群体上访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年来,全县畜牧业虽然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呈现出一些亮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畜禽养殖方式总体上落后,畜禽养殖仍是一家一户散养为主,科学饲养水平偏低;二是畜禽品种多乱杂,畜禽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对路,效益差;三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讲还比较薄弱,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四是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以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速度缓慢;五是县内现有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力弱、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畜产品仍然以活畜外销为主,畜牧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六是乡镇兽医站人员严重短缺,配备的仪器设备无人会用,不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2013 年工作安排:(一)全力推进现代特色畜牧业示范项目建设。按照项目计划,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的落实。全面完成 2013 年现代特色畜牧业项目建设工作。(二)坚持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定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意识,重点加强中小养殖场的免疫监管,突出抓好春秋动物防疫和常年补针工作,确保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鸡新城疫、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 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 70%以上。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加强以产地检疫为重点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积极开展牛羊布病防控,确保疫情稳定。(三)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点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兽药经销和使用管理,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档案建设,逐步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从源头上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四)积极推进人工种草工作。按照积极引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连片种植的原则,全面完成 2013 年人工种草任务。积极引导秸秆青贮氨化工作,切实加强饲草后续产业的发展,保证饲草资源合理利用转化。(五)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精心组织,统一规划,推进全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六)大力加强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加强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人才队伍。抓好规模养殖场的专业技术培训,突出抓好村级防疫员和养殖大户的培训工作,积极推进科技入户工作,对接规模养殖户40 户以上,每乡两个,科技入户率达到 90%以上,有效地提高我县畜牧生产的科技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