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化学复习 课时训练14 燃烧与灭火练习.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40563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中考化学复习 课时训练14 燃烧与灭火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复习 课时训练14 燃烧与灭火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复习 课时训练14 燃烧与灭火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训练14 燃烧与灭火夯实基础1xx常州在空气中最不容易燃烧的是()A白磷 B红磷 C镁条 D铁片2xx漳州运用如图K141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K141A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B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C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3实验结束后,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依据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酒精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 D降低酒精灯的温度4xx绥化下列灭火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这一原理的是()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C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5如图K142,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10cm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1m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图K142A缺少可燃物 B缺少氧气C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 D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6xx郴州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7xx绥化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图K1438xx永州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 B氢气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9xx青岛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10xx常德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_。(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_。(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树林砍掉形成隔离带:_。能力提升1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排油烟机排气C燃着的酒精灯因不慎被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2如图K144,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K144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A升高铁丝的着火点B升高铁丝的温度C增加可燃物D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xx枣庄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她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45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5小鹿同学利用如图K146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试回答以下问题。图K146查阅资料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运动速率越慢,反之亦然。白磷,熔点为44.1 ,沸点为280.5 ,着火点为40 。白磷燃烧的产物为五氧化二磷,其烟雾会刺激黏膜,对皮肤有刺激和灼烧作用。实验原理 可燃物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_;_。实验操作 将试管放入80 的热水中;将试管放入冰水中;将试管放置在空气中恢复至室温(10 );取下橡胶塞,将试管敞口放置足够长时间。请选择必需的实验操作,组成合理的实验步骤:_(填序号)。实验反思 从实验安全的角度看,气体X宜选择下列中的_(填序号)。ACO2BN2CCO按照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本实验仍存在一个重要缺陷是_。6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1)某年,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洒水的主要作用是_。(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代号LMNP熔点/117355044259沸点/784827257253着火点/51037040580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填“合理”或“不合理”)。7利用图K147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K147(1)打开K1,观察到蜡烛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地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D解析 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酒精灯提供的温度能达到两种物质的着火点;镁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强,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2D解析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中的白磷与氧气不接触,通过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它的燃烧所需温度不高于80 ;热水除了提供热量,还能使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3C解析 用灯帽熄灭酒精灯,是隔绝空气灭火。4B5D解析 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空气瞬间从纸盒内冲出,带走蜡烛周围的热量,使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 6B7A解析 A图标中是一盒火柴,表示禁止带火种;B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C图标表示禁止吸烟;D图标表示禁止放易燃物。8A解析 氮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9D解析 高层楼房着火时,如乘电梯逃离,一旦断电,人将被困在电梯内,无法逃生;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汽油分子,一旦遇明火就有可能引起爆炸;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为避免发生危险,进入之前要做灯火试验;水能够导电,家用电器着火时,如用水扑灭,极易引起触电事故。10(1)隔绝氧气(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隔离可燃物能力提升1C2B解析 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蜡烛会熄灭;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降低;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实验中会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3B4D解析 布手帕是可燃物;实验是在空气中进行的,空气充足;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改变;由于白酒中的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的着火点,所以布手帕不能燃烧。5实验原理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操作 实验反思 B缺少对生成物的处理6(1)可燃物(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不合理7(1)燃烧得更旺,发白光2H2O22H2O O2(2)B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中,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