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鸭养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6038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生态鸭养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贵州生态鸭养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贵州生态鸭养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贵州地方标准贵州生态鸭养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我国是肉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出栏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水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肉鸭具有良好的肉质、生长周期较短、饲养成本较低等优点而成为水禽养殖业的重点发展对象。2017 年,我省出台了贵州省发展生态家禽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 年),指出至 2019 年,全省生态家禽年出栏达 3 亿羽,禽蛋年产量达 30 万吨,新建或改扩建种禽场 3 个、扩繁场 9 个、家庭牧场 7000 个、规模养殖场 3000 个,年产值达 220 亿元,带动 40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据不完全统计,到 2017 年底,我省鸭产业达到年出栏 1310 余万只。其中:三穗鸭约 950 万只。三穗鸭产业不仅是三穗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也被黔东南州列为州域(含 8 个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三穗鸭是贵州省重要的水禽品种和遗传资源,与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麻鸭一道被誉为中国地方名鸭,已被录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和贵州省畜禽品种志,2009 年获得农业部产品产地无公害认证、2010 年获原产地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三穗鸭产业的发展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进展。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前所未有,特色、安全的生态产品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生态畜禽产品有巨大的需求空间。目前生态畜禽产品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生态畜禽产品的价格较高,生态养殖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对调整贵州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意义显著。在环保、食品安全形势下,怎样对肉鸭养殖技术进行改进,稳定鸭2肉产量、提高鸭产品质量,实现鸭的生态养殖是肉鸭产业转型升级的首要问题。然而,目前现有国家标准主要集中在高邮鸭、金定鸭、连城白鸭等地方品种鉴定上,在地方标准建设方面,各地因地方品种不同不能完全引用。我省 2013 年发布过的黔东南州地方标准三穗鸭养殖技术规程系列标准,其中三穗鸭生态养殖技术规程在品种、养殖模式、管理等方面不完全符合全省对生态鸭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急需制定贵州生态鸭养殖技术规程,养殖出安全、优质的鸭产品,提高农民收益,助推脱贫攻坚。二、工作简况项目组成员大多为国家水禽体系贵阳试验站岗位专家,承担了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贵州养殖鸭主要传染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三穗鸭纯繁核心种群选育及配套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鸭鹅规模化养殖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研究、贵州民族特色肉鸭深加工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生产等项目的研究。项目组引进创新集成出适宜于贵州的水禽旱养技术,并开展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绩。体系专家团队通过集成创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科特派和服务“三区”派出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为当地扶贫产业提供规划设计,编写锦屏县年出栏 1200 只白鹅全产业链发展规划、长顺县扶贫产业发展规划、长顺县敦操乡扶贫产业发展规划、望谟县郊纳镇脱贫产业子基金产业规划、余庆县关兴镇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等扶贫产业规划。编写“三穗县千里山公司三穗鸭全产业链可研报告”、“长顺县生态禽全产业链可研报告”、“惠水县鸭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可研报告”、“松桃县苗王湖高科松桃野鸭养殖基地建设可研报告”、“镇宁县沙子乡养鸭基地建设可研报告”等,为各地脱贫攻坚的水禽产业主导产业争取了以脱贫攻坚子基金为主的扶贫资金 21.65 亿元。贵阳站专家3团队直接指导和服务三穗、惠水、长顺、松桃、丹寨、镇宁等县的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农户 3075 户,实现贫困农户增收 5338 余万元。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3.1 原则(1)坚持科学的原则,标准的内容均来源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2)坚持服务于生产的原则。标准的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3)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制定。(4)标准的内容以贵州自然条件为基础,为贵州生态鸭产业发展服务。3.2 依据(1)根据国家标准对养殖业养殖环境与要求等制定。(2)参考各地对生态养殖等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制定。4、主要条款的说明及确定依据4.1 关于养殖环境与设施4.1.1 养殖环境 鸭场养殖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饮用水应符合 NY/T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的规定。4.1.2 选址 鸭场选址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农业部第 7 号令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规定。4.1.3 布局 鸭场布局应符合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4.1.4 鸭舍 根据贵州自身山地地理环境,参考生态养鸭实用新技术指导用书。4引用来源:生态养鸭实用新技术王松 黄昆鹏 魏刚才4.1.5 设施 根据生态养殖概念,减少生态鸭使用兽药的次数,应首先做好消毒工作,以减少养殖疫病的发生。另外,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鸭场需具备粪污等处理设施。4.2 关于品种选择与引种地方品种鸭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抗逆性强、觅食能力强及适宜放养的特性,是生态养殖的适宜品种。若需引进雏鸭,应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鸭场引入,且需经过产地检疫,持有有效检疫合格证明,符合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的要求,不应从疫区购买引进。4.3 关于的饲料使用饲料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经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的规定,饲料卫生应符合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4.4 雏鸭的饲养管理4.4.1 育雏方式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且高原山地居多,湿度较大,适宜网上育雏。4.4.2 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前应做好育雏舍墙壁、地面及设备用具的清洗消毒等工作,还应准备饲料、疫苗及兽药(抗应激药品)等。育雏前两天调整至合适的育雏温度。4.4.3 育雏管理 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饲养密度才有利于雏鸭的成活率,及时的开饮开食有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参考生态养鸭实用新技术指导用书。引用来源:生态养鸭实用新技术王松 黄昆鹏 魏刚才4.5 生态鸭的饲养管理4.5.1 圈养 圈养场地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规5定,环境符合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育雏结束后,根据外界温度情况逐渐脱温。鸭体重达标后,防止突然换料引起鸭的应激反应,需逐渐换料。转群前要做好育成舍清洗消毒工作,转群注意雏鸭要空腹。网上育雏结束,雏鸭刚下地时,地上面积应适当圈小,中鸭经过2 天3 天的锻炼后,再逐渐增大活动面积。采用定餐饲喂的方式,饲喂新鲜饲料,饲料量要适应,4.5.2 放养 放养前的转群、换料同上,放养应根据放养场地的植被因素综合考虑分群和群体大小,一般一个群体 300 羽200 羽,不超过 500 羽。实行分区轮流放养。根据体系专家养殖经验指出,放养密度为天然草地每亩不超过 10 羽8 羽,人工草地每亩不超过 80 羽60 羽。转群选择在天气暖和的晴天,时间安排在晚上,减少对鸭群的刺激。为便于喂食、饮水及放养鸭群,应进行适当的调教,即采用固定的方式呼唤鸭群,如吹口哨等,使鸭子形成条件反射。一般牧地放养鸭早晚各补料 1 次,若野外资源丰富可每天补料 1 次,若下雨、刮风等放养时间少,需临时增加补料次数。引用来源:生态养鸭实用新技术王松 黄昆鹏 魏刚才4.6 关于生态鸭疫病防控生态养鸭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鸭群出栏后对鸭舍彻底清理、消毒,并空舍 2 周4 周。严禁已出场的放养鸭返回饲养。同一鸭场不能同时饲养其他禽类。生态鸭的疫病防控管理应符合 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的规定。根据 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发生重大疫病或怀疑发生重大疫病时应及时上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确诊后实施隔离、封锁、消毒、治疗或扑杀措施。4.7 废弃物处理6养鸭产生的垫料和粪便应堆放在固定地点进行发酵处理,作为农用肥料,鸭场产生的污水应进行 2 级沉淀后方可排放或作为液体肥料,污水排放标准达到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粪污处理应符合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病死鸭等废弃物按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4.8 关于兽药的使用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所用的兽药应符合 NY/T 5030 无公害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已经淘汰的或禁用的兽药,不得使用人用药。兽药使用遵循兽医处方制度,用药时应严格遵守给药途径、使用剂量、疗程及休药期等规定。宜采用中草药或微生态制剂对生态鸭进行疫病防控。4.9 关于生态鸭的生产观察、记录及建档商品鸭出栏应有完整的记录,包括鸭的品种、进雏的日期与数量、饲料来源、饲喂量、鸭舍温度、湿度、放养密度、免疫、兽药使用、卫生消毒、粪污处理台账等。记录档案保存 2 年以上。4.10 检疫生态鸭 60 日出栏,或鸭体重达 1.52.5 公斤时即可,出栏前应按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申报产地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出栏5、主要试验(或验证)的测试报告根据由体系团队服务三穗、惠水、长顺、松桃、丹寨、镇宁等县的扶贫龙头企业,如与三穗县千里山公司三穗鸭全产业发展合作,合作建设松桃县苗王湖高科松桃野鸭养殖基地等报告。6、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在标准的起草过程中未发生重大分歧意见。77、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从 2018 年初开始,贵州逐步取缔水禽传统水面放养的养殖模式,对贵州水禽产业带来了较大影响,水禽产业出现了快速萎缩。水禽体系团队向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多方建议,引进创新集成适宜于贵州的水禽旱养技术,并以三穗、惠水、长顺、镇宁等县为主进行试验示范,截止今年 10 月,采用笼养、发酵床养殖和网上养殖较大的蛋鸭场达到 10 余个,存栏蛋鸭达到 47 万只,并有 1 个存栏 50 万只三穗鸭蛋鸭的示范基地开始规划建设;采用发酵床养殖和网上养殖的肉鸭场达到 30 余个,年出栏以三穗鸭、花边鸭为主的肉鸭达到 690 万只,有效促进贵州水禽产业发展,尤其是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的发展,有效增加了贫困农户收入。8、和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原标准只有三穗鸭或放养鸡,与生态养鸭不同。9、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本标准适应于贵州地区生态养鸭,目前在我省部分地区已开始应用,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为规范生产提供指导。编制组2019 年 3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