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3819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解读】【课程标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认识它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用表格归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以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梳理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等史实,了解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地位,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历史问题,在此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感悟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追求强国富民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重点难点】重点:1.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科学发展观。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难点:中共十八大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1984年的国庆3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曾经出现了一个令所有人意想不到、引起世界轰动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小插曲。在群众游行队伍前进到天安门的时候,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几个大学生突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条幅。这反映了全国人民对邓小平由衷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呢?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新课探究】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背景资产阶级自由化【史料链接】当时,社会上极少数人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有些破坏分子不但不接受党和政府负责人的引导、劝告和解释,还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冲击党政机关,实行静坐绝食,严重破坏工作、生产和社会秩序。党内也有极少数人的思想发生了动摇,给党的正常工作带来极大的阻挠。实质: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问题探究】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问题?邓小平提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答案提示:a.改革开放中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b.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内容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大会的召开【图片链接】【具体解读】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胡耀邦代表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2)大会的内容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史料链接】材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二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材料三“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底,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问题探究】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提示:(1)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明确概括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规定了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4.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史料链接】材料一图片资料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材料三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化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具体解读】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内容:(1)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特区姓“社”不姓“资”。(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5)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6)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2)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九五”计划胜利完成,实现了第二步战略部署,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实施“十五”计划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3)阅读材料,感受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十四大精神的推动下,全党全国人民积极性空前高涨,改革开放空前活跃,国民经济快速发展。199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 000元;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消费品零售额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外商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其他方式引进的外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6.中共十五大。【史料链接】材料一材料二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就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江泽民十五大报告内容(摘录)【具体解读】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链接】材料一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材料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具体解读】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链接】1.材料一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材料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摘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主要内容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图片链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2.主要内容(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2)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2.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概况: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4.地位: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产生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构成了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动力,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构的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础,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思想内核: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内涵逻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的新目标新使命,面临的新矛盾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与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工作紧密相连,既有理论高度,更具实践价值,将指导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写进党章: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4)现实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课堂小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