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导学提纲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37137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导学提纲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导学提纲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木兰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诗歌曲折的情节。 2、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背景介绍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机杼(Zh) 军帖 (ti) 可汗(hn) 鞍鞯(Jin) 辔头(pi) 鸣溅溅(Jin) 鸣啾啾(ji) 戎机(rng) 金柝(tu) 阿姊(z) 著我旧时裳(zhu)2、 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疏通文义: 2、整体感悟: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3、 感知情节,详略分析: 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叙事诗中的一朵奇葩,那么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并且本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这些内容详写。而对残酷的战争,就一笔带过。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这也给我们作文以启示。4、 总结全诗 沈德潜曾经评价木兰诗“事奇诗奇”,确实如此,本诗极富浪漫色彩,木兰的故事也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平寰宇记载,湖北黄陂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五、迁移拓展想象一下,要求以木兰到家第二天为题写一两句诗歌。 问题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