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都** 文档编号:603620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对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对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对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的几点思考 学习中心: 内蒙古学习中心 学 号: 090F11141018 姓 名: 王树国 专 业: 经济学 指导教师: 尚翠云 2016 年 3 月 11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 王树国 学号:090F11141018 专业: 经济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国有地勘单位是地质找矿和为经济发展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主力军,它的工作成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规则和计划的制订、经济的发展前景和速度,在政府、行业的领导下,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地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文章分析了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体制、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和实践应用性。观点较为明确,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资料充实,格式规范,论证较为深入,所提观点对于研究我国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文章创新点不够,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不是很多;所选题目和本专业联系不够紧密。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尚翠云所在单位乌兰察布电大指导时间2016年3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王树国 学号: 090F11141018 专业: 经济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对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的几点思考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地勘单位改革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论文先对地勘单位的性质进行了界定,重点分析了地勘单位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较清楚,观点明确,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论文不足在于:论文前言只交代了地勘单位的性质,但未能对地勘单位的改革历程进行阐述,使论文的分析缺乏现实基础,没有与近年来的改革形势紧密结合,导致论文开展研究的充分性不够。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请参照国务院关于地勘单位改革分流的相关政策,对论文进行充实。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71 评阅结论: 修改后答辩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李奇明所在单位经管学院评阅时间2016.4.9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对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的几点思考,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王树国日期:2016年3月11日1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 建国以来,我国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地质勘探工作尚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加紧完善和构建新形势下地质勘探工作体制机制显非常重要。本地勘单位是一个从事特殊工作的事业单位,它是一个以事业单位性质获取政府资金支持,为政府进行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极具探索性和战略性的工作,这种工作具有较大的超前性、不确定性和长周期性,它的工作成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规则和计划的制订、经济的发展前景和速度。文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体制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1、市场经济2、地质勘探 3、体制机制 目 录一、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6(一)地勘队伍管理体制不顺6(二)地勘队伍经营管理运作不顺7(三)地勘队伍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7(四)地勘队伍延伸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8 (五)外部环境对地质工作重视程度不一8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9(一)从客观方面分析9(二)从主观方面分析10三、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11(一)充分利用过渡政策,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打下坚实基础11(二)完善发展机制,为调整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鉴定基础11(三)搞活经营机制,稳步和谐、循序渐进地推进地勘单位改革与创新14结论15致谢16参考文献19前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化,地勘单位企业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如何自觉按照2020年全国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深化企业内部工作体制与机制的改革,积极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地勘单位的发展能力与经济实力。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与思考。地勘单位是一个从事特殊工作的事业单位,它是一个以事业单位性质获取政府资金支持,为政府进行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极具探索性和战略性的工作,这种工作具有较大的超前性、不确定性和长周期性,它的工作成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规则和计划的制订、经济的发展前景和速度。地勘单位虽然是一个事业单位,但它确有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的特点,它是一个事业型的生产和科研探索单位,它不像其他企业一样可以按设计和生产周期生产出预期的产品,获得预期利润,更不像纯事业单位一样,只进行事业费用的消耗,而没有具体的产品。地勘单位在消耗国家事业费的同时,也在为国家生产着产品地质报告,这种产品有的有地质资源储量,有的没有地质资源储量,但是,都是一种有形的地质成果。因而,地勘单位具有事业和企业的双重性质和特点。一、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勘队伍管理体制不顺就全国而言,目前地勘单位大致可分为国有事业地勘单位和极少数私企或股份制地勘单位。就管理体制分类,有中国地调局直属的地勘单位,有武警黄金地质调查部队,有属地化以后省级政府管理的地勘单位,有央企所属的治金、煤炭、化工、建材、有色、石油、核工等工业部门的地勘单位,有无主管部门的私企地勘单位。就领导体制分类,有归属中国地调局领导的野战军,有归属武警部队领导的特种军,有归属各省地勘(矿)局领导的地方军,有归属央企各专业地质局领导的中央军,也有极少数归属省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的地方军及为地质服务的经济实体。上述管理体制,客观上已造成资金、装备、技术力量分散,找矿资源浪费,各自为政的局面。(二)、地勘队伍经营管理运作不顺目前国有地勘单位仍是国有独资“企业”,实行的是外部事业体制,内部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即“戴事业单位的帽子,走企业化的路子”。随着事业单位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走企业化的路子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事业化管理与企业化经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诸如收入分配、人才引进、经营管理等,“事企混合”体制和机制已严重制约着地勘队伍的改革与发展。(三)地勘队伍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主导产业与支柱、延伸产业比例失调。地质找矿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特别是懂地质找矿又善经营管理的领军型复合人才紧缺。职工人均净资产偏低,远离国企人均净资产标准。管理比较粗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五大社会统筹”和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全国各省(市、区)执行参差不一,总体还没有全部到位。离退休职工队伍庞大,有的单位已占在岗职工50%以上,在没有纳入社会化管理前,经济负担过重。(四)、地勘队伍延伸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地勘延伸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面临地质工作陷入低谷,计划内地质项目几乎中断的情况下,地勘单位为了维持队伍生存,而利用地勘技术、人才等优势走向市场,开拓出的工勘、基础施工、测绘等新兴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施工资质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地勘单位所从事的建筑、交通、市政、隧道等基础施工,如不及时进行资源整合重组和资质升级,已难以在市场上站稳脚根,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五)、外部环境对地质工作重视程度不一除依赖矿产资源作为地方经济重要支撑的资源大省外,大多地方政府对地质工作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认识不足,对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缺乏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其主要表现为:对地勘单位相应的优惠政策还未能真正到位,至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矿业资本市场、矿业权市场和矿产勘查劳务市场。受地方短期经济利益驱动,片面强调保护生态文明,申报探矿权受地方政策制约,导致申请探矿权难,申请到探矿权开展地质工作更难,导致其开展经营活动的社会环境颇为艰难。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从客观方面分析1、国有地勘队伍的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存在政出多门,除现有国家级野战军和特种军外,没有必要再分设中央军和地方军。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国家急需特种矿产资源,需要组建一支专门的中央军。但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央企所属的地勘单位已失去“专业”的属性,现基本和地方军类同。2、目前国有地勘单位全部是“事业”属性,但实际运作按企业化管理和经营,体制和机制没有理顺3、地勘队伍发展后劲不足,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执行的是高度军事化、计划化的集中管理,地勘单位只负责找矿,按项目和人头足额划拨地勘费,结余的经费统统上缴,没有积累和家底库存。在市场经济时期,地勘单位靠的是财政给予人头费差额拨款(少数的全额拨款),其余的全靠拓展市场领域的收入,物质基础弱、家底薄。四是地勘延伸产业是地勘单位走向市场求生存而派生的新型产业,但延伸业特别是施工业与地勘单位的属性完全不同。(二)从主观方面分析1、国家和地方政府还没有从保障矿产资源战略性的高度来谋划地勘队伍的定位尽管199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省一级政府有关加强地质工作、矿业权申报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规定,给地勘单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还没有从全国地勘队伍的发展现状进行顶层设计,地质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2、对地质找矿主力军的认识有偏差认为地质找矿的主力是野战军和特种军。但实践证明,无论是资源大省还是资源小省,从事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项目和全国重点整装勘查区项目大都是地方军和中央军承担。如将地方军和中央军全部转为企业,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3、政事、政企分离还不彻底部分地方军地勘单位还隶属于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四是对地勘队伍融入社会化管理缺少国家政策导向和财力支撑,导致国有地勘队伍的养老、医保等关系职工利益的大事还没有全部纳入社会统筹,遗留问题多,包袱沉重。三、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一)、充分利用过渡政策,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打下坚实基础长期计划体制的行业特点造成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困难重重,所以地勘单位企业化要有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地勘单位依然是事业单位。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地勘单位内部产权制度的逐步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过渡期内我们要充分利用“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过渡政策,争取更多的优惠与支持,满足地勘单位的生存需要,稳定队伍,吸引人才,并且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收益,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虽然,戴事业帽子和走企业路子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市场化改革,但却是目前地勘单位发展的务实之举。既照顾了历史,又考虑了现实,既激励了创新,又兼顾了稳定,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二)、完善发展机制,为调整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联合体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国办发19993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地勘单位的改革方向和有关措施,地勘单位的改革目的得以明确表述。特别是地勘单位属地化以来,进一步融入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资源型企业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的观念已深入到地勘单位的各项工作中去,地勘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近几年自治区地勘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找矿成果,使得地勘单位的经济实力、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等方面得到大大加强。但是,地勘单位的现有体制仍是制约地勘单位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进一步明确对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制定科学适用的改革方案,推进地勘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勘单位体制改革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要有利于地勘单位找好矿、找大矿,从而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程度;二是地勘行业历史长,在过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遗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欠账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正视地勘单位存在的基础薄弱、欠账过多、经营性资产少、离退休人员多、工作岗位艰苦、社会地位不高、人才青黄不接等历史遗留问题,尽快出台项有关政策,帮助地勘单位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地勘单位尽快得以和谐稳定,为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打下良好基础;三是通过改革,使地勘单位尽快变成一支技术精良、人员精干高效、能打硬仗、充满活力与工作激情的队伍,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从而为争取地质找矿成果奠定基础。1、完善发展机制,实施事企分离机制是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地勘工作内外环境和格局的不断变化,对原有的机制进行变革是十分必要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如何建立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处理和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事企分离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二是母子公司的管理模式。在事企分离的改革中要把握两点:一是不盲目冒进,就是不要超越目前政策,保证地勘单位在政府和社会中事业单位的地位和应享有的政策能够充分得到体现;二是不固步自封,地勘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经济已成为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主体,不能一切都停留在事业的体制和观念上。通过完善母子公司的管理体制,实施事企管理分离,对内实行企业和事业各自不同的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布局和推动结构调整。2、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创新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增强对市场的预见和判断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节能管理和成本管理,降本增效。3、加大投资力度,实施规模经济发展战略一是建立母子公司投资联动机制。在以集团公司为单元的格局下,充分调动子公司积极性,以集团公司为主导,引导子公司参与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投资,尽可能增大投资总量,扩大投资规模。二是拓宽筹融资方式,如基金、企业债券和信托计划等,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解决目前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三是把握投资重点,经投资拉动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现阶段要重点加大对矿业开发、矿权经营、地质勘查投资。依托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实现地质勘查快速增长和找矿突破,以投资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四是加强资源储备。在国内外矿业权市场上投资收购有开发价值或有找矿前景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加快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要以资产、技术、资质为纽带,以不同方式进行调整,以达到提升水平、增强实力,进而促进地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一是地勘业由依靠以技术为主的传统生产经营型转向资本、技术并重的投资、经营、勘查、开采、开发一体化的发展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二是矿业开发要抓住当前发展的有利时机,实施重组、兼并和并购,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资源控制量,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取得定价优势。三是工勘施工业由生产经营向经营管理、分散独立向集团化转变,由低层面发展、安置职工向追求效益、提升资质等级、资本化经营转变,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变机制,提高效益、做实做强,扩大市场占有率,适时建立起集设计、勘察、施工、房地产为一体的产业链。(三)、搞活经营机制,稳步和谐、循序渐近地推进地勘单位改革与创新地勘单位搞活经营机制也是改革的重点。争取支持是地勘单位发展的外因,但内因是决定因素,积极争取支持的同时不能过分依赖支持,一味依赖支持则会使地勘单位缺乏生存能力,最终长期陷入困境。争取支持和企业化改革是统一的,都服务于地勘单位长远发展的目标。地勘单位要充分用好过渡期国家的各项支持政策,深化改革,强化内功,切实增强自身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处理好内外因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处理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与企业化经营之间的关系。地勘单位保持事业单位的体制是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前提。这对于企业化目标和地勘单位的长远发展必然产生一些负面效应。预算内收入和市场收入混合运作,使地勘单位的经营效益难以真正体现。地勘单位在地勘费的基础上搞好经营,往往导致经营风险意识和科学管理意识不强,难以实现长远发展。这就是事业性体制和企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因此,地勘单位保持事业性质的“壳”的同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创新。1、经营理念创新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商品经营意识。地勘单位作为地质成果的主要提供者,同时也是地质成果商品化的生产经营者,必须更新传统观念,遵循矿业市场规律和矿业发展周期,依托市场、进入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已成为市场主体的地勘企业必须直面市场、参与竞争,并依照市场竞争法则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法规约束意识。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地勘企业所从事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所开展的一切合作合资行为以及所签订的合同协议等,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我们要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依法依规经营、自我约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四是要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意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立地勘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改变地勘队伍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惯性思维模式,改变地勘单位长期以来完成国家地勘工作量为已任的习惯作法,通过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激烈机制和质量保证机制,使企业能够牢固地树立经济效益优先意识。2、产权制度创新一是要进一步做到产权清晰。只有产权清晰,才能明确界定各投资方以及出资者与经营者的权、责、利,构建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的企业机制,使产权主体各方产生风险和利益预期。二是要进一步推进产权顺畅流动。产权顺畅流动的实质就是资本经营。一个企业通过资本经营可以有效地扩张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地勘单位通过资本经营可以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存量资本的合理流动、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产业整体效应等目的。推进企业产权顺畅流动的主要途径就是进入资本市场。三是要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产权结构。将一元化产权结构的国有独资企业进行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革,已被实践证明是优化产权结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但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多元产业结构本身也存在一个合理化问题,产权结构的配置是否合理对于企业治理的效力至关重要,产权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可能都会导致企业治理绩效的降低。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要以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治理绩效为原则。3、管理体制创新一是要进一步推进事企职能分开、事资与企资分体运行、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按照自治区政府对地勘单位“三不变”的政策规定,通过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理顺事业单位隶属关系,健全监管功能,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目标责任制,戴牢戴好事业的“帽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地质勘查市场主体,走稳走好企业的路子。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应按照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统分适度的原则,采取“大权集中,小权分散;战略集中,战术分散”的方式,做到统而不死,分而不乱。三是要进一步确立规范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根据地勘单位这种以产权为纽带所形成的“母子”关系及其功能定位,依法依规明确界定其应负的责任、应有的权利、应得的利益,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各行其权、各得其利。4、经营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与现化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是地勘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创新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环节。自治区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已经推行了3年多时间,收入到很大的成效。但就总体上看,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性和经营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各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进程很不平衡,也不够彻底。为此,一是应真正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加速人才的市场配置;二是应真正建立精干高效、优胜劣汰、能进能出、有效竞争的劳动用工制度;三是应真正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工资分配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工资分配的杠杆、激励作用。5、专业技术创新一是要加快提升地质找矿仪器设备的技术装备手段,用先进的找矿仪器设备支撑,有计划、有重点地更新购置一批先进的大测深、高分辨物探设备;进一步加强化验测试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区测试网;高度重视深部钻探设备和矿山抢险设备的引进,完成好深部找矿和矿山抢险救援工作。二是要加速提升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地勘经济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为此,既要重视培养和选用地质勘查、地质采矿、选矿和冶炼加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要重视培养和选用财务核算、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等专业管理人才,还要重视培养和选用一些能够对矿业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周期进行研究和预测的战略性人才,更要重视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善于经营的企业家队伍。通过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使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优势互补,产生合力。三是要加大对成矿理论研究和运用的工作力度。立足于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的实力基础,积极承接国家和自治区的重点科技项目,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改进找矿方法,努力获取新的找矿信息,为获取优质矿权、降低勘查风险、寻找新的找矿靶区、提供新的找矿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结论经过此次论文的学习创作,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对国有地勘单位工作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了进行了阐述,充分利用过渡政策,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打下坚实基础,在过渡期内,地勘单位依然是事业单位。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地勘地勘单位企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我的学习水平有限,论文中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予以批评指正。致谢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尚翠云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在此特向尚翠云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参 考 文 献1 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专题调研课题组;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A;地质工作体制改革30年座谈会文集C;2008年2 王星辉;多条腿走路 促进地勘经济发展商业性地勘单位持续发展初探A;地质工作体制改革30年座谈会文集C;2008年3 李香菊、钱丽苏;深化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建议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4 贺建委;试论地勘单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5 侯培林、杨小明;地勘单位改革成效的衡量标准及其定位研究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