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08课时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真题在线+课时提分)练习.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3591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08课时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真题在线+课时提分)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08课时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真题在线+课时提分)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08课时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真题在线+课时提分)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时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考真题在线|1.xx河北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断发易服 B.移风易俗 C.实业救国 D.践行民权2.xx河北 下面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某天的日记,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迹应是()A.举办洋务 B.兴办学堂C.停止科考 D.结束帝制3.xx河北 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4.xx河北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A.创办学堂B.编练新军C.兴办实业D.自强求富|课时提分练习|1.xx德州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A.创办湖北织布局B.创办大生纱厂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汉阳铁厂2.xx保定二中分校模拟 分析B点之后中国铁路里程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修建B.列强经济侵略加剧的影响C.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3.xx衢州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许称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同志等”。这场“革命”()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4.原创题 当“戊戌政变”后的第五天正心惊胆战地等待噩运降临,不料慈禧太后在谕旨中却说道:“为培植人才之地”,应予以继续兴办就凭她这一句话,就使化险为夷,得以幸免于难,成了“戊戌变法”诸多新政的唯一幸存者了。“”应指()A.京师大学堂B.湖北织布局C.京师同文馆D.轮船招商局5.xx潍坊 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6.原创题 下图所示商务印刷馆()A.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B.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C.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D.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7.xx保定莲池区模拟 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下列文艺作品中,反映相同时代特征的是()狂人日记愚公移山黄河大合唱李有才板话A. B.C. D.8.xx保定二中分校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1895年至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 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见下表:企业名称创业者地点时间合义和丝厂楼景晖浙江萧山1895年张裕酿酒厂张振勋山东烟台1895年苏纶纱厂陈润庠江苏苏州1896年通久源纱厂严信厚浙江宁波1896年通益公纱厂庞元济浙江杭州1897年商务印书馆夏粹芳等上海1897年源昌碾米厂祝大椿上海1898年材料二甲午战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民族企业有何特点。(2)材料二表明当时中国民族企业发展遇到了机遇,这些机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9.xx重庆A卷改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节等洋节时,内地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当商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不少人成为领导时代的弄潮儿时,普通市井小民、杂役及乞丐等下层社会成员,他们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即使对西方近代文明生活欣然向往,也只得“望洋兴叹”,被排斥在近代文明之外。材料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参考答案【中考真题在线】1. B2.C3.C4.C【课时提分练习】1.B解析 本题考查张謇。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由张之洞创办,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创办,这三个企业都是洋务企业。故本题选B项。2.B解析 从图片中“1894年”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国家为了强化对中国的侵略纷纷在中国修筑铁路,故本题选B项。3.D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三项均排除。故本题选D项。4.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措施中唯一没有被废除的措施,故本题选A项。5.B解析 本题考查大众报业的发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由于报纸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体现了大众报业的发展。故本题选B项。6.A解析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故本题选A项。7.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作品,批判了吃人的礼教;则体现了抗日救亡,与其他反映的时代特征不同,排除,故本题选B项。8.(1)以轻工业为主,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3)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9.(1)表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大城市盛行西方娱乐方式,内地城市和农村封闭落后;各阶层享受娱乐活动不平衡,社会上层享受西式近代娱乐,社会下层被排斥在外。原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或西方文明的影响。(2)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