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3491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1.我国对待少数民族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科教兴国战略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和平共处制度2.“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悔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歌曲东方之珠中包含了( )香港的历史悠久和百年沧桑 香港人的精神归属及家园情结基督教的忧患意识和天命思想 华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怀 A. B. C. D.3.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其前提是必须坚持( ) A.相互尊重原则B.互补互利原则C.社会主义原则D.一个中国原则5.下列史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跃进运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 B. C. D.6.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xx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香港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香港繁荣和发展的事实证明了(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B.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性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D.“一国两制”的正确性7.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C.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D.1977年底恢复高校入学考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8.据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已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 ) A.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C.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9.下图“台湾,祖国喊你回家吃饭”是xx年感动网友的十大图片之一,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C.不断加强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互补互利D.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10.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 B. C. D.11.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 A.打破隔绝,合作共赢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2.“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 A.西藏和平解放B.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C.香港、澳门回归D.海峡两岸逐步实现三通13.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基本法的此条款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一国两制”构想1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实现直接“三通”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5.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取得这一成就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国两制”方针D.科教兴国战略1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B.C.D.17.2017年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和平统一”方针18.2017年4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迎来了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她成为了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有关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是( ) A.一个国家,两种行政制度 B.一个国家,两种管理制度C.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20.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二、材料分析题21.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族团结篇】材料一: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统一篇】材料二:香港回归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节选自紫荆网材料三: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国际合作篇】材料四: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与我握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从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回忆录领导者 (1)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香港岛最早是在哪个条约中被列强割占的?写出香港回归的具体时间。 (3)根据材料三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目前海峡两岸的分离是在什么事件后形成的? (4)与周恩来握手的来访者是谁?他们此次会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2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一些弯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材料四: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1949年在北平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形成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 (4)依据材料四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23.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回顾历史,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材料三: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材料四:1963年,周恩来根据两岸关系的最新形势,在总结十年来对台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将中共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包括: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台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管理;若台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拨款补助;台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意见和台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国共双方要保证不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当天,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材料五: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为实现“天下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台湾收复后实行哪些措施促进了国家统一? (3)材料三中,“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是近代中国哪一条约造成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方针必须坚持怎样的基本原则?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属于识记层面的考查,难度不大。2.【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歌名东方之珠可知,指的是香港。歌词“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表述了香港的历史悠久和百年沧桑;“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悔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表达了香港人渴望回归祖国的怀抱和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情怀。正确,C项符合题意;基督教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与香港无关。错误,AB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学生要掌握香港被英国割占的过程,香港回归的时间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即在中华人民共和法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一国两制”是考查重点,注意识记它的提出、含义及成功实践。本题难度适中。4.【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台湾问题是继港澳回归后,祖国面临的统一问题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改革开放后,党和中央作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策略,后来在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项符合题意;AB项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不属于对台方针,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大陆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对台方针,C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一国两制的含义。5.【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具有因果关系”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以后探索时期的运动,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排除;事件之间都有因果关系;所以答案选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要理解“因果关系”的含义。6.【答案】D 【解析】【分析】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香港保持着繁荣、稳定和发展,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事实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BC三项与题干内容不符;D项“一国两制”的正确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国两制方针。要求学生掌握香港回归的原因。7.【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台湾还未回归,故C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准确。ABD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台湾还未回归,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8.【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两岸人民都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已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解答该题需要识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本题难度适中。9.【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关于台湾问题,我们期盼和平统一,D项符合题意;“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不断加强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互补互利。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解答该题需要识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本题难度适中。10.【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首位”可知,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国两制”是针对港澳台提出的促进祖国统一的方针,排除。仔细审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牢记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答案】B 【解析】【分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A项打破隔绝,合作共赢是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符合题意。C项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有力条件,不符合题意。D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海峡两岸关系。1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的信息,依据课本所学,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紫荆花代表的是香港;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白莲花代表的是澳门,这首诗中的喜事是香港、澳门回归,C项符合题意;西藏和平解放后实行的不是“一国两制度”的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B项不符合题意;xx年12月15日,中国海峡两岸实现了直接“三通”(通航、通邮、通商),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灵活理解运用“一国两制”构想和港澳特别行政区标志。本题难度适中。1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香港基本法第十条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一国两制”制度的理解与掌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国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14.【答案】D 【解析】【分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史实从未改变”,由此可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项符合题意;ABC都有利于两岸关系友好的发展,但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因素,ABC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识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本题难度适中。1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为香港、澳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故答案为C。【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一国两制”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16.【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结合选项,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符合民族平等这一原则。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17.【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步巩固,B项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统一”方针是针对台湾提出的。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一国两制”的含义。18.【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的回归提供了政策理论指导。故B项符合题意。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C项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与香港回归无关;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19.【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内容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的例子。20.【答案】D 【解析】【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制度, A B C三项与问题要求不符。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材料分析题21.【答案】(1)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2)南京条约;199771。(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或南京解放)。(4)尼克松;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基本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3)根据材料三“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目前海峡两岸的分离是在解放战争后形成的。(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周恩来握手,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点评】本题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回归、中美建交等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历史上几次台湾被分离和回归的有关知识。22.【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国家统一领导。(4)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5)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可见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2)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二出处中的“1954年”,联系所学知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三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可见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统一领导。(4)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四中的“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 政策治国”可以概括“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5)本题考查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国家统一领导。(4)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5)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23.【答案】(1)灭六国,建立统一政权;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形制等。(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台湾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3)马关条约。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实现祖国统一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有利于国家和地区间的和平稳定,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实现“天下一统”采取的措施有:灭六国,建立统一政权;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形制等。(2)根据材料二“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大量移民涌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收复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国家统一。(3)根据材料三“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近代中国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造成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是1949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实现这一方针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祖国统一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有利于国家和地区间的和平稳定,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点评】学生要掌握台湾在历史上的几次分裂情况,分裂的原因。本题难度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