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期末复习测试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34413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期末复习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期末复习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期末复习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选择题1xx年是一五计划完成60周年。“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是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A. 手工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交通运输业2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C. 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3宪法应是“限权(力)之法”,是“众法之法”,也是“根本大法”,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尊严。新中国迈出了宪政法治第一步的是A. 1954年宪法 B. 1975年宪法 C. 1978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4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28.2%农林水利占7.69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 三大改造稳步前进5xx年3月播映的大型纪录影片厉害了,我的国,影片记录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珍贵影像。其中的中国桥中讲述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A. 南京长江大桥 B. 江阴长江大桥 C. 苏通大桥 D. 武汉长江大桥6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则都降低到3%以下。这说明A. 改造过程中存在过急过粗的缺点 B. 国营、集体经济已占主导地位C.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超额完成 D. 重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7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讨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C. 成立农村人民公社 D.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8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散伙”后的农村政策与之前相比( )A. 土地所有制改变 B. 农村经营方式改变 C.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变 D. 农民生活水平下降9下列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47.37.1趋于零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C.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了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其在微观经济运行的弊端暴露出来。为此,陈云提出以开放自由市场方式引入市场机制的解决办法,结果加剧了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最终不得不关闭。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引入市场机制,经济快速发展。据此推知A. 公有制经济体制存在巨大弊端 B. 市场机制要与生产环节相适应C.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冲突 D. 20世纪50年代已确立市场经济11“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材料评述的是A. 新经济政策 B. 罗斯福新政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12(xx年江苏苏州卷) 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对联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 平安富裕奔小康,欢乐和谐中国年 D.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14列宁不仅是具有革命家的非凡胆识,也具有改革家的创新精神,他不仅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这里的“创新精神”指的是( )A.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B. 领导十月革命 C. 实行新经济政策 D. 确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5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A. 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C. 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出生于1980年,取名文革二、简答题16情境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分析: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其重要任务是什么?17深受大家喜爱的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阅读以下王老吉的部分品牌历史,回答问题。1828年,王老吉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深受街坊欢迎,被誉为“凉茶王”。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请回答:1956年的公私合营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时期国家还对哪些行业进行了类似影响的改革?18“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什么?三、综合题19某学校初三年级(2)班同学对“近代以来的大国崛起”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下面的活动。材料阅读问题探究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但丁伏尔泰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1)举出近代欧洲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事件。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至今)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中“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这一国际地位的确立直接导致二战后哪一政治格局的形成?材料三: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东方)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3)材料三中的“岛国”通过哪一变革来摆脱“生存危机”?该变革中促使其快速崛起的外部因素是什么?材料四: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大国崛起(4)材料四认为“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是如何安排的?这里斯大林的“创造”有何特点?这种“创造”的最主要成果是什么?(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一个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参考答案1-15CAAAD,BBBDB,AADCD16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17(1)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19(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独立宣言的发表,世界第一强国两极格局(3)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4)由国家计划安排;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5)国家主权的独立、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时俱进的变革、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等都能促进国家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