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份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34168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份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份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份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份考试试题(含解析)1.1.滑块能沿静止的传送带匀速滑下,如图,若在下滑时突然开动传送带向上转动,此时滑块的运动将()A. 维持原来匀速下滑B. 减速下滑C. 向上运动D. 可能相对地面不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传送带突然转动前物块匀速下滑,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传送带突然转动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支持力,由于上面的传送带斜向上运动,而物块斜向下运动,所以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然斜向上,所以物块仍匀速下滑故选:A考点:物体的平衡;摩擦力.2.2.已知光滑水平面上一个物体受到10 N的水平作用力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4 m/s2,则该物体的质量为()A. 0.4 kg B. 2.5 kg C. 4 kg D. 10 kg【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解得:m=Fa=1042.5kg,故B正确。故选B。3.3.某人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 min,发现火车前进540 m;隔3 min后又观察1 min,发现火车前进360 m若火车在这7 min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 0.03 m/s2 B. 0.01 m/s2C. 0.5 m/s2 D. 0.6 m/s2【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推论可得,火车在第一个3分钟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x1t1=540180m/s=3m/s在1分钟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x2t2=36060m/s=6m/s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90s+180s+30s=300s所以火车的加速度为:a=v2v1t=63300=0.01m/s2,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到瞬时速度,再由加速度的定义式解答4.4.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但物体仍然保持静止,这表明()A. 拉力小于静摩擦力B. 拉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C. 拉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D. 拉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静摩擦力两个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拉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拉力大小变化,静摩擦力也随之变化:拉力增大,静摩擦力也增大;拉力减小,静摩擦力也减小。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名师点睛】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物体仍然保持静止,合力仍为零,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研究拉力与静摩擦力的关系。5. 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甲狡辩说:我打了乙一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法官对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在哪里( )A. 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判决甲付乙的医药费B. 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所以乙受伤而甲未受伤,且从主观上说甲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C. 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所以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决甲付乙的医药费D. 甲对乙的力在先,乙对甲的力在后,所以判决甲给乙付医药费【答案】B【解析】甲打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但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甲的拳头和乙的胸口受伤的程度不相同,甲轻而乙重,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6.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A. 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vtB.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算出加速度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由图像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以及时间,用公式a=vt算出加速度D. 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采用方法A可以求出其加速度,由于只利用了其中的两组数据,偶然误差较大,故A错误作图法是求物体加速度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方法B中因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说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许多倾角不同的图线,再加上测量角度时测量误差较大,故不能被采用,故B错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vt算出加速度,选较远的两点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方法D也具有方法A相同的只利用了其中的两组数据,偶然误差较大,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般要有效避免差别大的数据,能够减小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所以应该采用多组数据进行研究。知道最能减小误差的研究方法图象法是我们物理实验中常用来研究问题的方法。7.7.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于xx8月在南京成功举行,青奥会比赛在“三大场馆区”的15个不同竞赛场馆进行26个项目比赛,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的青奥会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 马拉松 B. 跳水 C. 击剑 D. 体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研究的问题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A、马拉松比赛时,由于长路程,运动员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B、跳水时,人们要关注人的动作,故人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C、击剑时要注意人的肢体动作,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D、体操中主要根据人的肢体动作评分,故不能忽略大小和形状,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了理想模型、质点的认识.8.8.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相等,在恒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水平面间接触面光滑,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1,物块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1;若物块与水平面间接触面粗糙,且物块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a2,物块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1a2,FN1FN2 B. a1a2,FN1FN2C. a1a2,FN1FN2 D. a1a2,FN1FN2【答案】D【解析】【详解】设AB的质量均为m;接触面光滑时,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a1=Fm+m=F2m,对B分析:FN1=mBa1=F2。接触面粗糙时,f=2mg;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a2=Ff2m=F2mg,可知a1a2;对B分析:FN2=ma2+mg=F2,则FN1=FN2。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解决有关连接体问题的能力,知道A、B两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通过整体法和隔离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本题可以作为结论直接使用。9.9.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 ,下列办法不正确的是()A. 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B. 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 ,距离不变C. 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 两物体的质量和距离都减小到原来的14【答案】D【解析】【详解】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14,选项A正确;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14,选项B正确;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14,选项C正确;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14,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可知,万有引力与原来相等,选项D错误。故选ABC.10.10.某飞行员的质量为m,驾驶飞机在竖直面内以速度v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的半径为R,在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比较,飞行员对坐椅的压力在最低点比最高点大(设飞行员始终垂直于坐椅的表面)()A. Mg B. 2mg C. mg mv2R D. 2mv2R【答案】B【解析】【详解】在最高点有:F1+mgmv2R;解得:F1mv2Rmg;在最低点有:F2mgmv2R,解得:F2mg+mv2R,所以F2-F1=2mg,故选B。11.11.如图所示,体重相同的小丽和小芳都从一楼到二楼商场去购物,小丽从楼梯走上去,克服重力做功W1,所用时间t1,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1;小芳乘电梯上去,克服重力做功W2,所用时间t2,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2.已知她们的体重相同,且t1t2,则()A. P1P2B. P1P2C. W1W2D. W1W2【答案】C【解析】这两个同学的体重相同,爬楼的高度前后不变,根据公式W=-Gh可知两人上楼过程重力做功相同,故克服重力做的功W1、W2大小相等,即W1=W2;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为P=Wt,由于t1t2,所以P1P2,故AB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12. 若不计空气阻力,在下列过程中,跳板跳水运动员机械能守恒的是A. 登上跳板的过程B. 跳板上起跳的过程C. 空中运动的过程D. 手触水后的运动过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登上跳板的过程中和跳板上起跳的过程中,弹力做功,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守恒,AB错误;空中运动的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C正确;手触水后的运动过程,受到水给的作用力,并且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考点: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进行分析,明确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机械能才是守恒的13.13.甲、乙两物体以大小相等的线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3,轨道半径之比为34,则甲、乙两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13 B. 34C. 43 D. 31【答案】C【解析】根据向心加速度表达式得:a=v2r,故a甲a乙=r乙r甲=43,故C正确。14.1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汽车,以某一速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F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F2,则()A. F1mg B. F1mgC. F2mg D. F2”、“”“”或“=”)。(4)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同学所采用的方法。(选填“甲”或“乙”)【答案】 (1). OC (2). 15.70 (3). 1.20 (4). 1.22 (5). (8). 甲【解析】(1)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要求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OC段:15.7,应记作15.70cm.(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B的速度大小:vB=xAC2T=1.55m/s 该过程中重锤的动能增加量:EkB=12mvB20=1.20m重力势能减小量Ep=mgh=1.22m 因为物体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EkEp .(4)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中,合理的是甲.本题答案是:(1). OC; (2). 1.20, 1.22, ; 甲19.19.用200 N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地面上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提起5 m高的位移,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求:(1)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物体被提起后具有的动能【答案】(1)1000J(2)500J【解析】(1)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拉=Fh=2005=1000J;(2)根据动能定理,有:WF-mgh=Ek-0代入数据得:2005-10105=EK 解得:EK=500J即物体提高后具有的动能为500J;20. 某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30m/s,一辆小车以25m/s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为62.5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答案】(1)5m/s2(2)102m【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小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结合匀速运动的位移,求出车的安全距离解:(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解得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5m/s2(2)小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s1=v0t=300.4=12(m)刹车后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车安全距离为:s=s1+s2=102(m)答:(1)小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2)该车的安全距离为102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知道在反应时间内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1.21.一小轿车从高为10 m、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在斜坡底端115 m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为2103N,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4104N,小轿车的质量为2 t,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取10m/s2)求:(1)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2)为使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而不掉入池塘,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采用刹车装置)【答案】(1)10 m/s(2)5 s【解析】试题分析:(1)小轿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sin37mgcos37ma1代入数据得a13 m/s2由v122a1x12a1hsin37得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v110m/s(2)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ma2代入数据得a22 m/s2关闭油门后减速mgma3代入数据得a35 m/s2关闭油门时轿车的速度为v2v22v122a2v222a3x2得v220m/stv2v1a25s即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5 s.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点评:本题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处理多过程问题,关键是求解加速度第(1)问也可以根据动能定理求解22.22.由于银河系外某双黑洞系统的合并,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其实中国重大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也已经于xx7月份正式启动,“天琴计划”的其中一个阶段就是需要发射三颗地球高轨卫星进行引力波探测,假设我国发射的其中一颗高轨卫星以速度v沿圆形轨道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所给条件,试求:(1)地球的质量M.(2)地球的平均密度.(球体体积)【答案】(1) (2)【解析】(1)地球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v 解得: (2)M/V地球体积V 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