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明宫规划详细资料(内参).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33127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大明宫规划详细资料(内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西安大明宫规划详细资料(内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西安大明宫规划详细资料(内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总则 规划背景 唐代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区中心地带 是唐皇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明宫地区改造可以促进保护古遗址 带动经济发展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 此次规划以唐大明宫遗址保护与开发为契机 改善大明宫地区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为目标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 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促进该地区社会 经济 环境的协调发展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 90 3 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 2020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 陕西省文物保护法 6 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7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规划 规划范围 大明宫地区保护与改造总体规划范围南起陇海铁路线北侧 北至红庙坡路 常青路 西起星火路 未央路 东至东二环及其延伸线 土地面积29 08平方公里 根据市委 市政府指示 由曲江管委会负责启动大明宫地区先期改造范围南起陇海铁路线北侧 北至红庙坡路 北二环路 环园中路 西起星火路 未央路 太华路 东至东二环及其延伸线 土地面积23 2平方公里 其中城市道路用地4 04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 含城市绿地 19 16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近期 2007年 2010年远期 2010年 2020年 第二章现状概况 地理位置 大明宫地区位于西安市明城的北部 陇海铁路线以北 城市中轴线未央路两侧 距钟楼3公里 该区包括四大遗址之一的 大明宫遗址 规划区地跨未央区 新城区 莲湖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四个行政辖区 总用地面积29 08平方公里 现状总人口约36 64万人 此外 19 16平方公里范围内 现状总人口约29 89万人 社会经济条件 自清朝以后 大明宫地区一直人烟稀少 北梢门外 荒野一片 常有狐狼出没 数十年中经历了两次大的房屋自改自建 二马路一带仍然街道狭窄 房屋拥挤 主要居民是在解放初期由河南移民而来的 后随经济发展 又有其他外来人口入住 所以该地区人员组成结构复杂 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该区聚落以简易房为主 景观性差 街道窄小且不规整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外交通联系也非常不方便 地区发展模式一直以工业为主 农业为辅 经济水平落后 伴随城市的再度开发建设 造成了城中村分布密集 新建居住区与旧区混杂 人群素质差异巨大 虽然围绕大明宫遗址 但文化氛围消失殆尽 土地利用现状 规划区内用地较为复杂 除遗址保护用地外 用地性质以居住 商业为主 居住用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二类居住用地 主要为多层居住建筑用地 含少量高层建筑用地 另一类为三类居住用地 为现状村宅和一些铁路职工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太华路和未央路两侧 太华路主要为大明宫建材市场 未央路主要是为城市服务的一些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区域内工业以小型企业为主 大型工业有大华纱厂和汉斯啤酒厂两家 分布在太华路以东 对外交通现状 现状道路系统 该区域现状的道路状况比较差 路网密度低 道路的联通性差 通行能力小 使得这一区域经常发生交通拥堵 从道路系统上来讲 未央路 太华路 自强路是主干道 北二环和含元路属于城市快速路 形成了大的路网骨架 但由于大明宫保护范围内不能进行建设 使得保护范围内的次干道 支路密度很低 在南北两公里多的范围内只有次干路玄武路穿过 而玄武路正在按规划宽度30米进行扩建 东西向交通现状只能通过自强路解决 建筑质量现状 大明宫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现状周边环境较差 自搭自建情况严重 建筑杂乱无章 大多数为三层以下的老式楼房 平房 简易临时住房 对唐大明宫遗址的格局 风貌带来较大的影响 区域内已建成有一定量的永久性建筑 其中部分多层建筑靠近遗址保护区 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现状公共设施 区域内公共设施分布不均匀 尤其公共教育设施分布不合理 市政公用设施不完全 北二环以北区域因大量村庄存在 公共设施配置不齐 至2007年末 规划区域内共有普通中学10所 大专院校及技工学校14所 小学22所 幼儿园14所 医疗卫生机构10个 现状绿地分布 大明宫区域目前绿化较少 除现状村庄农耕地及园地以外 现仅有一条轴状绿化带 位于北二环路南北两侧各25米 长约1 8公里 现状可建设用地分布 城市总体规划 和相关规划与本次规划有关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开发条件分析 优势条件分析 1 随着即将动工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 地铁二号线 四号线的规划建设 以及以高端商务办公 旅游服务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导 家居建材物流业为辅助的地区改造建设 使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改善区域内状况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2 由于规划区在西安市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起步较晚 存在大量工业企业 并且规模较大 随着该地区的城市建设及旅游业的发展 这些企业将会相继关 停或搬迁 因此 该地区工业呈萎缩发展的趋势 3 随着城市功能及社会生活层次的提升 现有旧区改造建设方兴未艾 由于土地级差的影响 工厂外迁 并将其原有土地改作民用的过程也在加快 在近年 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成和一些已建成或拟建的大型建设项目 成为区内空间或功能布局上新的控制点 制约因素分析 1 大明宫遗址保护对其周围地区建筑高度与建筑容量的限制和制约 2 唐城绿带对控制区内建筑高度的限制和制约 3 铁路线对两侧用地的建设控制限制和制约 总体规划对本规划区的要求 1 保护自然历史环境 保护 八水绕长安 的自然历史环境及台塬地形地貌 保护和凸显唐长安 六岗 自然形态 保护和恢复历史兴庆池 太液池 曲江池 昆明池等 十一池 保护明清西安护城河水系 2 保护城市历史格局 重点展现与保护隋唐长安城的棋盘式格局 重点展现与保护历史城市的城廓及重要轴线 新建道路保持与历史路网在肌理 宽度和尺度的一致 3 保护大遗址区 确定大遗址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进一步制定具体遗址公园详细规划 第四章规划原则 目标 理念 规划原则 1 落实总体规划 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求 保持与整个城市的有机结合 完善地区的用地配置 补充公共设施 基础设施 解决地区人口密度 建筑密度 交通密度的 三高 现象 处理好遗址保护与改造建设之间的矛盾 解决据家居建材市场问题和遗址保护区内人口迁移问题 加强环境治理 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要求 现状调查工作要周密细致 不出现大讹误 尊重地区的发展历史 结合地区的规划管理事实 明晰土地 建筑的产权关系 确保规划内容根据充足 规划项目定点 定范围 定界线 明确公用市政服务设施位置 规模 逐步建立动态要素编辑的规划电脑信息库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3 合理利用土地 在满足规范 创造良好生活空间的条件下 提高土地利用率 4 支持有关部门有建设意义的规划构思 规划目标 1 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 继承 保护与发扬传统文化 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与生态体系 带动区域经济与社会更新发展 创造多层次 多元化 高品质的城市新形态 2 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优化产业结构 整合各功能用地布局 集约建材市场用地 迁移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实现生态体系维护与城市开发 历史文化遗存继承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统一 建立区域经济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城市空间发展良性格局 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根据区域的现状特征 结合城市发展战略 彻底解决本区域内城中村与棚户区的改造问题 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和交通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建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以居住为主的城市有机体 塑造一个具有时代特征 文化品位 环境优美的北城区改造示范新形象 规划指导思想 1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 坚持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大明宫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3 按照合理布局 集约发展的原则 配置城市资源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 4 坚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凸现城市特色 妥善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的关系 5 注重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保护和利用 实现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和谐共生 第五章规划区定位 规模 根据大明宫地区的职能 地位 特点及发展方向 功能定位为 突出唐大明宫遗址保护 是西安市中心城市的改造发展新区 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 担负着西安市旅游商贸次中心 城北地区文化中心 居住核心的功能 规划功能定位 规划区规模 大明宫地区29 08平方公里范围内 现状人口为366400人 现状居住用地为516 1公顷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14 08 人 19 16平方公里范围内 现状人口为298900人 现状居住用地为344 6公顷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11 53 人 远低于国家居住用地标准18 28 人 规划29 08平方公里范围内居住用地为1287 4公顷 规划19 16平方公里范围内居住用地为911 9公顷 比现状居住用地增加 而地区城市职能为西安市旅游商贸次中心 城北地区文化中心 居住核心 根据区域用地结构 大幅度增加居住用地是必然的 再有 该地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65 48 人 略高于国家标准60 人 因此 可通过协调疏导区域内人口 妥善解决区内外人口迁移和安置问题 根据国家标准人均居住用地18 28 人 人均建设用地不低于60 人 综合考虑地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取27 人 到2020年规划29 08平方公里范围内人口为476815人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61 人 规划19 16平方公里范围内人口为337741人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68 69 人 第六章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功能结构 规划功能结构分为一心 四轴六大片区 一心 遗址核心四轴 未央路 太华路 北二环 陇海铁路四大发展轴六大片区 遗址保护区 盛唐文化区 核心商务区 改造示范区 中央居住区 城市车站广场区市井里坊 现代之坊 用地布局 本规划以西安市2004 2020年总体规划为依据 本着合理布局 完善城市配套设施 确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 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 对区域用地的用地性质作适当调整 遗址区内 迁出保护区内村庄 居民住宅和商业市场 恢复为遗址保护用地 遗址周边地区 调整用地性质 以居住 商业 文化娱乐为主 区内工业 仓储用地外迁 变更用地性质 公共设施分布 依据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规划采用主次分明 相对集中 分级配套 均匀分布的原则 将公共服务设施按一级 二级和三级系统考虑 其中一级中心服务于整个中心城区范围 二级中心是作为一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补充 服务于各个功能区 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满足居住区内部的需要 规划共布置小学30所 中学11所 医疗卫生机构7个 行政办公机构8处 文化娱乐设施14处 教育科研机构10处 市政公用设施13处 1 商业轴 未央路城市商业轴和北二环城市商业轴2 商业中心 在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本规划用地内商业体系分为四个级别 市级商业中心 老城区商业中心 以钟楼为中心 以老 明 城为依托 形成集高尚购物 休闲娱乐 观光旅游为特色的城市核心商业区域 区域商业中心 张家堡商业中心 北二环商业中心 建材物流中心 这四个商业中心的建设服务本规划区的同时 也利于二环商业网形成居住区级商业中心 规划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工四个 服务于各大居住片区 商业中心用地由内向外依次为商业设施和商务设施 商业中心的外围为居住用地 大明宫商务圈 规划大明宫遗址公园外围约一个街区的用地为大明宫核心商务圈 该商圈内安排商业服务 文化创意及现代商务等功能设施 商业发展规划 第七章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唐大明宫地处唐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前沿 地势高旷 大明宫的平面北部呈梯形 南部呈东西长方形 宫城内除了三座正殿 含元殿 宣政殿 紫宸殿外 共有50多座殿堂及亭台楼阁 遗址范围内 保护工作主要为迁出保护区内村宅和铁路职工住宅 恢复遗址保护用地 在遗址西侧规划70绿化带 北侧100至190米绿化带 东侧为一楔形绿地和太华路两侧各20绿化带 在遗址周边形成一个绿环 为遗址营造了一个完整的绿色屏障 在遗址外围 对建筑物年代久 建筑质量低 建筑密度高 建筑容积率低 安全隐患比较多 居住及生活环境恶劣 水 电 气等基础设施不完备的区域按照建筑风貌分区的控制 进行更新改造 并调整用地性质 以居住 商业 文化娱乐为主 对区内工业 仓储用地进行外迁 变更用地性质 第八章建设控制 开发强度控制 规划将该区土地强度提至最高 既促进了该地域的复合使用 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区名片 同时大大提升了地区的土地经济 以平衡和支持大明宫周边地区中低密度开发模式 分为 高密度开发区中高密度开发区低密度开发区遗址保护区城市车站广场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风貌控制 唐大明宫是雄伟壮丽的宫殿群 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代表之作 也是当时中华民族协和万帮的重要场所 象征着开放 包容 大气 和谐 向上的盛唐精神 建筑形式追求雄浑大气 和谐统一 因此 大明宫区域的开发建设时 应特别注意建筑形式 空间形态及人文形态等方面的传承 统一 延续 根据区位 现状及遗址保护原则 将大明宫遗址区域建筑风貌控制划分为四个区域 遗址保护区城市车站广场风貌协调区城市建设区 第九章道路系统规划 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优先发展社会化公共运输体系并实施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在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 通过引入快速轨道交通方式 优化交通出行结构 合理控制个体机动化交通的出行规模 建立以公共运输网络为主体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 地面和地下交通协调配合的高效 便捷 安全 无公害的现代化城市综合运输系统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形成和社会经济发展 现状交通问题 1 交通流量过于集聚 交通设施规模不足 大明宫周边地段土地开发强度 日均出行强度持续提高 路网密度和公交系统都不适应城市用地的拓展 2 交通设施容量有限 系统整体功能不完善 道路交通的需求的增长远远超过道路容量的增长 客运系统换乘效率低 3 交通结构不尽合理 个体机动化发展过快 出租车 家用轿车 运输车辆的出行比重快速提高 而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的出行比重较低 区域交通组织 快速的轨道交通规划穿越大明宫地区的为地铁二号线 三号线 四号线 使其成为大明宫地区的对外快速交通干线 和主城区其它区域的交通联系也更加紧密 地面交通提升现有对外联系道路等级及道路断面宽度 增对对外联系道路 使其形成与地铁相衔接配套 干支结合 内外畅通 布局合理的立体交通体系 道路系统 路网格局呈 三横三纵 的道路网格 具体为 三横 凤城五路 三一零国道 北二环路 自强路 含元路三纵 未央路 太华路 东二环路 东二环路北延伸段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四级标准 规划建设多处互通式立交 增加城市主干路 次干路 尤其是支路 同时强化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便捷联系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矛盾 道路断面与宽度 快速路 红线宽60 100米 设计车速80千米 小时 机动车道设双向六车道 与主干道相交设互通式立交 与次干道相交设分离式立交或采用右进右出形式 主干路 红线宽40 60米 设计车速40 60千米 小时 机动车道设双向6 8车道 主干道与次干道相交设灯控 与支路相交采用右进右出 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块板或四块板形式 次干路 红线宽30 40米 机动车道设双向4 6车道 一 三块板形式 设计车速40千米 小时 为主要的生活服务性道路 支路 红线宽15 20米 设计车速30千米 小时 设混合车道 一块板形式 2 4车道 具体实施措施 规划提升自强路的等级 红线宽度定为60米 断面形式定为双向6车道 在火车站北广场范围内下穿通过 下穿长度为600米 下穿车道为双向六车道 地面部分仅做人流疏散用 提升太华南路的等级 红线宽度定为60米 且两侧各留20米绿带 断面形式定为双向6车道 提升建强路的等级 红线宽度定为40米 且西侧保留20米绿带 断面形式定为双向4车道 在玄武路以南 大明宫遗址北侧新规划一条道路 红线宽度为30米 北侧留20米绿带 该路能缓解玄武路的压力 分担部分东西向车流量 火车站北广场和大明宫产生的大量交通量基本上由自强路疏散 自强路虽然拓宽 但是与未央路和太华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没有提高 将会对自强路的交通形成一个瓶颈 所以应对这两个交叉口进行处理 规划在未央路交叉口建设一分离式立交 自强路主线下穿 在太华路交叉口设置分离式立交 地面设置转盘 通过两个交叉口的改造 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使自强路的交通量能迅速疏散 拓宽他数条支路 并加大路网密度 以适应将来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开发 道路交叉口形式 城市快速路与对外高速公路 主要干道 城市出入口道路相交处设置互通式立交 与其他道路相交设置分离式立交 规划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设置分离式立交 其它道路相交交叉口均为平交 主次干道相交或次干道之间相交均设信号控制并进行渠化处理 次干道与支路相交设减速或让行标志 具体为未央路和太华路之间与自强路相交的支路全部采用右进右出 禁止直行的交通组织方式 从而减少对自强路交通流的干扰 前往火车站的社会车辆和出租车可通过自强路或南侧支路进入两侧停车场 在停车场内部接送乘客 前往大明宫的车辆可以通过太华路直接进入东侧停车场 或通过未央路 经二马路进入西侧停车场 游客在停车场下车后步行至丹凤门 或乘坐景区内的电动游览车进入 景区内禁止机动车通行 重点区域交通组织与管理措施 规划范围内的火车站北广场和丹凤门广场的区域 因人流量较大 易形成交通拥堵点 本次规划针对火车站北广场和丹凤门广场作了较详细的交通组织规划 交通组织的目的是解决两大区域人流的疏散问题 设计时重点突出 交通疏散 性 广场同时为火车站和大明宫服务 所以要保证广场的完整和连通性 规划该广场为人行广场 禁止机动车通行 以此为前提 对该区域的交通流进行组织 公交站点 公交首末站设在火车站两侧的公交车专用停车场内 乘客在停车场内上下车 对于经过火车站的公交车 由于下穿段过长 为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 在自强路两侧不设站 所有公交车先行驶到停车场 在停车场外设停靠站 上下客后从南侧支路再绕行至自强路 经下穿地道离开 在未央路和太华路设立交通诱导标志 并通过必要的宣传措施 让过境交通流提前择路行驶到含元路 减少自强路上各种交通流的冲突 停车场规划 公共停车场设置分两类 一是按照停车需求均匀分布 满足各种用地性质的不同停车要求 二是在城市核心区周围附近设置 满足各核心区停车需求 规划公共机动车停车场共计40处 小型停车场每处泊位50 100个 用地面积1500 3000m2 大中型停车场每处泊位在100 200个 用地面积3000 5000m2 其中北二环以南规划26处停车场 北二环以北规划14处停车场 沿大明宫遗址周边采用地下停车设计方式 火车站两侧地下停车场的地上部分设为出租车停车场和公交车停车场 所有出租车和公交车进入停车场内上下乘客 第十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以大明宫遗址公园为核心 以十字形景观轴为骨架 将公园 游园 林荫道 专用绿地等串联起来 用景观轴 绿带 绿心及中心开放空间等控制要素衬托城市肌理 组成城市绿地景观系统 景观系统规划 井字形景观轴 结合太华路 北二环 凤城五路 未央路四条主要道路两侧用地的城市功能需求 密集布置行政 金融 商业 办公等高档建筑群 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变化 串联起整个区域 提升大明宫地区景观品质 历史景观绿带 利用贞观路两侧各15米绿带串联大明宫遗址公园及其南 北入口广场 同时在遗址周边形成一绿环 为遗址营造了一个完整的绿色屏障 体现大明宫入口历史空间序列 生态景观绿带 在居住区内部 结合城市绿带设立的方便居民游憩的景观绿带 景观节点 在主要历史遗址节点 结合富有文化特色的小品 设置较大面积的绿化开敞空间 体现原有文化肌理 烘托历史氛围 居住绿心 在居住区内部设置集中公共绿化 优化人居环境 景观水系规划 唐代河流水系分布图 唐代河流水系与现代河流关系 景观水系规划 水系是大明宫地区历史上最重要的景观元素 根据历史水系特征 局部修复历史水系 全面恢复历史太液池胜景 是对大明宫遗址本身的一种有效保护及其历史环境的合理展示 目前再恢复龙首渠输水已无可能 距太液池最近的水系为护城河 而目前的输水量距护城河的正常需水量还差454万立方米 更不要说太液池及其附属水系 差591万立方米包括护城河缺水 因此除保留原有输水水源外 需规划新的输水水源 本次规划由大峪水系沿雁翔路输水至兴庆湖 兴庆湖退水至护城河 护城河的一部分水至太液池及其附属水系 同时将北石桥 邓家村污水厂的中水通过管道输至太液池 恢复其水面 同时向北部延伸 用统一的水景及绿化元素有效地组织城市景观空间序列 串联整个大明宫地区 第十一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区目前供水设施基本良好 供水管道分布城区各个角落 规划用水将以石砭峪 黑河水源为主 以第四水厂及其它水源为辅 同时在城区设置高位水池及清水库 增加管网调节能力 以保证其供水可靠 管网除沿主干道进行环状主管网布置外 在城市支路上设置给水联络管 以保证供水的平衡及安全 城区内实行统一供水 雨水工程规划 雨污分流 雨水就近分散排入水体 对现状合流制排水管道改为污水管道 结合大明宫地区地形 水系等情况 该区域雨水划分为五个区域 即漕运明渠分区 西三线明渠分区 浐河分区 618渠分区 陇海线分区 污水工程规划 现有的排水管渠大多建于80年代以前设计标准偏低 管道满流 溢流 渗流现象相当普遍 规划雨污分流 污水经管道收集后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方可排入水体结合大明宫地区地形 该区域分为三个排水分区 即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分区 店子村污水处理厂分区 袁乐村污水处理厂分区 电力工程规划 由于选址 征地 拆迁难度等问题的限制 目前城区内11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速度远远不能满足负荷增长的需求 规划区根据用地情况采用集中控制和双电源进线设计 规划期内将新建市区330千伏变电及马旗寨和辛家庙 莲湖 行政中心 胡家庙五座110KV变电站 第十二章拆迁安置规划 拆迁情况 规划区内 19 16平方公里 现有总人口约29 89万人 其中涉及拆迁改造的人口约6 88万人 包括大明宫遗址和未来安置用地内两部分人口 现状拆迁情况统计表 安置方案一 如考虑6 88万人全部搬迁 按25 人计 则所需安置用地面积约1 72平方公里 跨越19 16平方公里范围内外解决 安排居住安置用地面积2 5平方公里 安置方案二 如考虑6 88万人全部搬迁 按25 人计 则所需安置用地面积约1 72平方公里 在19 16平方公里范围内解决 安排居住安置用地面积约2 7平方公里 区内安置详细配置图 建材商业市场安置规划 考虑到建材市场经营面积与仓储面积的关系一般为1 5 即1平方米的经商面积 需要配套5平方米的仓储面积 规划大明宫建材市场安置用地约为0 7平方公里 可基本满足市场建设要求 选在此处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近可依托发展潜力巨大的大明宫历史文化板块2 东北可连新筑物流中心 运输条件十分便利3 东连纺织城和极具潜力的浐灞生态区4 向南还可沿二环辐射到城南地区 5 西可接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产业开发区板快和新市级城市行政中心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 此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对于大明宫建材市场的未来发展十分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