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3170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5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教学目标 1 诵读古诗 理解诗意 2 感知边塞诗人岑参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 查找资料 了解岑参文学地位和本文写作背景 2 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 疏通诗意 3 诵读诗歌 体味情感 作者关 岑参 约715 770年 唐代边塞诗人 南阳人 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 后徙居江陵 1 2 岑参早岁孤贫 从兄就读 遍览史籍 唐玄宗天宝三载 744年 进士 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 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 天宝末年 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 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 曾官嘉州刺史 今四川乐山 世称 岑嘉州 大历五年 770年 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 长于七言歌行 代表作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 军旅生活 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 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 后人多并称 高岑 有 岑参集 十卷 已佚 今有 岑嘉州集 七卷 或为八卷 行世 全唐诗 编诗四卷 背景关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年 安禄山起兵叛乱 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 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 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 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 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诗意关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九日 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强 勉强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无人送酒 据 南史 隐逸传 记载 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 没有酒喝 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 这时正好王弘送酒来了 于是醉饮而归 怜 可怜 傍 靠近 接近 诗意关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师生互动赏析古诗 1这首诗中 遥怜故园菊 中的 怜 用的极好 你能说明原因吗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1这首诗中 遥怜故园菊 中的 怜 用的极好 你能说明原因吗 怜 这里是怜惜 可怜之意 诗人的故园长安因为安史之乱的战祸蔓延 一片狼藉 早已是骨肉离散 只剩一片断壁残垣 所以在重阳节美丽佳节 菊花虽然竞相绽放 但因无人欣赏 只显凄凉孤寂了 所以诗人怜惜菊花 此句一出 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就跃然纸上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本诗借重阳登高的习俗 表达思乡之情 也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从行文思路上看 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 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 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 蝉联而下 犹如弹丸脱手 圆美流转 从内容上看 诗人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 而是对百姓疾苦的关切 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 实际构思精巧 情韵无限 是一首言简意深 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