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3147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周武王灭商建周后,改“帝”为“王”,并明确规定王位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这表明周朝A.宗法制开始确立 B.家国体制最终确立C.宗法制得到完善 D.开始实行王位世袭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 B.爵位 C.行业 D.谥号3.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有土地所有权 B.分散的小农经济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王室的日益腐败4.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所以自称皇帝,突显个人功绩。他的功绩不包括()A灭六国,统一天下 B统一文字、货币C开始推行郡县制 D修长城,抵匈奴5.“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6.有人认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下列关于科举制作用的叙述,符合其观点的是A.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B.提高国民整体素质C.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诗歌繁荣发展7.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8.“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A. 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 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9.有学者指出,我国古代专制制度在肯定君主一人对国家最高权力的独占,在赋予君主以无限的权力(全权)的同时,也就使他背上了无限繁重、超负荷的管理负担。与此描述最为符合的史实是A.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B.北宋设通判监督官吏C.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10.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11.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12.十二铜表法规定:欠债到期后不还,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到外邦;当债权人是多个时,他们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上述规定反映了十二铜表法()A实质上只注重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维护严酷的债务奴隶制C比习惯法更为残酷无情 D未使平民的权利得到保护13.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以上材料信息中,可知该法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 B.维护贵族的特权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调解贸易的纠纷14.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A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成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1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民主原则的是A.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B.规定国家采取联邦制度C.规定不论性别、种族,人人平等 D.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16.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其目的是A.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17.有学者评价,法国的共和制是一个“早产儿”,更是一个“难产儿”,这是针对法国政体发展过程中A.发生了大革命 B.曲折反复特点C.君主派势力大 D.共和派势力小18.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宰相掌握了一切大权19.18世纪德意志诗人席勒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席勒发出这样感叹的原因是()A四分五裂阻碍发展 B王朝战争破坏统一C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D党派之争愈演愈烈20.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目的是A.打开中国市场 B.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C.建立军事基地 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21.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这说明清统治者A.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 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C.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 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22.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23.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斗争纲领24.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 B C D25.太平天国的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作出简要评价。(6分)27.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 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6分)(2)材料二中作者言论担心的是雅典民主的什么缺陷?举例说明这种担心是否有道理?(8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以下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統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国会按普通、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政治文献的名称(4分)(2)从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点?(8分) 29(12分)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等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运动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有人说“它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中国近代史回答问题:(1)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次“灾难性的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一系列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请以南京条约为例说明它破坏了中国的那些主权?(4分)(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 ?列举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两个革命纲领。(8分)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1.C 周朝之前宗法制已经确立,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不能说明家国体制,故B错误了;“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制,说明宗法制得到完善,故C正确;夏朝已经开始实行王位世袭,故D错误。故选C。2.C 试题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古代的一些姓氏源于分封的国名,有的王的名称源于他的谥号,材料中的“巫”、“卜”等词都是古代的巫师,陶是手工业者,所以材料中的各种名称是源于行业。3.C 根据材料可知,在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以藩屏周,在统治形式上构筑了统一的形式,但因为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其结果是诸侯国王侯地位世袭具有独立性,由此造成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型,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贵族有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型的原因,排除A。西周时期属于集体耕作的方式,尚未出现分散的小农经济,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王室日益腐败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型的原因,排除D。4. 解答:战国时期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秦国开始推行县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故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都是秦始皇的个人功绩 故选C5. 解答:A完成国家统一可以说影响深刻,但中国后来仍发生过分裂,所以不能说是持久的印记B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历代王朝沿用,影响深远,符合题意C修筑万里长城是秦暴政的表现,不符合题意要求的积极进步的意义D项也是不符合题意的积极意义要求,所以排除D项故选B6.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繁荣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故ACD都是科举制的作用,但符合材料“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的只有C项,排除AD。B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说法错误,排除。所以选C7.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外戚干政的背景,意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A项是其目的之一,不是背景,排除;外戚干政违背了“家天下”的观念,排除B项;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排除D项。8.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明了汉代初期实行的察举制此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并未真正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B C D三项时间与察举制史实不符。所以答案选A。9.D 【详解】根据材料“也就使他背上了无限繁重、超负荷的管理负担”,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废除丞相,皇帝政务繁忙,负担沉重,故D项正确;AB两项都涉及的是地方的制度,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能够为皇帝分担政务,也有利于加强皇权,故排除C项。10.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介绍的是雅典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情况。根据叙述,雅典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强制的行为,人民必须要去参政议政,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就说明民主参政成为雅典人民的一种义务了,因此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决策的主要途径;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有民众不去参政议政,并不能反映出所有的民众态度;D选项说法有问题,与B项问题一致,都不能从材料中分析出来。11.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正式建立,伯利克里时期的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度达到了顶峰。他们的努力都是在不断地完善雅典的民主制。故选C。A项错误,雅典妇女无民主权利;B项说的是罗马法;D项说法错误,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没有民主权力。12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到外邦“”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13.A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强调的物品交易成功须具备条件,是否有足够人员在场,以及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的,反映的是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A项正确;BC项具有较强迷惑性,然从“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分析,BC是从表面错误的理解;材料没有强调物品交易的身份问题,故D项排除。14.B 分析: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权利法案解答: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故A项错误 内阁制的基本确立在1721年,故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还在实行,所以说遭到破坏错误,故D项错误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法律规定,说明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故B项正确 15.A 美国1787年宪法民主原则体现在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故选A;B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排除B;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不足,排除C;D体现的是分权制衡原则,排除。16.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关于众议院名额的分配以及各州人口统计的规定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故答案为A。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17.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和制和君主制在法国反复较量,直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度,此过程体现了法国政体确立过程的曲折与反复,故B项正确,A项排除;CD项是B项出现的原因,排除。18.B 解答: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容克地主贵族的实力强大,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这本应该由资产阶级完成的任务,却因为实力悬殊而错位,结合所学可知,其根本原因是德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B19.A 解答: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之前德意志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与材料中“18世纪找不到那块地方”相符,故A项正确20.A 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后列强急需市场和原料,而只有开放通商口岸才能打开中国的市场,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C项与鸦片战争无关;D项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21.B 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看重把“割”香港岛给英国换成“赏借”香港岛给英国,反映了清政府对国家主权意识的淡薄,B项正确;材料无法清统治者黑暗腐败投降卖国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关于丢失香港意义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用“礼”维护国家主权,排除D。所以选B22.B 23.A24. 解答:要注意“时代特点”的含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除具备其他农民运动反封建的性质外,它还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新任务从世界形势来看,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思潮,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也就符合了时代的新特点故太平天国新的时代特点是 故选C25.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中两部重要文件的内容。两部文件分别在太平天国鼎盛时期之前和之后颁布。在经济上主张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与社会现实严重脱离,故B选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不体现发展资本主义,A选项错误;资政新篇体现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不是农民阶级的理想,C选项错误;两部文献没有体现出宗教的影响,D选项错误。26. (12分) (1)制度:郡县制。(2分)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4分)(2)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2分)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2分)评价:汉初错误地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分封王侯是历史的倒退。(2分)27.(14分)(1)特点:三省分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作用: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6分)(2)直接的民主形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文化、政治素养的人管理国家,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比如苏格拉底就因一些不合理的罪名被表决处死就说明这种担心是正确的。(8分)28.(12分)(1)材料一美国的1787年宪法;材料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材料三英国的权利法案;材料四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2)元首产生方式: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君主和议会的关系:英国国王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王权受到议会(或法律)限制;德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到皇帝的限制。(8分)29. (12分)(1)英国割占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破坏中国贸易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4分)(2)正确,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前提下发生的,所以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同时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是反侵略的,太平天国同样反侵略.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