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V).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3082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V)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一、选择题(每题2分,26题,共计52分)1.林居漫录中提到: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受西方文明的影响C.封建制度的衰落 D.受平等思想的影响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材料的观点(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美国的里根改革;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3.1869年,万国邮政联盟建立,邮政事业实现全球系统化。这主要是因为()A.交通工具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C.电气时代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4.“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清末黄遵宪诗中提到的“大错”实际指的是( )A.打击了出口商品生产,导致中国海外贸易停顿B.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阻碍了中国国家统一C.禁止官民出海贸易,动摇了中国社会稳定性D.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与世界隔绝而落后于时代潮流5.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其中“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破坏严重 B.西汉政权建立 C.阶级矛盾尖锐 D.米粮价格高6.xx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再见”。英国“脱欧”的行为说明了( )A.国际贸易壁垒持续增加 B.世界经济发展受到阻碍C.区域集团内部矛盾丛生 D.多极格局形成指日可待7.在一份国际文件中有如下表述:“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该文件签署的时间和地点应为( )A.1949年,美国华盛顿 B.1961年,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C.1989年,澳大利亚堪培拉 D.1992年,荷兰马斯特里赫特8.下图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温暖期比寒冷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B.寒冷期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大分裂C.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到当时气候的影响D.气候变化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9.1844年,米切尔先生曾将各种质料的中国土布样品寄到英国去,并且注明其价格。有人告诉米切尔先生,按照他所列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生产那种布匹,更不能把它运往中国。这说明( )A.英国生产的布种类单一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违背价值规律C.中国的传统经济仍然具有生命力 D.中国闭关政策没有质变10.某学者发现,江南制造局翻译了一批蒸汽机专著,有相当的群体阅读过这批书籍。在19世纪晚期,这批书籍被分别收录入西学丛书,并流传到日本。这表明该批译著( )A.有利于培养各种洋务人才 B.开启学习西方器物的历程C.东传日本发挥了更大作用 D.有利于促进东亚的近代化11.从下列“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能看出,此时的英国应处于哪一历史时期( )A新航路开辟之后B工场手工业时期C光荣革命之后D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12.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这表明宋代( )A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B小农经济遭遇冲击C重农抑商观念不断强化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13.xx年4月25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传来消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xx年联合春季会议通过的投票权改革方案中,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整体投票权提高3.13个百分点,由原先的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说明( )A大国操纵世界银行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B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开始脱钩C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14.列宁说:“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他认为1921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 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B.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15.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意义在于A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B使世界走向整体化C西欧列强开始殖民扩张 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16.北京奥运会的会歌中唱道:“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我们经常所说的“地球村”突出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是( )A. 经济全球化 B. 知识经济 C. 世界大同 D. 世界多极化17.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18.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A.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 有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C.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19.“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其中,它“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的方式是 ( )A.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通过殖民扩张和贸易,逐步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D.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20.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右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由此不能说明( )A英国科技创新技术已落后美德 B德国军工技术较为发达C中国还没有创立民族工业 D美国电力新兴工业处于领先水平21.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反映了( )A. 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 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C. 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 天主教会在殖民地倡导神本主义22.“19世纪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在深度和广度上高歌猛进的时期。”据此可知( )A. 民主政治有深入的发展 B. 技术进步是工业革命的核心C. 工业发展影响民主程度 D. 政治民主化程度决定工业化程度23.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轻纺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 受帝国主义压制手工业发展缓慢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快速发展C. 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D. 军阀统治使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24.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授田制度,即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口数,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这种授田制( )A.促进了庄园制类型经济的发展B.导致了租赁关系盛行C.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D.消除了土地兼并隐患25.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这段话表明当时(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A. B. C. D.26.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美国在贸易领域反超英国C.英国技术更新缓慢 D.美国掌握了世界贸易霸权第II卷(非选择题 48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计4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摘编自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综合表一、表二,从ABCD中任选一个角度提取有关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并加以简要说明。(要求:信息完整,分析准确,史实正确。)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才颁布奖励实业的措施,表示要“提挈工商”。材料二(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请回答: (1)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2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王立民在中国法制史中说:“先民劳动、生息、繁衍的这块大陆,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西南则是极其险峻的青藏高原。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还知之甚少。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有要求“均平”的伦理文化,商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时刻威胁小农社会均平、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韩非子曰:“其商工之民,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对任何工商业,只要发现其稍有利可图,会收归官营,禁止私营,保证国家对资源垄断权。桑弘羊云:“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流放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明党之权”。清朝雍正帝说:“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耕稼一人。(1)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2)据教材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抑商的具体方式。(3)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4)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已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所证实。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材料2: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材料3:1949年之后的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0.64%增长到18%,仅仅增长了7.36%。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到xx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7.37%。社科院研究报告称xx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1)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2)材料2的图中显示,美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顶点出现在1870年前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城市化进程有一次急剧加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原因。(3)材料3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26题,共计52分)1.A 2.C 3.A 4.D 5.A 6.C 7.D 8.D 9.C 10.D 11.D 12.A 13.C 14.B 15.A16.A 17.C 18.B 19.C 20.C 21.B 22.C 23.B 24.C 25.D 26.B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计48分)27. (14分)信息一:近代中国国内生产品总体呈增长趋势,且19081920年间增速最快,之后有所放缓。说明: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工商业经济日益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萧条。信息二:近代中国进口洋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且18901908年间增速最快,之后有所放缓。说明: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断加剧,商品倾销愈演愈烈。甲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一战期间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以及群众抵制洋货、爱用国货的运动使洋货进日有所减缓。信息三: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且19081920年间增长最快,之后有所放缓。说明:一方面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工商业经济日益发展;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不断加剧,商品倾销愈演愈烈。甲午战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国内生产品量的高增长弥补了进口洋货量的负增长。一战后,欧洲列强卷上重来,中国民族工业日益箫条。信息四: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中进口洋货所占比重18701908年间呈增长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说明:同信息二28. (10分)(1)原因: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地限制工商业(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一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提倡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3)F1因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其艰难曲折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9. (14分)原凶;中国“封闭式大陆”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影响;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强调重农抑商;中央政府集权政治的需要;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商业交换不能创造新的财富;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方式:在思想上,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在管理上,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在权利上,从多方面限制商人的权利,如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规定商人及其后代不得做官;限制商人的经济权利,规定对商人征收重税、并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限制商人的生活权利,对商人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作用:积极: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权起了积极作用。消极:但它强化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抑制了社会经济活力,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成长,导致了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30. (10分)(1)变化: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原因:英国农村开展了圈地运动,大量的农民丧失了土地,被迫进入城市沦为自由劳动力,大量的农业人口转为了城市人口。关系: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实现了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得到了发展;反过来城市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工业化进一步发展,进而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2)1870年前后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由于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3)特点:1978年之前城市化进程缓慢,1978年后进程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