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史 第十六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练习.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28964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史 第十六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史 第十六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史 第十六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六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1(xx无锡中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3其统治者称“法老”。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2(xx青岛中考)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3(xx黄石中考)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种姓制度C领主制度 D专制制度4(xx郴州中考)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出家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A道教 B佛教C基督教 D伊斯兰教5(xx滨海区一模)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6(xx烟台中考)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A5人 B3人 C2人 D1人7(2019改编题)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毁灭了东西方文化B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8(2019改编题)古罗马不仅通过对外扩张,从台伯河畔的一个小邦滚雪球般地膨胀为地跨三洲的超级帝国,而且以务实的精神创造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特别是法律方面有突出建树,编制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其历史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辨。对上述说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古罗马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B罗马创造出世界上最完备的治理国家经验C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D罗马法的历史影响一直延续至今9(xx青岛中考)“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10(2019原创题)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下列关于古罗马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罗马共和国东罗马帝国罗马城邦罗马帝国 A BC D11(2019原创题)“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的根源皆在希腊”,这句话表明古希腊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下列选项与古希腊文明无关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荷马史诗C帕特农神庙 D伯里克利改革12(xx泰安中考)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C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B2.C3.B4.B5.A6.D7.D8.B9.B10.C1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