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3《噪声及其控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同步测试(提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2846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噪声及其控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同步测试(提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噪声及其控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同步测试(提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噪声及其控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同步测试(提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噪声及其控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提高篇)一、选择题1. 下面关于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B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D悦耳的轻音乐不会成为噪声2. 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3. 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老师讲课的声音大一些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 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做可以()A使盆更加美观 B有效增大盆的容积C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 D增强其散热性能5. 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发声,仪器测得分贝数是65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分贝数为50d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 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C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近 D甲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近6. 以下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利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内的污垢 D用超声波倒车报警器探测车后是否有障碍物二、填空7.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做_,它的频率范围通常 Hz。8.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9. 声波武器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的性质。9.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这是在_处控制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_。10. 楚天金报消息,4月15日清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一单位在搞宣传活动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声,飞翔的15只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 关于珍稀红嘴相思鸟为何会集体自杀,请提出你的猜想。 。三、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12.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 ,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 (选填“是”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分析判断左边音叉在 。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 中向外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左边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传递能量。13. 下列情况分别属于哪一类控制噪声的措施? (1)摩托车的消声器_; (2)城市高速路两旁的隔声板_; (3)在市区多种植树木_; (4)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_; (5)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_。14. 连续几个夜晚,小明在家做功课的时候,感觉来自楼上小虎家的噪声太大,严重影响学习,他灵机一动,说有一道难题,约小虎下来帮助解答,小虎深受来自自家的噪声之苦,觉得很对不起小明一家,回去之后,他想了很多方法来减弱噪声,你认为,来自小虎家的噪声可能是怎样产生的?(写出2条即可)该如何减弱这些噪声?(写出2条即可)15.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1)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 、 、 。(2)通过本实验你认为好的隔音材料应具备的特点是: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1.【答案】BD 【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噪声并不是按照强弱等级分贝来划分的,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从环保的角度悦耳的轻音乐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成为噪声,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要求;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要求;设置噪声监测仪,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声的措施,故C正确;道路两旁建起透明板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要求。3.【答案】B【解析】:A、老师讲话声音大并不会降低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不符合题意;B、在周围植树会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到,无法进行学习,不符合题意;D、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不会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4.【答案】C 5.【答案】D【解析】由于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甲距仪器近,二是甲的振幅大;也可能是由于乙离仪器远,或乙的振幅小。6.【答案】C【解析】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很多:渔民通过向鱼群发出声波探测,可以了解鱼群的大小、利用声纳探测海洋、回声定位,用超声波倒车报警器探测车后是否有障碍物都是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内的污垢是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故ABD不符合题意。二、填空7.【答案】可听声;20200008.【答案】90,70【解析】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故答案为 90,70。9.【答案】能量【解析】声波具有能量,声波武器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10.【答案】声源;能量【解析】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静”是禁止发声,因此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声音具有能量。11.【答案】这可能与噪音太大破坏了鸟类中枢神经有关【解析】噪声过大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可见强度较大的噪声会对人及其它动物都会产生危害,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肯定和噪声有关,噪声的强度过大,破坏了鸟类的中枢神经,所以会集体“自杀”。三、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12.【答案】弹开;是;振动;空气;能够【解析】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发声,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乒乓球会弹开,这是因为乒乓球获得了能量。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判断左边音叉在振动。由图可知,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共振,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证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所以空气是能传递声音的。敲响音叉引起乒乓球的振动充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13.【答案】(1)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5)从声源处减弱噪声【解析】摩托车加上消声器,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市高速路两旁的隔声板,在市区多种植树木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4.【答案与解析】固体可以传声,所以小虎家的噪声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电视机的音量过大;说笑声、歌唱声过大;椅子、凳子与地板的撞击、摩擦;走动的脚步过重,皮靴撞击地板。根据不同的产生原因,其相应的减弱办法:调节音量,适当减小;在凳脚上钉上橡皮;换穿软底拖鞋。15.【答案】(1)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材料 (2)应有很多的小孔来吸声,并且有厚度【解析】听不到闹钟走动时,距声源的距离越短,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泡沫塑料板的距离为0.3m最短,故隔音性能最好;木板的距离为0.4m,隔音效果次之,而硬纸板的距离是0.5m,隔音性能排在第三位,玻璃材料的距离为0.6m,隔音性能最差;由几种材料对比可知,如果材料越厚,并且小孔越多,隔音性能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