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兴国班无答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26414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兴国班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兴国班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兴国班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兴国班,无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xx.12.14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其中1-7为单选,8-10为多选。对于多选题,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 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重心位置既与物体质量分布有关,又与物体形状有关B. 两物体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方向与弹力方向一定互相垂直C. 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以是静摩擦力,也可以是滑动摩擦力D. 悬挂在弹簧挂钩下面的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和质量为M的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给物块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已知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B. 物块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 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D. 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3. 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 86cm B. 92cm C. 98cm D. 104cm4.A,B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t1时刻前,B物体始终在A物体的前面B. 在0-t1这段时间内,B物体的位移比A物体的位移大C. 在t1时刻前,B物体的速度始终比A物体增加得快D. 在t1时刻两物体不可能相遇5. 表面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处有一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L1=2.4R和L2=2.5R,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不计球的大小)( ) A. 24:1 B. 25:1 C. 24:25 D. 25:24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6. 用与竖直方向成角(45)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转过角后固定,绳b的拉力变为F2;再转过角固定,绳b的拉力为F3,则( )A. F1=F3F2 B. F1F2F3C. F1=F3F2F37.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斜面静止。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和斜面仍能保持静止时()A.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B.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C. 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斜面对物体支持力一定增大D.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和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都不一定增大8.(多选)已知两个共点力F1和F2不共线,若F1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F2的方向也保持不变,仅增大F2的大小。在F2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关于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1和F2的夹角为锐角,F一定不断变大B.若F1和F2的夹角为锐角,F有可能先变小后变大C.若F1和F2的夹角为钝角,F有可能先变小后变大D.若F1和F2的夹角为钝角,F有可能一直变大9. (多选)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当释放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者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小球不能穿过管B. 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C. 两者同时释敢,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D. 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10. (多选)如图所示,细绳悬挂在墙壁上的A、B两点位置,已知AO=BO且,同一细绳子ACB总长度是AO段的3倍。挂在细绳上的小滑轮C可自由移动,其下悬挂重为G的物体,不计细绳和小滑轮的质量及其摩擦,则小滑轮静止时( )A. 两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28GB. 两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3GC. 悬挂点B上移两根绳子的拉力变小D. 悬挂点B上移两根绳子的拉力大小不变二实验题(两小题,每空2分,共8空16分。其中选择空漏选错选不得分)11.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1)必须记录的是_。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B.描下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D.两个弹簧秤的读数(2)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中的_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第(2)题图 第(3)题图(3)如图所示,用a、b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到O点,当保持弹簧秤a的示数不变,而在角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要使结点始终在O点,可以_;A.增大b的示数,减小角度B.减小b的示数,增大角度C.减小b的示数,先增大角度,后减小角度D.增大b的示数,先减小角度,后增大角度12.(6分)(1)某次研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关系实验时得到如图(甲)所示的F-L图像,由图像可知:弹簧原长L0= cm,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2)如图(乙)的方式挂上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G=1 N),使(1)中研究的弹簧压缩,稳定后指针指示如图(乙),则指针所指刻度尺示数为cm.由此可推测图(乙)中所挂钩码的个数为个.三计算题(4小题,13、14题10分,15、16题12分,共44分。解答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3.如图所示,质量为40k 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400N的作用下,沿倾角30斜面匀速向上滑动。取g=10m/s2,求: (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根式,但要化为最简根式)14. 在一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以a0=2m/s2的加速度起动,此时乙车正以v0=10m/s的速度匀速从甲车旁驶过,问(1)甲车追上乙车前,何时两车距离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何时甲车追上乙车?(2)当甲加速到v1=24m/s时,立即停止加速,同时以a1=6m/s2的加速度刹车,求甲、乙两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指甲车从起动到第二次与乙车相遇的时间。)15. 重150N的光滑球A悬空靠在墙和木板B之间,木板B的重力为1500N,且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如图所示,求:(1)墙和木块B所受压力各为多少?(2)水平地板所受的压力和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各为多少?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1=16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相连,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人对地面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人的质量m2=60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