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高中地理上学期第16周训练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23838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度高中地理上学期第16周训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年度高中地理上学期第16周训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年度高中地理上学期第16周训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年度高中地理上学期第16周训练题注:总分100分,50分钟完卷,将组别、姓名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课代表及时将试卷收齐交于老师。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 该地的纬度是 A.90N B.6634N C.90S D.6634S 2. 下列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 B.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D.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与地球运动有关的地理现象的能力。读图知,该地的昼长在冬至日(12月22日)时为24小时,在夏至日(6月22日)时为0小时。由于夏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昼现象;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夜现象,所以判断该地位于南极圈(6634S)上,D对,ABC错。故选D。本题考查地球上昼夜现象的正确说法。由于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与赤道互相平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地球上昼半球始终等于夜半球,A错;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全部是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全部是极昼,B错;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C对;太阳直射的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没有被直射的半球是纬度越低,昼越长,D错。故选C。【知识点】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如右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右图,完成34题。3. 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4.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时差及日界线的应用。通常以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成两个日期,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图中海口的经度约为110E,所以当地为1月1日正午即110E的地方时约为1月1日12:00,由此可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70W,即70W向东至180共250个经度进入新年,250/3602/3,D对,ABC错。故选D。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判读。三亚和海口同在北半球,但三亚纬度较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方位越偏北,A对, BC错;三亚经度位置比海口靠西,正午时刻应更晚,D错。故选A。【知识点】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下左图为“xx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 该日,甲地最可能A.受气旋控制 B.受台风系统影响 C.受冷锋影响 D.受亚洲高压控制6. 与周围地区相比,甲地A.较强 B.较强 C.较强 D.较强【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高低压天气系统的判读。旨在考查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掌握等温线和等压面判读方法是本题解答的关键。【解答】图中甲地等压线向低处凹,受低压控制,而气旋即是中间气压低的空气运动,所以A正确,D错误;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温高,但甲地气温低,不可能受台影响所以B错误;与冷锋关系不大,所以C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主要环节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熟悉大气受热过程是本题解答的关键。【解答】图中表示太阳辐射,表示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甲地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指向宇宙的大气辐射减弱,C正确,D错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得地面辐射也减少,AB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知识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大气的受热过程高、低压系统与天气 右图为某时北冰洋附近海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78题。 7. 据图判断该地区正处在A.1月 B.4月 C.7月 D.10月8.关于图中、两地描述正确的是A.地此时有极昼现象 B.地此时有极昼现象C.地此时吹西北风 D.地此时吹西南风【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图示区域应是北冰洋及周围的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图示太平洋低气压,陆地是高压,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可能是1月,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等压线的综合判读。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大致在极圈以内,此时有极夜现象,B错误。图示区域应是北冰洋及周围的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地此时处于北美高压,此时的风由大陆吹向海洋,且右偏为偏西风,地此时是西南风。C错误,D正确。故选D。【知识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下图为xx12月12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时刻 A.气压:太原高于呼和浩特 B.风速:乌兰巴托小于上海C.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 D.风向: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相反10.太原市未来两天天气状况,说法可信的是 A.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D.雨雪、大风之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综合分析能力。读图,根据我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太原气压低于呼和浩特,A错;乌兰巴托处的等压线比上海密集,其风速大于上海,B错;呼和浩特位于冷锋的锋后,易形成阴雨天气,降水概率大于远离冷锋的上海,C对;乌兰巴托风向与呼和浩特一致,都是吹西北风,D错。故选C。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随着冷锋逐渐南移,太原市受冷锋影响在未来两天内出现雨雪天气,气压升高,AB错误;由于是冬季,不会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C错误;在雨雪、大风之后,空气净化,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正确。故选D。【知识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1113题。 1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C.气流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1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拟,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1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为西风漂流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为赤道逆流【答案】 【解析】 略略略【知识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热力环流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根据图示,澳大利亚大陆出现低压,说明南半球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向南移动。图中西北季风出现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移动(1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偏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而形成西北季风。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当7月控制乙地,也就是澳大利亚大陆处于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空气由高压中心指向四周,所以AD错误;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发生偏转,形成逆时针的反气旋,所以B正确,C错误。故选B。【知识点】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高、低压系统与天气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世界分区地理 下图为非洲略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四地,海陆间水循环最活跃的是A. B.C. D.15.M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降温减湿 B.降温增湿 C.增温增湿 D.增温减湿【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图示四地中海陆间水循环最活跃的区域。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地的海陆间水循环最为活跃,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根据图示,M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知识点】 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洋流对世界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世界分区地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现象的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得,湖水北侧靠近海洋,南侧由多条补给河流,因此湖水应该是北咸南淡,A错;点位于北半球,应该受东北信风的控制,B错;读图可知,马拉开波湖的补给河流众多,且位于赤道附近,降水丰富,因此海水倒灌现象不会常年发生,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湖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动,属于地壳断裂下陷形成,D对。故选D。本题考查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读图知,该地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该地位于热带地区,水温高,鱼类生长,繁殖速度快,同时,湖泊补给河流众多,营养物质丰富,与大洋相连,鱼类资源丰富,但湖泊与海洋连通通道的宽窄与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无关。综上所述,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知识点】 世界分区地理河流水文及水系特征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右下图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618题。 16.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 A. B. C. D.17.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 A.甲 B.乙 C.丙 D.丁18.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湖泊径流变化应是A.湖泊峰值水位变高 B.出湖流量峰值提前C.湖泊峰值水位变低 D.出湖流量峰值增大【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入湖径流量高于出湖径流量时,体现湖泊蓄洪作用。读图可知,时段入湖径流量高于出湖径流量。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河流和湖泊的补给关系。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所以湖泊水位一直上升,乙时刻入、出湖径流量相等,此后入湖径流量小于出湖径流量,湖泊水位开始下降,所以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乙。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湖泊的蓄洪能力。由于退耕还湖,使得湖泊面积增大,蓄洪能力增强,因此湖泊峰值水位下降,C对;由于湖泊面积增大,湖泊峰值水位变低,出湖流量峰值推后,出湖流量峰值减小,ABD错。故选C。【知识点】 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右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有关 B.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C.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 D.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20.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B.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C.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宜宾市一中xx级上期第16周地理周训练试题答题卡班级 组号 姓名 总分 【解析】 一、选择题:80分(为单项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相应题号的空格里。)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大气的受热过程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和成因。根据图示的海陆分布和经纬度位置判断,洋流为影响北印度洋的夏季季风洋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A正确;洋流为影响北印度洋的冬季季风洋流,B错误;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按成因属于风海流,按性质属于暖流,C错误;洋流为莫桑比克暖流,流经的两岸地区均为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和影响。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为,即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是在冬至日,A错误;非洲的热带草原有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差异,此时北半球的热带草原草木枯黄,而南半球的热带草原草木茂盛,B错误;此时北半球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C错误;此时北半球亚欧大陆上较同纬度海洋上气温低,故等温线“凸高为低”,即等温线向温度较高的低纬凸出,D正确。故选D。【知识点】 洋流对世界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世界分区地理洋流的含义、分类及成因 二、 综合题:(20分)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地区,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缘阿里卡,是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和重要鱼港,是智利与玻利维亚、秘鲁三国间的商业贸易中心。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材料二: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但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同时,阿塔卡马沙漠还是全球最佳观测星空的地区之一。(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主要原因是?(8分)(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海岸地区形成浓雾及无法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是。(6分)(3) 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有什么绝佳的观星条件?(6分)宜宾市一中xx及上期第16周地理周训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8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DAACAD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BCACBCAD【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和成因。根据图示的海陆分布和经纬度位置判断,洋流为影响北印度洋的夏季季风洋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A正确;洋流为影响北印度洋的冬季季风洋流,B错误;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按成因属于风海流,按性质属于暖流,C错误;洋流为莫桑比克暖流,流经的两岸地区均为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和影响。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为,即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是在冬至日,A错误;非洲的热带草原有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差异,此时北半球的热带草原草木枯黄,而南半球的热带草原草木茂盛,B错误;此时北半球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C错误;此时北半球亚欧大陆上较同纬度海洋上气温低,故等温线“凸高为低”,即等温线向温度较高的低纬凸出,D正确。故选D。【知识点】 洋流对世界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世界分区地理洋流的含义、分类及成因 二、 综合题(20分)【答案】 (1)(8分)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秘鲁寒流减湿作用明显;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空气;常年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2)(6分)当暖空气吹经秘鲁寒流冷海面上时,其中的水汽就会冷却凝结形成海雾;空气下层冷,上层热,大气层稳定,难成降水。(3)(6分)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极高;荒无人烟,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极少;海拔较高,观测视野开阔。【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区域气候的因素和多雾的原因以及读图分析能力。(1)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主要原因应从影响该地降水的因素去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据图,从大气环流分析,该沙漠地处30S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常年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导致降水少;从沿岸洋流分析,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减湿作用明显,导致降水少;从地形分析,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空气,导致降水少,因此形成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2)从雾的形成条件分析。从下垫面分析,因有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从大气中水汽分析,因临近海洋,温暖 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所以遇冷水汽易凝结,而形成雾。从降水的形成条件分析,因该地空气下层冷,上层热,大气层稳定,不能形成上升气流,所以不能形成降水。(3)阿塔卡马沙漠有绝佳的观星条件应从大气条件分析。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极高,观测清晰;从周围环境分析,荒无人烟,光的干扰少,大气污染极少,透明度高;从地形条件分析,海拔较高,观测视野开阔,观测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