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联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1565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关于课外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骆驼祥子中,祥子在被大兵连人带车捉去后,逃跑时牵回三匹骆驼,卖了骆驼后,祥子病倒了,他与骆驼的关系从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听去,醒来后得名“骆驼祥子”B . 格列佛游记是以主人公斯威夫特自述的口吻展开叙述的C . 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营救了一位土著黑人,给他取名“星期五”。D .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她被人们认为是夏洛蒂本人“诗意的生平写照”2. (2分)下列各组文言语句中划线字表述有错误一项是( ) A . 明有奇巧人(奇妙) 八分有奇(零数、余数)B . 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同“横”)C . 舟尾横卧一楫(省略量词) 又用篆章一(数词后置)D . 尝贻余核舟一(遗留) 船背稍夷(平)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3. (5分)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浓郁的文化意yn、独特的文化mi力和深厚的民族情。(节选自汉字之美)(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nmi意_力(2)划线字“载”的正确读音是( ) A . ziB . zi(3)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结B . 节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默写。 (1)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_。(咏雪) (2)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 “。 (6)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作者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句子是“_,_”。 (7)曹操观沧海中紧扣题目的诗句是“_, _ “。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5. (10分)名著阅读。 (1)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欢欢喜喜,又煽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这段文字出自_(作家名)的西游记,是“_”故事中的结局部分。孙悟空拿的扇子是向_(人名)借来的。(2)祥子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以上文段选自_写的_,书中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胆大泼辣的女主人公是_,她是车场老板_的女儿。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 (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竞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2)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双喜的形象特征。 (3)说说选文结尾处“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7.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做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节选自马南邨不求甚解)材料二: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一般科学的教科书虽也用了文字写着,但我们学习的目标并不在文字上,譬如说,我们学地理、学化学,所当注意的是地理、化学上所记着的事项本身,这些事项除图表外还用文宇记着,但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就不同,我们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一篇文章假定是韩愈的画记,这时我们不但该知道韩愈这个人,理解这篇画记的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句式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都得加以研究。如果读韩愈的画记,只知道当时曾有过这样的画,韩愈曾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等于不曾把这篇文章当作国文功课学习过。(节选自夏丏尊怎样阅读)材料三: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读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提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节选自读书方法指导)(1)以上三则材料主要是围绕读书的哪些方面展开论述或说明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提倡学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提出读书时要虚心,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B . 材料二中“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的“专”字去掉不改变原句意思。C . 材料三第二段采取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D . 这三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材料一属于论述性文字,材料二,三属于说明性文字。(3)以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录”与“单元导读”,请你结合材料二,三,谈谈学习本单元为什么“要重视朗读课文”?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8. (5分)请你分别对含“最”字的两句诗“最是一年春好处”和“此物最相思”进行朗读设计,并阐述理由。 朗读技巧提示:停连、重音、节奏、语气、语速、语调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9.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蕾,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解释句子加点词的意思。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 ) 方出神( )鞭数十( )(2)翻译下列句子。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3)课文写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依次概括三件在下面横线上。 (4)说说作者幼时为什么“时有物外之趣”?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0. (5分)班级计划召开“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班会,请您拟写一段开场白。请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字数控制在60100。 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郑学勤,天然橡胶研究专家,热带作物科学家。六十多年前他来到海南,立志为祖国铺下“无胶国”的帽子。为了这一梦想和使命,郑老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责任和担当,虽历经千辛万苦,但初心不改,信念从未动摇,为中国跻于世界产胶大国的行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如今已逾古稀之年的老专家依然走在研究热带作物的路上,培育无核荔枝,寻找诺丽果,研究辣木续写着梦想和使命的新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精灵1号”是一个智能机器人,你只要叫它的名字就可以将其唤醒,完成你的各项指令。它可以给你提供学习资源,解答你的困感,调节你的心情,陪你运动。跟你聊天,给你播放电影、音乐这天,你把“精灵1号”带进了校园。接下来会发生怎样奇妙的事情呢?要求:自选题目;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3-1、3-2、3-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1、4-2、4-3、4-4、4-5、4-6、4-7、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5-1、5-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1、6-2、6-3、7-1、7-2、7-3、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8-1、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9-1、9-2、9-3、9-4、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0-1、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