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15558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共4题;共15分)1. (6.0分)默写。 (1)荡胸生曾云,_。(杜甫望岳) (2)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浩荡离愁白日斜,_。(龚自珍己亥杂诗) (4)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6)登幽州台歌中,写出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诗人深感人生有限的诗句是:_,_! (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 (8)当人生遭遇困境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告诉我们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日子。 (9)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巧妙地在比喻中融入议论,表达自己虽远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句子是:_,_。 (10)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 2. (5分)下面是“诗词赏析小组”整理的李白行路难(其一)一段赏析文字,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际遇,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_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_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ni。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hung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划线字“倔”的正确读音是( ) A . juB . ju(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nihung气_彷_(3)根据语境给两处选择最恰当的字( ) A . 哪、绝B . 那、决C . 哪、决D . 那、绝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广府庙会上,那_的人流,叫人_的美食都让人们印象深刻。听古仔、唱粤剧、行花街,老人小孩都_。时代虽在变迁,但传统文化始终是_历史的精神坐标。A . 络绎不绝 垂涎三尺 怡然自得 标注B . 络绎不绝 垂涎三尺 忘乎所以 标榜C . 车水马龙 眼花缭乱 怡然自得 标榜D . 车水马龙 眼花缭乱 忘乎所以 标注4.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蒜因其富含蒜氨酸的原因,进入人体血液时会形成对人体身体有益的大蒜素。(去掉“的原因”)B . 研究人员认为,估计实现冷冻人体的复活,可能至少要到50年后。(“估计”和“可能”删掉其一)C . 教师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师资是否优秀决定着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去掉“因素”)D . 今年全国高校共有765万毕业生,如今,他们已陆续踏入社会,离开校园。(将“踏入社会”与“离开校园”对调)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5. (5.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名之者谁 名:_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杂然而前陈者 陈:_(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写亭子之前层层铺垫,交代了亭子的得名来由,这是为了突出文章中心:醉。B . 第二段对景美详写,第三段对酒香略写,照应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 . 文章中写了禽鸟的乐趣,作者认为它们的乐趣与人不同,它们只享山林的乐趣,并不懂得人的乐趣是什么。D . 全文环环相扣,从醉翁亭的命名引出“醉翁”的深意,从早晚与四季的景致引出滁人游琅琊之乐,从日暮醉归引出太守之乐,结构严谨,脉络分明。6. (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画像谢祺相他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母亲生他时难产,送到医院已昏迷不醒,医生告诉父亲,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个。当父亲艰难地说出保大人时,母亲突然醒了,用尽全身力气乞求医生和丈夫:“保孩子!”这是母亲最后说出的三个字,也成了对还没见面的他最博大的爱。他刚懂事时,也曾哭喊着要母亲,可看着奶奶流眼泪,父亲揉眼睛,便再也没有提过母亲。渐渐长大的他,每天都在想,母亲是什么样子呢?父亲再婚后,他对母亲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可是翻遍家里每个地方,也没有找到母亲的照片。母亲竟连张遗像也没有留下来,为此,他陷入极度的难过与恐慌之中。后来,内心慢慢平息之后,他决定根据想象把母亲的模样画出来。从来没有见过的母亲怎么画呢?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婚,他和外婆来往并不多。但是他想,母亲是外婆的女儿,怎么说也应该跟外婆有些相像吧!外婆脸部的轮廓很柔和,于是,他把母亲的脸型画成外婆的鹅蛋脸。但是,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呢?他想起奶奶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好,小时候讲故事给自己听,唱儿歌哄自己睡觉,奶奶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嘴巴,那是天下最温情的嘴巴,于是他把奶奶的嘴巴画了上去。他每天面对的继母是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虽然心中还有些抵触,但每次见到继母怜爱的眼神,心中会生出一股暖意,于是,他将继母的眼睛画了上去。画好眼睛嘴巴以后,他停了好长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幅画像。不久,他考上市里最好的中学,和小学班主任老师告别的时候,老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泪珠挂在鼻子两旁,鼻翼不停地扇动着,那一刻,他也很感动,非常感激自己敬爱的老师。回去后。他按照老师的鼻子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暑假,他经常去一个同学家玩,那个同学的母亲对他特别好,经常做好吃的留他吃饭。同学母亲能说会道,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眉毛,弯弯的,随着讲话一跳一跳,好像会跳舞。于是,他把同学母亲的眉毛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此时,只差耳朵和头发了。那天他坐公交车回家,车到半途,开车的女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然后下车把路边一位跌倒的老人搀扶起来,还顺带送到医院。女司机面对满车人的劝阻和担忧,似乎充耳不闻,坚持着自己的友善行为。回到家后,他把女司机的耳朵画给了母亲。他又想起了有一次_。他又把她的发型画给了母亲,他觉得这是最适合自己母亲的。画像画好以后,他一直珍藏着,没事偷偷拿出来看。许多次,他想拿给奶奶和父亲看,想问他们母亲是不是这个样子,可他又没有勇气,害怕奶奶和父亲摇头。许多年后,他有次巧遇母亲的一位同学,她还保留着当年的毕业照,当她指着照片中的母亲给他看时,他惊呆了。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1)文中的母亲汇集了众多女性的美好品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 (2)第段在文章有什么作用? (3)赏析第段划线的句子。 (4)请在文章划线处补写一段话。要求:与上下文相契合,100字左右。 (5)文章末尾说:“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你觉得这是一个巧合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7. (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奶奶的星星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 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老了,还不死?”“死了就怎么了?”“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四处都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这感受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改)(1)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四件生活琐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奶奶给我讲关于人死后变成星星的故事。(2)第段加点词“漫长”用来形容“奶奶的背和腰”很不符合常理,但又很传神,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说说第17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的标题可以改为“奶奶”吗?说说你的理由 8. (5.0分)名著阅读 走到了地方,他满身是汗。见了那个破大门,好像见了多年未曾回来过的老家;破门,破墙,门楼上的几颗干黄的草,都非常可爱。他进了大门,一直奔了小福子的屋里去。顾不得敲门,顾不得叫一声,他一把拉开了门。一拉开门,他本能的退了回来。炕上坐了个中年的妇人,因屋中没有火,她围着极破的被子。祥子楞在外面,屋里出了声:“怎么啦!报丧哪?怎么能不言语一声就楞往人家屋里走啊?!你找谁?”祥子不想说话,他身上的汗忽然落下去,手扶着那扇破门,他又不敢把希望全部扔弃了:“我找小福子!”(1)祥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找小福子的?他为何去找小福子? (2)小福子的结局如何?小福子的结局对祥子有着怎样的影响? (3)创业史写到的蛤蟆三大能人指的 ( ) A . 梁生宝、梁三老汉、高增福B . 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C . 白占魁、姚土杰、郭世富D . 郭振山、高增富、梁生宝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本文作者柳宗元,_(朝代)文学家。 (2)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 . 水尤清冽(特别)C . 往来翕忽(疾速的样子)D . 隶而从者(奴隶)(3)文章开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详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4)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5)“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逃脱。本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共2题;共60分)10. (10.0分)“家风”又称门风,即一个家庭的风气。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八(1)班的同学开展了“诵经典 传家风”的活动,作为其中一员的你,请按下列要求完成任务。 (1)下面书法作品,是第一小组成员家中客厅悬挂的字幅。不同的字幅内容,展现了不同的家风。下列对字幅的欣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作品属于隶书,蚕头雁尾,严谨庄重。此幅书法作品展现了主人不追求名利,志趣高洁的情怀。B . 乙作品属于行书,潇洒流畅。主人坚信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就会获得相应的收获。C . 丙作品属于楷书,规范端正,行云流水。主人觉得诚信是做人做事成功的根本。D . 丁作品属于草书,奔放自如,表现了主人对家庭和睦的重视。(2)【读文赏句 传承好家风】 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男:家风是儒家文化中的“诗礼传家”,“修身、齐家、平天下”;家风是老百姓门上镌刻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岳母刺字”“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故事。女:家风是爷爷胡子上长长的教诲;家风是父亲脸上威严的表情;家风是母亲口中絮絮叨叨的叮咛。男:家风不一定要刻在墙上,写在纸上,父辈们的言传身教 , 已经在我们的心中播下美德的种子,润物无声。家风是一种信念和传承,代代相传,耳濡目染 , 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践行。合:声声诵读永不停,代代相传好家风。让我们共同携手,传承优良家风,共建美好未来!第二小组朗诵传承好家风,品读后找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文段中“镌刻”的“镌”,共15笔。B . 文段中划线词的“言传身教”“紧密相联”和“耳濡目染”都是并列短语。C . 画线句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写出家风的传承体现在日常生活点滴中。D . 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3)【感悟经典】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第三小组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开场白。(不少于40字)11. (50分)读李白早发白帝城及相关资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水王磷案遭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速返江陵。诗中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欢快心情。假若:时间倒流,你就是当年的李白,请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必须用第一人称;可以合理想像,补充相关人物和情景;可以参考并运用其他的资料。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共4题;共15分)1-1、1-2、1-3、1-4、1-5、1-6、1-7、1-8、1-9、1-10、2-1、2-2、2-3、3-1、4-1、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5-1、5-2、5-3、6-1、6-2、6-3、6-4、6-5、7-1、7-2、7-3、7-4、8-1、8-2、8-3、9-1、9-2、9-3、9-4、9-5、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共2题;共60分)10-1、10-2、10-3、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