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十)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1282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十)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鄂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十)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鄂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十)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十)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 A . 永济B . 桑落C . 汾阳D . 绵竹2. (2分)代表中国十四行诗最高水平,并以其作品标志了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这位诗人是( ) A . 朱湘B . 穆旦C . 冯至D . 闻一多3. (2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 A . 白居易B . 柳宗元C . 周敦颐D . 刘禹锡4. (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B .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春等。C . 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D . 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5. (2分)“小说”之名,始见于( ) A . 孟子B . 庄子C . 韩非子D . 论语6. (2分)1946年10月,抗议美国扶持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其散文语言洗练,文笔秀丽,爱设文眼的现代散文家是( ) A . 茅盾B . 朱自清C . 老舍D . 郭沫若7. (2分)近年来以魔幻小说哈里波特系列风靡世界的女作家JK罗琳是( ) A . 美国人B . 英国人C . 法国人D . 德国人8. (2分)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独创的诗歌体式是( ) A . 商籁体B . 温柔的新体C . 阶梯式(楼梯式)D . 英雄对偶体9. (2分)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雷电颂是正气歌,它以史为题材,以剧为形式,以诗为灵魂,“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表现了抗战时期人民抗战要求和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B . 海燕最突出的是比喻手法的运用。作者以海燕比喻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全文感情平缓,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C . 雪通过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直面惨淡人生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D . 散文诗既吸收诗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10. (2分)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山水田园诗风的是( ) A . 岑参B . 王维C . 陶渊明D . 孟浩然11. (2分)“姗姗来迟”现在形容慢吞吞的很晚才到来,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这个词语出自一首小诗,“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珊珊来迟。”这首小词出自哪位帝王之手?( )A . 汉武帝B . 唐玄宗C . 汉元帝12. (2分)下列作品的作者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 )(1)春望 (2)夜雨寄北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醉翁亭记(5)爱莲说(6)小石潭记 (7)过零丁洋 (8)行路难A . (2)(3)(6)(8)B . (3)(4)(7)(8)C . (1)(4)(6)(7)D . (1)(2)(5)(8)13. (2分)沈从文以哪部短篇小说的发表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A . 丈夫B . 牛C . 柏子D . 炉边14. (2分)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唐代诗人杜甫,曾留下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千古名句,也曾抒发过“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的由衷感叹。B . 为了让留学海外的儿子成为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傅雷先生通过书信的方式主要对其进行艺术技巧方面的指导这些书信汇编成册,就成了名著傅雷家书。C . 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 . 从结构形式的角度看,“忧谗畏讥”“囊萤映雪”“耀武扬威”“破釜沉舟”四个短语,构成方式完全相同。15. (2分)被誉为“元剧之冠”的是( ) A . 关汉卿B . 王实甫C . 马致远D . 白朴16. (2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人物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曹操在正史的记载中颇受赞誉,而在三国演义中则被塑造成难以捉摸、复杂多面的形象。B . 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C . 香菱学诗体现了贵族女子附庸风雅的特点,更体现了一个诗性女子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的执着追求。D . 简爱的人生理想体现在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17. (2分)下面对诗歌过零丁洋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B . 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C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D . 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18. (2分)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 A . 短歌行B . 蒿里行C . 观沧海D . 龟虽寿19. (2分)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西汉末刘向统计编订B . 钦差大臣(节选)中市长主官员们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个个丑态毕露C . 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D . 毕淑敏,当代女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一厘米20. (2分)唐代著作五经正义出自( ) A . 韩愈B . 孙复C . 孔颖达D . 程颐21. (2分)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黄河颂的写作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表达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意志。B . 最后一课写作的背景是普法战争时期,通过主人公韩麦尔先生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的悲愤、沉痛的心情。C . 李大钊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作品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体现了他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D . 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是我国现代作家,全文表达了一种对沦陷的家乡土地的沉痛思念。22. (2分)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巴金“激流三部曲”的是( ) A . 家B . 春C . 秋D . 冬23. (2分)套曲哨遍高祖还乡的作者是( ) A . 关汉卿B . 瞧景臣C . 马致远D . 乔吉24.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上文(即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原文题目中的“书”即书信,它是古代的一种文体。B . 文中“窥谷忘反”一句中的“反”,现在写作“返”,意为返回,这是文言文的通假字现象;句中的“窥”是看的意思,而今义是偷看,这是文言文的古今异义现象。C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是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高山”,即“(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骈句,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散句。D . “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是“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意思,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好鸟相鸣”与“君子好逑”句中“好”意思不同,分别是“美丽的”、“喜欢”。25. (2分)儒林外史中,帮娄家看守祖坟的是( ) A . 杨执中B . 申祥甫C . 邹吉甫D . 杜少卿26.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的母亲一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B . 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第一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他人生的第一本书。C . 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D . 我的童年开篇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黄,是一片灰”,可见作者不喜欢他的故乡。27. (2分)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B .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C . 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D .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人,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28. (2分)诗句、出处、作者和所生活的朝代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曹操战国时期B .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王安石唐C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杜牧唐D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渡荆门送别李白唐29. (2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B .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C . 因果类复句主要有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和递进复句等。D . 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国家、对儿子深厚的爱。30. (2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_的名言。( ) A . 张载B . 朱熹C . 程颐D . 王守仁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